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2015学年深圳市宝安区期末统一调研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免费

2014-2015学年深圳市宝安区期末统一调研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免费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宝安区期末调研测试卷七年级语文2014.7说明:1.全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请检查试卷和答题卷是否完整无破损;然后将考生信息用规定的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作文写在作文格内;不得使用涂改液。

4.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2分,共12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朔.气sù追溯.sù悲怆.chuàng 满目疮.痍chuāngB.贮.蓄zhù伫.立zhù骸.骨hái 骇.人听闻hàiC.环谒.è阻遏.è蝉.蜕chán 鸡毛掸.子dǎnD.菜畦.qí小憩.qì默契.qì锲.而不舍qì2.请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真谛砭骨毛骨悚然怏怏不乐眼花缭乱B.告罄蓦然尽态极研忧心忡忡进退唯谷C.遮蔽臃肿语无轮次嘎然而止相得益彰D.怂恿阔绰忘下断语迫不急待慷慨以赴3.下列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A.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大家认真而凝重地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形。

B.莫泊桑,法国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包法利夫人》等。

C.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资治通鉴》是由由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上任后,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企业的面貌容光焕发....。

B.大熊猫憨态可掬,不仅令孩子笑得前仰后合,还令大人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C.尽管这场洪水来势汹汹....,但经过广大群众的奋力抢险,损失已减少到最低程度。

D.我们的班长不仅成绩好,而且很谦虚,常常对自己出色的表现忘乎所以....。

5.“这.是闰土..的父亲..。

”这句话中加点词不是名词的一项()..所传授的方法A.这B.闰土C.父亲D.方法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4页)6.“一把钥匙能打开天下所有的锁?这样的万能钥匙是不可能存在的。

”以下答案最符合题目本意的一项是()A.至少有一把钥匙必然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

B.至少有一把锁天下所有的钥匙都必然打不开。

C.任何钥匙都可能有它打不开的锁。

D.任何钥匙都必然有它打不开的锁。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2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1题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止增笑耳。

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组是()(2分)A.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B.顾.野有麦场/ 奋不顾.身C.意暇.甚/ 目不暇.接D.屠自后断其股./ 股.市行情8.用课文原文在文段划线处填空。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分)10.请写出两个跟狼有关的成语。

(2分)11.狼的国度知道有两位狼的子民死掉了,要隆重安葬这两条狼,请你站在狼的角度......,为它们写一句墓志铭。

(可以评价这两条狼的表现,也可以警示后狼。

)(2分)(二)古诗文默写能力考查(12分)12.请根据要求默写或填写(12分)①默写赵翼《论诗》全诗。

(4分)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古代诗人常常借竹言志,托竹寓情:“山际见来烟,”一句一景,却又有人在其中,暗示了诗人吴均的山居之乐;“,明月来相照”写的是一片静景,传达出诗人王维宁静的心境;“,杳杳钟声晚”恍如图画,并充满禅意。

③漫步古诗百花园,容易发现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谁家玉笛暗飞声,”、“,野渡无人舟自横”、“正是江南好风景,”……④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借闻笛来写思念故乡,岑参的“,双袖龙钟泪不干”用率兴自然的叙述,表现边塞征人的怀乡情绪,都感人至深。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4页)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6分)(一)文学作品阅读(17分)阅读以下文章,回答13-17题。

诊所里的母亲周海亮(1)女人终于走了,心满意足,脚步也变得轻盈。

走到门口的时候,女人回过头来朝他笑笑。

笑得他心酸。

(2)流感说来就来了。

好像,城市里每个人都在流鼻涕。

这让他的诊所里,总是堆满了人。

(3)诊所不大,靠墙放着两个并排的长凳,人们挤坐在那里,有秩序地,一个挨一个地,等着他开出药方,或在头顶挂一个吊瓶。

这场面让他稍有欣慰。

他不喜欢有人插队,正如他不喜欢有人生病,尽管,他是一个大夫。

(4)有时他认为自己好像选错了职业。

比如现在,他已经忙了一个上午,面前依然晃动着没完没了的病人,这样他就有些烦躁。

后来他更烦躁了,因为他看到一个没有排队的女人,身子有些佝偻、头发已经花白的女人。

女人紧抱着叠成筒的被子,踉跄着慌张的脚步,直接挤到他的面前。

他看到女人在皱纹间顽强地挣扎出一双浑浊的眼,吸盘般吸附着她的脸。

女人说,看病,感冒了。

声音沙哑。

(5)他皱了皱眉,用手指着长凳上等候着的那些人,说,都看病,都感冒了。

(6)女人说,我给你钱。

他的眉毛马上打成结,他说都给钱,这里没有赊账和赖账的。

(7)女人并不理会他的话,说,孩子感冒了,很严重,你快给他看看。

女人轻轻拍打着怀里的被筒,露着焦急和紧张的表情。

(8)女人递过来一张破旧的两毛钱,他认为这张钱的年龄,应该不会比女人小多少。

(9)女人小心翼翼....地揭开包得紧紧的被筒一角,他歪着头,向里面看了一眼。

只一眼,他便愣住了。

他突然记起有人曾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他想,也许面前的老女人,就是故事里的主角。

(10)你不要理她。

坐在凳子上的一个男人说,我认识她,这附近所有的国营医院和个体门诊,没一个理她的。

(11)他摆摆手,示意男人不要说下去。

他轻轻问女人,孩子病得很重吗?(12)是的,很重。

女人说,他整夜咳嗽呢。

(13)还有呢?他问,他把听诊器小心翼翼....地塞进被筒。

(14)不吃饭,有时候发高烧……夜里总是哭!女人说。

(15)你别理她!坐在凳子上的男人又说话了,还有这么多人等着呢!(16)你闭嘴!他冲着男人吼。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变得很激动。

(17)男人撇撇嘴,不说话了。

(18)给他打一针吧。

他朝女人笑笑,马上就好,不会疼的。

他站起来,把椅子让给女人。

(19)现在好了。

您摸摸看,是不是不烧了?过一会,他对女人说。

(20)好像是呢。

女人的表情终于平静下来,嘴角有了些笑。

(21)回去的时候,把被子包严实点,别让他受凉。

他叮嘱着女人。

(22)那谢谢你了……不过明天我还想来,您再给他看一看,行吗?女人说。

(23)当然行。

他收下女人推过来的两毛钱。

(24)女人终于走了,心满意足,脚步也变得轻盈。

走到门口的时候,女人回过头来朝他笑笑。

笑得他心酸。

(25)他开始给下一位病人开药,挂吊针。

他心里想着那个故事:单身的母亲和17岁的儿子,儿子辍学打工,摔下脚手架,死去……母亲疯了,每天抱一个被筒,到处找人给儿子看病。

她总说,儿子刚满两岁,没有人理她……七年级语文第3页(共4页)(26)他想,被子里包的那个干瘪的、脏兮兮的枕头,应该是她儿子枕过的吧。

(27)他流下一滴眼泪。

他想,。

(摘自《意汇》)13.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要加以概括。

(3分)14.请品味第(9)段和第(13)段加点词“小心翼翼”的情感内涵有何不同?(3分)15.第(16)段划线句“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变得很激动”,请你谈谈医生究竟是为什么会突然变得这么激动呢?(3分)16.若将文章的(25)(26)段放到第(9)段后,你认为怎样?请说出理由。

(4分)17.请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在第(27)段划线处补写一段心理活动。

(要求:准确、简明、符合情节发展要求和人物性格)(4分)(二)名著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完成18~20题。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

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

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

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

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孩子们都哭了,怀孕的纳塔利娅舅母拼命地喊叫,我的母亲把她拖走了,快乐的麻脸保姆叶夫根尼娅把孩子们撵出了厨房,椅子都弄倒了,年轻的宽肩膀的学徒“小茨冈”骑在米哈伊乐舅舅背上,格里戈里·伊凡诺维奇师傅,这个秃顶、大胡子、戴黑眼镜的人,却平心静气地用毛巾捆着舅舅的手。

18.年轻的宽肩膀的学徒“小茨冈”与“我”关系如何?他最后为什么而死?(3分)19.简要地另写一个《童年》一书中你最熟悉的情节,并谈谈你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

(3分)20.节选部分折射了阿廖沙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童年生活环境,为什么阿廖沙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还是能成长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3分)四、写作能力考查(40分)21.童年就像春风中一朵漂亮的小花;童年就像银河中一点灿烂的星光。

有多少故事,回忆起来仿佛就在昨日。

请以“童年故事”为题作文。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600字以上;(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本次考试的作文阅卷,将采用“37分+3分”的阅卷模式,即40分的作文总分中,37分分配给文章,3分分配给书写与卷面,两个部分的分数相加就是此次作文的总分。

七年级语文第4页(共4页)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宝安区期末调研测试卷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2分,共12分)1.B(A朔读shuò;C谒读yè;D锲读qiè)2.A(B“研”应写作“妍”,“唯”应写作“维”;C“轮”应写作“伦”,“嘎”应写作“戛”;D“忘”应写作“妄”,“急”应写作“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