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课堂知识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设:设未知数(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找: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若是混合物,应该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惊进行计算。
例如石灰石、稀盐酸等)(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二、随堂训练1.过氧化氢制氧气题型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现取过氧化氢溶液50 g ,加入2.0 g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发生装置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50.4 g 。
⑴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⑵求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高锰酸钾制氧气题型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x 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0 ﹣t1 和t4 ﹣t5 时段固体质量都不变,为什么?(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x 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请在图2 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t0 ﹣t5 时段变化示意图.3. 氯酸钾制氧气题型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 1g 二氧4. 石灰石题型 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
某化学小组成员称量 12.5g 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 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
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的质量为 2.5g 。
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 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__________(2) 计算 12.5g 该样品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增大蔬菜大棚里空气中的 CO 2 浓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的 产量。
他计划用稀盐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 3,杂质不参与反应)反应,向自家的蔬 菜大棚补充 CO 2。
经测算,小明准备向大棚中输入 88gCO 2 至少需要 10%的稀盐酸多少克? 5. 金属题型将 4.0g Cu — Zn 合金粉末放到盛有 10g 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称量滤液 的质量,相关实验数据如下:⑴Cu —Zn 合金属于 材料(填“金属”或“有机合成”)。
⑵若不考虑该合金中除 Cu 、Zn 以外的其它成分,请计算原 Cu —Zn 合金中 Zn 的质量。
写出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 6g 。
依次加热该混合物 t 1、 t 2、t 3、t 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 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试计算:(1) 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2) 样品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1、 2、 3、必要的计算过程。
(Zn-65 Cu -63.5 H -1 O-16 S -32)某学生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10g 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所含杂质为不参加反应的固体物质),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6g ,请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计算过程.6.其他题型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 全部溶解于150g 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 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 2NaCl+H2O+CO2↑)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克.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某水下供氧设备中供氧剂是过氧化钠(Na2O2)。
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 4NaOH+O2↑某同学为进一步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关系,将15.6 g 过氧化钠加入盛有l47.6 g 水(过量)的烧杯中充分反应,直至固体完全消失,不再有气泡产生。
请计算:(1 )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课后训练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为了测定鸡蛋壳中钙的质量分数,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量与生成气体的量如图所示。
试求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假设鸡蛋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2.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增大蔬菜大棚里空气中的CO2 浓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的产量。
他计划用稀盐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与反应)反应,向自家的蔬菜大棚补充CO2。
经测算,小明准备向大棚中输入88gCO2 至少需要10%的稀盐酸多少克?3.钙是人体中含量较高的常量元素之一,缺钙可能导致幼儿及青少年发育不良,严重时还会患佝偻病。
李明的父亲为他买回一瓶补钙保健品,他仔细阅读了标签上的说明(如图)。
为了验证该保健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出 5 片药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3.3g 二氧化碳(假定除碳酸钙外,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净含量】2g×200 片【主要原料】碳酸钙(质量分数≥ 70%)使用方法】每日两次,一次一片,嚼食1)已知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则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2)通过计算验证:该保健品主要原料含量是否属实(写出计算过程)?3)李明按照说明服用一个月(30 天),理论上吸收了钙元素 ____ 克。
4.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8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表格(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1)表中n 的数值为 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C 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某化学小组在测定一种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时,称取2.0 g 赤铁矿样品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 假定赤铁矿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 ,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 g. 请计算: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C-12 O-16)7.一定温度下,向盛有硫酸钾和碳酸钾的混合物5 g 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该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钾不饱和溶液55.4 g。
已知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钾与稀硫酸不反应。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K2CO3=K2SO4+CO2↑ +H2O 请计算:(1)所得的硫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原混合固体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
8.6.5g 锌与1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9. 某石灰石的样品32g(其中含不溶于盐酸的杂质)与200g 某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3.2gCO2.求:(1)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 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胃药“碳酸氢钠片”进行了探究,具体做法如下:Ⅰ.取1片胃药研碎,加水完全溶解得到100g 溶液;Ⅱ.配制100g 0.365%的稀盐酸作为模拟胃酸;Ⅲ.取上述一种溶液20g 于锥形瓶中,再将另一种溶液逐滴加入锥形瓶内,反应后溶液的p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钠属于(填“酸”碱“”或“盐”);(2)步骤Ⅲ中,当滴入另一种溶液的质量为10g 时,锥形瓶内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胃药中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片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中考化学推断题2.现有A、B、C、D、E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由氢、碳、氧、钠、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如图1(“→表”示物质通一步反应能够转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其中物质A和B是常用的灭火剂,A和B 属于同一类化合物,C和D属于另一类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 的化学式为_____2)生成物质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3)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D 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2 所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y 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z 处溶液中的溶质是。
【答案】CO2 Ca(OH)2+Na2CO3=CaCO3↓ +2NaOH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NaCl和HCl 【解析】【分析】物质A和B是常用的灭火剂,它们分别由氢、碳、氧、钠、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A二氧化碳;B为水;E能够生成A,则E是碳酸钠;D能够和C反应,则C为氢氧化钙,D 是氢氧化钠,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上升,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温度确定z 点表示盐酸过量。
【详解】(1)物质A和B是常用的灭火剂,它们分别由氢、碳、氧、钠、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A二氧化碳,故物质A的化学式为CO2;(2)生成物质D 的化学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 2 +Na 2CO3 =CaCO 3 +2NaOH 。
(3)① 由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z 点的温度低于最高最高,说明盐酸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
【点睛】物质A和B是常用的灭火剂,它们分别由氢、碳、氧、钠、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A二氧化碳;B为水;E能够生成A,则E是碳酸钠;D能够和C反应,则C为氢氧化钙,D 是氢氧化钠。
3.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铜、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鉴定它们做如下实验:①将该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于水中,得到无色溶液a。
②取少量a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③另取少量a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据此推断:(1)该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写化学式,下同)___;可能含有___。
(2)请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③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
【答案】NaOH、Na2SO4 KCl Fe2(SO4)3+6NaOH=3Na2SO4+2Fe(OH)3↓ 复分解反应【解析】【分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①将该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于水中,得到无色溶液a,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铜;②取少量a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一定不含硝酸镁;③另取少量a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钠【详解】由分析可得,(1)该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NaOH、Na2SO4,可能含有KCl;(2)实验②发生的反应是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6NaOH=3Na2SO4+2Fe(OH)3↓;反应③是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所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