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二极管结构

电力二极管结构

一种可控的单向导电开关
1.1.3 晶闸管特性
1)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Ø特性在I、III象限 ØIG=0A时,正向转折电压 Ø转折点越低,所需IG越大 Ø反向特性,击穿
I A VT
U U AK
R
Ø正向偏置时,可在断态、 通态间互相转化,且与门极 电流、阳极电压和阳极电流 有关 Ø反向偏置时,只能工作在 阻断状态,绝对不能超过击 穿电压
K
表1.2
作业
P51 1.1~1.5
1.2晶闸管器件的串并联
所要求装置的容量很大,以至单个器件难以满 足时,用器件的串并联来解决。
v电压不能满足,用串联 v电流不能满足,用并联
v1.2.1 晶闸管器件的串联运行 v1.2.2 晶闸管器件的并联运行
1.2.1 晶闸管器件的串联运行
Ø目的:当额定电压小于要求时,串联 Ø问题:理想串联希望器件分压相等,但因特 性差异,使器件电压分配不均匀:
v串联器件流过的电流相同,但因静态伏 安特性的分散性,各器件分压不等;
v承受电压高的器件首先达到转折电压而 导通,使另一个器件承担全部电压也导
IA 通,失去控制作用; v反向时,可能使其中一个器件先反向击
穿,另一个随之击穿。
原因:各器件的额定电压和漏电流决定的等效电阻 不同
晶闸管的串联及其伏安特性
2) 晶闸管的阻断工作状态
当晶闸管门极G与外电路断开时,晶闸管在它的 两个方向上均呈阻断工作状态。
晶闸管可以看成是三个二极管的串联
A
R
p
G
n j1
p j2
n j3
K
正向偏置
至少有一个为反向偏置
3)晶闸管的导通工作状态
用晶闸管的双晶体三极管模型分析。
两个复合晶体三极管: Øpnp型VT1 Ønpn型VT2
一个强烈的正反馈过程。
电流 - 时,a1、a2随之 - 。 当(a1 + a2)» 1时,两晶体三极管饱和导通, 即晶闸管由阻断 ® 导通。
导通后,由于正反馈作用,即便 无门极电流,依旧保持导通。
1.1.2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小结)
Ø门极没有控制信号时,无论正偏、反偏, 均阻断。 Ø正偏时,门极信号可使其导通。一旦导 通,即使失去门极信号,仍然保持导通。 Ø反偏时,即使存在门极电流,也不能使其 导通。
Ø有效值电流与额定电流IT的关系:
ò ò I =
1 2p [i(wt)]2 dwt = 2p 0
1 2p
p 0
[
Im
sin
wt]2
dwt
=
Im 2
= p IT 2
= 1.57IT
i
i(wt)
Im
IT
p
2p wt
通态平均电流(额定电流)
Ø对于不一样的波形,其有效值应
£ 1.57IT
Ø其有效值也可定义为
K f Id
其中 ØKf为晶闸管电流有效值与负载电流平均值之比 ØId为负载电流平均值
一般,所选用元件的额定电流需要有2倍左右的储备。
例1.1
晶闸管通态平均电流IT=100A,当 流过晶闸管的实际电流如图1.10所示 时,求允许平均电流Id的值(不考虑环 境温度与安全储备)。
i
p /2 p
图1.10
可控整流电路的一般结构
(3)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di/dt
如果刚一导通时,就通过很大的电
流,即di/dt太大,电流会集中在门
A
极附近很小的区域内,造成局部过
热。
ip
(4)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du/dt
Cj
Øpn结耗尽层相当于一个结电容
Ø如果正向电压du/dt很大,则会通
n
p
G
n
过电容对门极充电(类似于门极触
发电流的作用),使误导通。
Ø额定电压必须比使用时
的正常工作电压(峰值)
有2~3倍的储备。
-IA
1.1.3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1)晶闸管阳极电压和电流参数 (1)通态平均电流IT
Ø也即额定电流 Ø在环境温度+400C和规定的冷却条件下,元件在电 阻性负载的单相正弦半波电路中,导通角不小于 1700C,当结温稳定并不超过额定结温时所允许的最 大(通态)平均电流。
3)晶闸管的导通工作状态
正向偏置下
I A = IC1 + IC 2 + ICO = a1I A + a2 IK + ICO IK = IA + IG
a1 = IC1 / I A:VT1的共基极电流放大倍数;
a2 = IC2 / IK:VT2的共基极电流放大倍数;
I
:门极电流;
G
ICO:VT1、VT2的漏电流;
i
i (wt )
Im
IT
p
2p wt
通态平均电流(额定电流)
IT到底是什么意思?
Ø对于图示波形,晶闸管允许流过的平均电流为IT。 Ø平均电流与电流峰值的关系:
ò ò IT
=
1 2p
2p i(wt)dwt = 1
0
2p
p 0
Im
sin wtdwt
=
Im p
Ø问题:如果不是这样的波形呢?
Ø根据有效值相等的原则确定。
1.1.3 晶闸管特性
2)晶闸管的门极特性
Ø门极特性极限
1.1.3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1)晶闸管阳极电压和电流参数
(1)额定电压
IA 正向 导通
Ø额定电压取UDRM(正向 重复峰值电压)和URRM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中
URBD URRM
较小的值(为峰值电压)
UFBO
O URSM
UDRM
UAK
UDSM
2p wt
1.1.3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2)晶闸管门极参数 3)晶闸管动态参数 (1)开通时间ton 加上足够的触发信号后,晶闸管不会立即开通。 (2)关断时间toff 若在阳极电流为零后立即施加正向电压,仍可能 开通。因此,必须有一段恢复阻断能力的时间。
1.1.3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3)晶闸管动态参数
螺栓型
平板型
模块型
1.1.2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一种可控的单向导电开关 Ø反向始终能承受电压,具有反向阻断 特性。 Ø正向可以有两个稳定的工作状态:
u呈高阻抗的阻断工作状态(断态) u呈低阻抗的导通工作状态(通态)
下面分析为何会有上述特性。
p-n结(简单回顾)
Ø正向偏置时导通 Ø反向偏置时阻断,只有很小的漏电流
IC1、I A:V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电流;
I C 2、I K:V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电流。
a1、a2由晶闸管的制造工艺决定,并随I A、IK变化。
3)晶闸管的导通工作状态
IA
=
ICO + a2IG
1
-(a1
+a

2
当门极电流为零时
IA
=
ICO
1
-(a1
&#下,
(a1+a2)<< 1,则I A=ICO,电路处于阻断状态。
与前面的分析结果一致。
3)晶闸管的导通工作状态
存在IG时。 IG注入 Þ IK -Þ IC2 - ; IC2 -Þ IA - 、IC1 - ; IC1 -Þ IB2 - 、IK - 。
反向偏置时,由于 晶体管VT1、VT2 反偏时的电流放大 系数很小,故而即 便有门极电流也不 导通。
小器件开通时间上的差异。
1.2.2 晶闸管器件的并联运行
Ø目的:多个器件并联来承担较大的电流。 Ø问题:SCR会分别因静态和动态特性参数的差 异而电流分配不均匀。SCR导通后的内阻极小是 并联时很难均流的根本原因。
措施: Ø串联电阻 Ø串联电感 Ø串联互感电抗器
I
I1
I2
其他一些需要说明的问题
Ø串并联数越多,可靠性越差。 Ø必须对各晶闸管同时施加强触发脉 冲,且有陡峭的前沿和足够的脉冲幅 度与宽度。 Ø先串后并
何谓“普通晶闸管”
晶闸管(thyristor)是具有可控开关特性 的半导体器件的总称。包括多类。
其中出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是普通晶闸 管,即可控硅,SCR(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1.1.1 晶闸管结构
A
p
G
n j1 p j2
结构
n j3
电路符号
K
Ø管心由半导体材料构成p-n-p-n四层结构。 Ø三个p-n结:j1、j2、j3。 Ø三个引出端:
IA
晶闸管的串联均压电路
1. 静态均压措施
Ø选 用 参 数 和 特 性 尽 量 一 致 的 器
件;
IA
Ø采用电阻均压,Rp的阻值应比器
件阻断时的正、反向电阻小得多。
R RP VT1
2.动态均压措施
C uA
Ø选择动态参数和特性尽量一致的 器件;
R RP VT2
C
Ø用RC并联支路作动态均压;
Ø采用门极强脉冲触发可以显著减
电力二极管结构
电力二极管特性
典型应用
i2
u2
0
p
2p
wt
ud
0
p
2p
wt
1 晶闸管及其可控整流电路(AC/DC变换)
3类电力电子器件: Ø不可控器件 Ø半控型器件 Ø全控型器件
第1章 晶闸管及其可控整流电路
1.1 普通晶闸管
1.1.1 晶闸管结构 1.1.2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1.1.3 晶闸管特性 1.1.4 晶闸管主要参数
l 两个功率引出端:阳极A(anode);阴极K (cathode)
l 一个控制引出端:门极G(gate)
晶闸管的各种电路符号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