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课件
西方建筑发展进程快速多变
西方古建筑的发展进程却表现为快速多变,具 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域性民族特色。 • 希腊式建筑-------庄重、典雅、精致、有性格、有 活力。 • 古罗马建筑-------雄浑、凝重、宏伟,形式多样,构 图和谐统一。 • 哥特式建筑-------粗犷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
• 中国建筑发展进程平稳而缓慢
•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进程平稳而缓慢,缺乏 剧烈的变化。木质框架结构自产生起至明清,一直 都是我国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尽管各个时代的构 件和材料上有所变革,但总体结构并无多大的变化。 定型与汉代的几种屋顶式样,也一直成为各 个时代沿用的屋顶式样。 尤其是宋代以后,我国的传统建筑在技术、 结构、外形部局等方面都日益程式化,其发展的进 程就更加迟缓。
故宫的特点
1. 占据最显要的地段,从总体布局上体现了 占据最显要的地段, 择中立宫” “择中立宫”的思想 2. 采用了宏大的规模(72万㎡) 采用了宏大的规模( 万 3. 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布局
1) 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 2) 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 3) 尺度处理上也很严谨
4. 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
佛教建筑的类型----塔 佛寺、 佛教建筑的类型 塔、佛寺、石窟 1、佛寺的布局发展: 、佛寺的布局发展: 以塔为建筑群的主体,四周用堂、 ①、以塔为建筑群的主体,四周用堂、殿围成 庭院; 庭院; 殿并重,平面呈方形,四面开门, ②、塔、殿并重,平面呈方形,四面开门,中 轴线上依次建塔、 院落式组合 院落式组合; 轴线上依次建塔、殿,院落式组合; 以佛殿为主的布局特点,塔转入寺外; ③、以佛殿为主的布局特点,塔转入寺外; ④ 、“伽兰七堂”制。 “伽兰七堂”
明十三陵
• 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以重重院落相套而 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 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 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孔庙
举例2: 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 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 展。采用“体量”的向上 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 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 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 观的整体。
• 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上以木材为主
• 木架结构,即采用木柱与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屋顶的重 量通过梁架传到立柱,再通过立柱传到地面。墙在房屋的架 构中不承担主要重量,只是隔断作用。所以汉语中有“墙倒 屋 不塌”、“拆东墙补西墙”之说。 “以柔克刚”的思想, 以柔克刚”的思想, 以柔克刚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 以刚克刚” “以刚克刚”不同
用蓝色象征天
)、创造崇天的境界 (5)、创造崇天的境界: )、创造崇天的境界:
两点一线——圜丘、祈年殿、丹陛桥:用台基抬高 圜丘、祈年殿、丹陛桥: 两点一线 圜丘
(6)、运用一系列象征手法来表现天 )、运用一系列象征手法来表现天 )、 )、体现 以少总多” (7)、体现“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 )、体现“尚无思想”
中国建筑史复习
一、
中西建筑艺术总体特征的差异
一、传统指向与创新求变 程式化的缓慢进程与快速多变的特色风格) (程式化的缓慢进程与快速多变的特色风格)
建筑的发展不同, 建筑的发展不同,表现了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 差别。 差别。 中国: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 中国: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 据文献资料可知, (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 3000年不变。) 年不变。) 年不变 西方:西方建筑经常求变, 西方: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 得比较急剧。 得比较急剧。
“伽兰七堂”制: 伽兰七堂” 伽兰七堂 全寺建筑沿中轴线向纵深铺开, 全寺建筑沿中轴线向纵深铺开,形成自内 而外,殿宇重叠,院落互联,楼、阁、殿、 而外,殿宇重叠,院落互联, 亭主次分明,互相辉映的空间组合。 亭主次分明,互相辉映的空间组合。 即山门、佛殿、法堂、方丈、僧堂、浴室、 (即山门、佛殿、法堂、方丈、僧堂、浴室、 东司(厕所)等七堂,明清时演变为山门、 东司(厕所)等七堂,明清时演变为山门、 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法堂、罗汉堂、 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法堂、罗汉堂、 观音楼等。) 观音楼等。)
“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 门”
三、天地君亲师——中国礼制与宗法建筑 天地君亲师 中国礼制与宗法建筑
举例行祭天地之礼的坛庙-------天坛 举例行祭天地之礼的坛庙-------天坛
北京天坛的布局和建筑组成: 北京天坛的布局和建筑组成: 北京明清天坛是在中国几千年的祭天活动中, 北京明清天坛是在中国几千年的祭天活动中, 不断发展、演变, 不断发展、演变,而最后形成的一座体系完 备、规模宏大的为帝王专用的祭祀场所 每年用两次:孟春祈谷, 每年用两次:孟春祈谷,冬至祭天 1、位置 、 2、平面布局 、 3、建筑组成 、
体现“尚无思想” 体现“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 以少总多” 法
1) 不使用过多的建筑和超级的建筑体量,而采用超 不使用过多的建筑和超级的建筑体量, 大规模的占地和超级的绿化 2) 主轴线偏东,拉长了主入口到轴线的距离 主轴线偏东, 3) 运用虚扩的手法,强化建筑的高崇、宏大的形象 运用虚扩的手法,强化建筑的高崇、 4) 以境界取胜
• .对抗之力
• 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石 头、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质感生硬、冷峻,理性色彩浓,缺 乏人情味。以夸张的造型和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 高,以体现人之伟力。) • 在西方造园家眼里,自然景物不是模仿对象,而是改造的对 象.(因而多以体现人工伟力的建筑为主,山水花木不过式建筑 的陪衬。园林的布局,亦按人的意志划分为规则的几何形, 表现出古代西方人勇于征服自然的抗争精神。) • 西方古建筑的空间序列采用向高空垂直发展,挺拔向上的形 式。这反映了西方传统文化中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
二、至尊与永恒——中国宫殿建筑 至尊与永恒——中国宫殿建筑
故宫的艺术成就如何取得? 故宫的艺术成就如何取得?
句法: 句法:
1、 中轴线的 艺术, 艺术 , 宫殿 的中轴线与 城市的中轴 线合二为一, 线合二为一 , 突出了宫殿 在都城中的 核心地位。 核心地位。
2、空间的处 理 A 、 以门为中 介。 B 、 以廊庑为 中介。 中介。 C 、 以屋顶为 中介 D、形体的大 小 、 空间的 开阖对比反 衬。
以建筑形象来表现天
1) 以圆象天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祈谷坛及外壝墙 2) 扩大建筑形象 尽量用矮墙来扩大形象 通过高台基、 通过高台基、重檐屋顶来扩大建筑形象
运用一系列象征手法来表现天
1) 数字的象征
如祈年殿建筑构件中, 如祈年殿建筑构件中,就运用数来体现大宇运行的现象祈年 殿中用四根龙井柱象征天穹运转所形成的一年四季室内周围的12 殿中用四根龙井柱象征天穹运转所形成的一年四季室内周围的 根金柱象征一年中的12个月外圈的 根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 根金柱象征一年中的 个月外圈的12根檐柱象征一天的 个时 个月外圈的 根檐柱象征一天的 辰二层柱子相加为24,象征一年中的24个节气 辰二层柱子相加为 ,象征一年中的 个节气
语法:
3、建筑单体: 建筑单体: 单体 ◆ 建筑数字采用奇 阳数) 称为天数, 数 ( 阳数 ) , 称为天数 , 通过一系列最高等 级数字创造至高无 上的皇权气氛。 上的皇权气氛。 ◆ 建筑图案采用龙 凤图案。 凤图案。 建筑色彩: ◆ 建筑色彩:黄、 红、金。
4、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 小品陈设, ◆ 小品陈设,强 调中央集权立法的 意义, 嘉量、 意义,例:嘉量、 日晷( 日晷(天子授时之 神龟、 意)、神龟、仙鹤 等 文字象征。 ◆ 文字象征。 结论:建筑符号的表 结论: 达走向成熟, 达走向成熟,宫殿 建筑走向纪念性. 建筑走向纪念性.
• 三、平面铺开的组群与挺拔高耸的个体 (建筑空间的布局 )
举例1:中国古代建筑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 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 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 线上。其实中国古代建筑无论大小通常都有这样预定规划, 遵循着礼制观念来建设,且以封建政权为其核心。
佛教建筑在中国的发展 1、东汉-----三国时期(萌芽) ①、提倡儒术,佛教刚刚传入 ②、神仙道术 ③、第一座寺庙----河南洛阳白马寺(中 国佛教的“祖庭”。) ④、该时期佛教建筑样式:有塔和寺两种 类型,基本承袭印度佛教建筑布局特点 (以塔为建筑群的主体)。
2、魏晋南北朝(发展期) ①、佛教在中国容受与发展 ②、该时期佛教建筑样式:佛教建筑中国化; 大兴佛寺;石窟建筑开始成为中国佛教建 筑的重要内容;以塔为寺------塔、殿并重, 平面呈方形,四面开门,中轴线上依次建 塔、殿;塔与殿均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相 结合,塔由窣堵坡----楼阁式木塔。
二、暖和的土木和阴冷的石头(材料的差异) 暖和的土木和阴冷的石头(材料的差异)
材料是建筑的基本素质。各民族、时代建筑的反差,往 往也是从不同材料起步。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带来了审美 上的差异。以土木为材的中国建筑质地熟软而自然,可塑性 强,质感自然而优美;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质地坚硬、沉重 而可塑性弱,在质地上阳刚气十足。
• 中国古代建筑始终是以现世的君权为核心的,渗透着中国人的 伦理观念。
• 举例2:西方古代社会是一个泛神论的社会,每个民族,每个 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信仰的众神,在古代西方人看来, 那些威力无比的众神,主宰着人的命运和人的进程。对神的 崇拜,导致西方哲学精神中超现实、中彼岸的思想。于是, 一座座单体建筑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将人们的观念引向上 苍,以呼唤天国的幸福。
2) 几何图形的象征(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 坐北朝南——最高等级;坐西朝东 最高等级; 3) 方位的象征(坐北朝南 最高等级 坐西朝东——
次之;坐南朝北 再次之) 次之;坐南朝北——再次之) 再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