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_流动资产管理

第5章_流动资产管理


和进货成本和存储成本有关。

1.经济批量控制基本模型
存货的经济批量的原理是:与存货储备直接相关的两
种成本(即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的变动习性不同。

每一件存货的订货成本和每一种商品的单位存储成本 都是常数,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成正比;存储成本与订货 次数成反比。

分析出使两种成本合计数量最低的订货批量。


⑤ 单击“添加”按钮,增加约束条件。
⑥ 单击“求解”按钮,经过计算,求出最优订货批量Q。
本章小结

流动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

现金管理目标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找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确 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常用的方法有成本分析模式和存货管理模式。

现金余额总成本公式:
总成本= 持有现金成本+证券(借债)交易成本
= (C/2)*r +
最佳现金持有量公式:
(T/C)*b
C
*
2bT r
其中: C:现金余额 R:持有现金而损失的机会成本 T:每个转换周期中的现金总需要量
b:每次交易或借款所需的固定成本费用

【例】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比较稳定,预计全年 (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万元,现金与有价
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
10%。

5.2 应收账款管理模型
5.2 应收账款管理模型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出售商品、物资 和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向购货单位收取货款 的权利和因其他经济关系应向有关单位收 取的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 他应收款、预付货款和待摊费用等。
5.2 应收账款管理模型
5.2 应收账款管理模型


(3)信用标准变化对坏账损失的影响
△ K=新方案销售额增减量*新方案增加销售额的坏账损失率


(4)现金折扣变化
△ D=(原方案销售额+新方案增减销售额)*D*新方案的现金折
扣率

其中,D为新方案取得现金折扣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 (5)赊销策略变化带来的净收益 Pm= △ P- △ I- △ K- △ D
产和供应条件一定时,有关存货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 包括基本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和扩展的经济批量模型。 其中,基本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 础之上;而扩展的经济批量模型则是在不能逐一满足 基本模型
券时的交易费用)

3.短缺成本(现金不足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5.1 现金管理——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模型

现金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 应保留多少现金余额才合适?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理论方法有2种:

1、成本分析模式(考虑机会成本、短缺成本;不考虑转 换成本)

2、存货管理模式(考虑机会成本、转换成本;不考虑短 缺成本)

3.考虑数量折扣陆续到货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数量折扣是指供应商对于一次购买某货品数量达到 或超过规定限度的客户,在价格上给予优待的情况。如
果供应商实行数量折扣,那么,除了订货成本和储存成
本外,采购成本也成为决策中的相关因素。这时,这三 种成本的合计总成本最低的方案才是最优方案。

考虑了存货的陆续供应与使用和数量折扣的经济订货批量
◦ 1)存货管理模式概述

几个假设条件: 假设1、假设不存在短缺成本。相关成本只有机 会成本和固定性证券转换成本。因为所需要的现 金总可以通过证券变现取得。
5.1 现金管理——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模型

假设2:现金余额随着时间的消耗,由最低时零
到最高时Q变化,因此平均现金持有量的确定为
Q/2
转换次数的确定

设:P为每日可达到的送货量,d为每日需用量,Q为每期 订货量。


则:Q/P为送货期,即为达到订货量所需的天数。
Q/P*d为在送货期内的全部耗用量。

由于货品是边送边用,所以每批送完时,最高库存量为:
Q-(Q/P)*d

平均库存量为: 1/2*(Q-(Q/P)*d) 在上述情况下,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可表达为: T=订货成本+储存成本 =(A/Q)*b+ 1/2*(Q-(Q/P)*d) *C Q*= SQRT(2Abp/((p-d)C))
持有量过少,虽然收益率很高,但是风险很大。
面临日益竞争的环境,流动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
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在掌握流动资产
管理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能熟练地运用Excel工
具建立和使用具体的流动资产管理模型,包括最
佳现金持有量决策模型、应收账款管理模型和最
优订货批量模型等。

如何建立最佳现金持有量
“规划求解工具”
5.1 现金管理——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模型

5.1.1 成本分析模式模型
◦ 1)成本分析模式中持有现金的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具体计算,可以先分别计 算出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短缺成本之和;再从 中选出总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 金持有量。 ◦ 2)成本分析模式模型及应用 见P123 例5-1


(4)总成本
(5)综合成本 (6)最佳订货次数


(7)最佳订货周期
(8)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 (9)使用“规划求解”计算经济订货量。

① 打开“工具”菜单,选择“规划求解”命令,显示
“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

② 在“设置目标单元格”编辑框中输入综合成本所在的 单元格。

③ 在“等于”选项中,选择“最小值”。 ④ 在“可变单元格”编辑框中输入订货批量。
另外,利用Excel提供的规划求解工具,则可以更快速、精确
地求出最佳现金持有量。

应收账款管理除了进行账龄分析外,更重要的是要制定合 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可采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分析模型进 行分析,包括企业赊销策略模型和收账政策模型的应用。
本章小结

存货管理最主要的就是要在各种存货成本和存货
收益之间做出权衡,确定经济定货批量。即企业的生
第5章 流动资金管理模型设计
教师:毛曲功
目 录


学习目标
5.1 现金管理——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模型


5.2 应收账款管理——赊销策略分析模型
5.3 存货管理——经济订货批量决策模型

本章小结
学习目标

流动资产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润滑剂和基
础,持有一定量的流动资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
持有量过多,虽然风险很小,但是收益率很低;

例如,全年现金需要量为1000万元,现金持有量为
100万元。注意现金需要量1000万元是假定以有价证券的
形态存在的,当需要现金时,卖出有价证券100万元获得 现金100万元。等这100万元现金消耗完了,再卖出有价证 券100万元,获得现金100万元。 全年的转换次数=1000/100=10次。也就是现金需要量
除以现金持有量。
5.1 现金管理——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模型

假设3: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以及每次固定
性费用可以获悉。
5.1 现金管理——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模型
(一)模型的建立
企业可以通过模型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因为不管是 保留现金还是出售有价证券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保留现金 意味着放弃了由有价证券带来的利息的机会,发生机会成本; 不保留现金而持有有价证券,则变现时发生的转换成本会增 高。因此,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
1、成本确定
式中,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 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每次证券变 现的数量);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机会成本);TC为现 金管理相关总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基本公式

根据前面的结论,当机会成本与固定性转换 成本相等时,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持有量即 为最佳持有量。因此,令机会成本等于固定性转 换成本,就可得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型:
◦ 5.2 赊销策略分析模型的应用
5.3 存货管理——经济订货批量决策模型

5.3.1 基本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是指企业的生产和供应条件一定时,有关存储成本 最低的采购批量。按存储量与其有关经营费用的相互关系,成本可以 分为两类: 一是进货成本,主要指与订货次数有关的手续费、差旅费、行政 管理费和运输费等。 二是存储成本,主要包括占用储备物资所支付的利息、仓库设施

要讨论不同的赊销策略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首先 应该测定各种因素的变化同经济效益变化之间的关系。在 制定赊销策略时,将各种相关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放宽或收 紧,然后考虑企业销售收入和成本的相应变化,这种方法 称为增量分析法。 如果增量分析的结果为正,则方案可行,否则,方案 不可行。 即: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如增量利润大于0,则可行;否则理耗损等
三是缺货成本,因为缺货而造成的停工损失。

1.经济批量控制基本模型
如果满足一定的假设条件:企业的存货年需要量和
日消耗量是均衡的,从货物发出到货物到达所间隔的时间 是固定的,且每批货物均一次到达,价格是稳定的,不考 虑数量折扣以及不会发生缺货。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用考虑缺货成本,存货成本只
5.1 现金管理——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模型

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等

持有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现金管理的过程就是在现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进
行权衡选择的过程。
通过现金管理,使现金收支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时 间上相互衔接,对于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