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Contents说明 1 前言 1一、实习的目的 1二、实习的时间 1三、实习的意义 1四、实习路线 2五、实习任务 2 正文 3一、内江市基本情况简介3综合情况 3历史革源 4自然地理特征、资源 4文化4二、内江市主要河流水文条件(以沱江例) 5基本简介 5降水 5径流与含沙量 6沱江内江段特征 6三、主要绿化植被简介7基本情况7主要植物:(主要介绍常见的几种类型71、银杏72、榕树73、雪松84、刺桐95、铁树96、小叶杜鹃97、其他植物10四、资中溶洞(地下喀斯特地貌)10基本简介10特点11总结11内江市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以植被、水文、地貌(喀斯特)为主说明:本次《自然地理学》短途实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从内江市区到内江郊区三元塔①,主要内容为:内江市基本情况的介绍、沱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内江市区主要景观绿化植物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主要为内江市资中县圣灵山(将在后面对圣灵山做简单介绍)喀斯特地下地貌(溶洞)的现场学习与研究。
前后一共历时两天。
前言一、实习的目的《自然地理学》的实习是我们学院历来的实习安排,我们都知道《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亲身实践,获得第一手的资料。
所以本次实习的目的就在于加强对《自然地理学》的学习和对于一些基本的植被、水文、地貌知识的了解,增加自身的知识面。
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为自己的专业学习与以后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实习的时间2013年11月10日、2013年11月24日(前后共两天)①三元塔坐落在内江市城南3.5公里的沱江右岸三元山上,始建于唐代,明末倒毁,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重修,历时3年竣工。
塔基为正方形石座,塔身10层、8面体,高62.7米,底层正面开圆形石拱门,其余每层皆开亮窗,塔内有140级石梯转至顶层。
全塔系大型青砖砌成,飞檐翘角,巍峨壮观。
其楹联为: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此联为谐音联:“江围”谐“姜维”,“旅步”谐“吕布”,“槽巢”谐“曹操”。
三、实习的意义《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主要是让我们学习自然地理学的特征,并且适当学习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一个自然要素的变化可能使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观念①。
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
野外的实习也不同于学校课堂的学习,条件较为艰苦。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在实习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接触较多有助于密切老师与学生的联系,为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良好的条件。
班级集体实习也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组织纪律性。
总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四、实习路线①来源于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田连恕,张建明.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五、实习的任务第一、了解四川省内江市的基本概况。
包括:自然地理特征、人文风光、历史渊源以及经济发展。
第二、学习与掌握基本植物类型的识别,知道其基本的生物习性。
第三、学习与掌握河流水文特征的基本知识。
第四、了解与会判断基本的地貌类型,本次实习主要是以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为主。
要求会认识基本的喀斯特地貌类型。
注:附实习照片正文一、内江市基本情况简介综合情况:内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
地跨北纬29°11'-30°2'、东经104°16'-105°26',东西长121.5公里,南北宽94.7公里。
东邻重庆,南界泸州,西接自贡,西北连眉山市,北与资阳市相邻。
2010年,全市幅员面积53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9.25%,巩固退耕还成果2.12万公顷。
辖2区3县,即市中区、东兴区、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111个乡镇,1680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257个社区。
2010年末户籍总人口425.53万,出生人口44921人,比2009年减少857人,人口出生率12.60‰,人口死亡率10.04‰,人口自然增长率2.56‰,符合政策生育率85.50%,综合节育率90.56%①。
(内江市城区)①以上数据来源于内江市统计局官方网站查询。
历史革源:内江开发早,历史悠久。
夏、商为梁州之地,周为雍州之地,春秋战国分属巴郡、蜀郡;西汉属资州;东汉属汉安县地;北周为中江县地,隋代为内江县,隋文帝开元年(581),文帝以其父名“忠”避讳,阅览中江县地图,见县城内居江水环绕之内,遂改中江县为内江县地;1935年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为内江专员公署驻地,1950年1月24日为内江专区行政公署驻地,1968年为内江地区行政公署驻地,1985年6月起撤地建市,为内江市人民政府驻地。
自然地理特征、资源:内江市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林木生长。
树种资源有60多个科目,110多个属、190多个种。
内江由于海拔高差悬殊不大,地形多为丘陵、低山,森林植物种类、群落组成以及群落特征,随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呈较明显的地带变化,并在相应范围内,有相对的稳定性,其森林植被主要有针叶林、阔树林、竹林、灌木林等。
内江市由于地处盆地腹心地带,地质结构较简单,地壳相对稳定,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受“资威穹窿背斜”、“圣灯穹窿背斜”和“螺观山背斜”三大地质构造影响,全市矿产主要分布在这三大构造带上的威远、资中、隆昌三县。
全市矿产资源丰富。
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天然气、油页岩;非金属与建材矿产有石灰岩、石砂岩、页岩、耐火粘土、铝土矿、大理石、河沙、砾石与陶瓷粘土等;金属矿产与稀散元素有铁、钾、金等以及盐矿、钾矿、煤层中共生的铝、镓、铷及锂等分散元素;化工矿产有盐矿和含钾水云母粘土矿等。
内江市气候和土壤条件宜于多种农作物,种植业主要以粮、油、蔗、麻、丝、茶、果、菜等,也种植部分药材、棉花等,是四川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
粮食作物有水稻,多数以栽培一季中稻为主,其中种植面积为143万余亩;其次是玉米、红苕和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黄麻、甘蔗等;园艺作物品种繁多,尤以柑橘等资源最为丰富,产量高。
文化:内江独特的地貌,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2000年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
在市境内有号称“川南第一禅林”的圣水寺、佛教圣地“西林古刹”的西林寺、留下李白千古绝唱的太白楼、鬼斧神工的重龙山摩崖石刻、东林寺的千手观音、仿山东曲阜孔庙格局,号称“巴蜀四大文庙”之首的资中文庙;历史悠远“打开罗泉井,气死自流井”之说的罗泉镇,世家望族“国中之国”、“民俗文化活化石”之称的云顶寨,丹青留白的大风堂,被誉为“立体史书”造型高大雄伟、沉稳古朴、图文喻意深刻、雕刻技艺精湛、全国罕见的隆昌古牌坊群。
正是这2000年来的历史、民风民俗文化传承的积淀,今人的奋力拼搏精神,造就了内江的“书画之乡”、“文化之乡”、“大千文化”、“体育之乡”、“蔗糖之乡”的美名。
二、内江市主要河流水文条件(以沱江例)基本简介:沱江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
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大黑湾。
南流到金堂县赵镇接纳沱江支流——毗河、清白江、湔江及石亭江等四条上游支流后,穿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市、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等(沱江流域图)至泸州市汇入长江。
全长712公里。
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
从源头至金堂赵镇为上游,长127公里,称绵远河。
降水:沱江流域属亚热带温湿天气,全流域多年平均空气温度为17.1℃。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上游山区约1200~1700毫米,上游广大把土地整平区900~沱江(内江段)1500毫米,中下游连绵小山区约870~1100毫米。
降水量集中于6~9月,约占整年70%左右。
绵竹县天池乡站1978年年降水量2363.6毫米,是全流域的最高记录。
流域内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上游各地最小年的年降水量通常是550~1100毫米,中下游为520~800毫米,大多在600~750毫米间。
径流与含沙量:沱江上游山区首要天干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分别是:绵远天河王场4.61亿立方米,石亭江高景关站6.73亿立方米,湔江关隘站7.14亿立方米。
上游广大把土地整平地域流域不关闭,有自岷江引入水量补给,据毗河石堤堰水文现象站以及蒲阳河新桥水文现象站所测资料不完全计数,年引水量靠近25亿立方米。
结合广大把土地整平及龙泉山戋戋间径流,沱江上游各部分来水于金堂峡以上汇集后,三皇庙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76.4亿立方米,下游控制站李家湾增至129亿立方米,加上李家湾站以下区间径流,至沱江口全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140亿立方米。
含沙量,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含沙量较小。
沱江内江段特征:从地貌上讲内江主要以丘陵为主,地面起伏较大,坡地较多;从降水上看,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雨水多,可占全年降水的60%,冬季降水少,不足全年降水的5%。
受降水影响,市内径流量也呈现季节性变化,夏季为丰水期,水量较大,冬季相反。
水质情况,丰水期叫好,枯水期较差。
另外沱江在市区段河床弯曲,且滩坨相间,河流曲折,曲率可达2.1,比降也较大,可达0.43%,受水量影响不便通航,所以只在上世纪一般时期内可以通航,且一般情况下适宜6t-16t的船只通航。
①三、主要绿化植被简介基本情况:内江市区主要绿化植被种类众多,并且内江市区绿化覆盖率高,是典型的山水园林城乡。
主要植物:(主要介绍常见的几种类型)1、银杏:为落叶乔木,叶扇形,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
球花单性,雌雄异株。
种子核果状。
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为橙黄色的核果状。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
号称活化石,出身在几亿年前,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
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银杏是内江市常见的行道树,十分漂亮美观。
2、榕树:大乔木,高可达15-25米。
冠幅广展,可向四面无限伸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生根,树皮深灰色。
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
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
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榕树喜欢高①来源于庞宇峰,唐玲.浅析内江市地貌水文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影响[D].内江,2010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