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数学广角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数学广角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数学广角练习题1、小新有2种不同颜色的上衣(红、黄),2种不同颜色的裤子(黑、白),他想穿一套衣服去上学,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2、小红有尼龙袜、毛线袜、丝光袜共3双,还有2双不同的鞋子,如果她要穿上鞋和袜,可有几种不同的穿法?3、从聪聪家到学校有3条路,从学校到科技馆有2条路,如果聪聪从家先到学校,再去科技馆,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4、图书馆有4种故事书,3种科技书,小华想两种书各借一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法?5、用数字4、5、6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的两位数?三位数呢?6、有6个小朋友,要互相通一次电话,他们一共要打多少次电话?7、8个人进行乒乓球单打比赛,如果是淘汰赛(两个人进行比赛,输的退出不再比赛,赢的再与其他人比)。

决出冠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8、北京到广州的火车要经过北京、郑州、武汉、广州四个车站,那么这些个车站间的往返火车票共需多少种?9、小军、小明、小强站成一排,有几种不同的站法?10、有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币值?11、有二张5角钱币,四张2角钱币,四张1角钱币,现要用1元钱买一枝自动铅笔,问有几种付钱的方法?12、小强、小兵、小玲、小晶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晶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

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的名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3、一次数学考试,小华、小东、小平、小明的成绩是98分、100分、97分、95分,其中小平得了最高分,小华不是98分,小东是最低分。

这四个人的成绩各是多少分?14、小刚、小明、小华分别参加学校小制作组、绘画组、书法组活动。

根据下面的条件,说出他们分别在什么组活动?(1)小刚不在绘画组,也不在书法组。

(2)小明不在小制作组。

(3)小华不在绘画组。

15、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

”(2)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

”(3)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

”16、三位树公公正在比年龄,大槐树说:“我今年15岁了。

”大柳树说:“你比我还小4岁呢!”大松树说:“那我正好在你们俩中间。

”同学们,猜一猜大松树今年多大了?17、爸爸买了3个皮球,两个红的,一个黄的。

哥哥和妹妹都想要。

爸爸要他们背对背坐着,给哥哥塞了个红的,给妹妹塞了个黄的,把剩下的一个藏在自己背后。

爸爸让他们猜他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

那么,谁一定会猜对呢?18、1个苹果重量=2个梨重量1个梨重量=4个香蕉重量1个苹果重量=()个香蕉重量召回我快乐的童年——《神秘的女老师》读后感再过一个儿童节,我就要跟我的童年生活说再见了。

童年往往成为一个人最美好的回忆,它将作为最美丽的一笔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我想召回《神秘的女老师》里主人公孟小乔那样快乐的童年。

像她们那样可以去荒郊野地里给自己的“不快乐”举行特别的葬礼;她们可以去“童心城堡”找回自己的童年;她们可以尽情地感受蓝天白云的清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我的童年,亦不乏幸福快乐。

童年里充满着爸爸妈妈的细心呵护,饱含着老师们的悉心教导,洋溢着伙伴们的欢声笑语,欢畅淋漓的快乐游戏,肆无忌惮的狂欢乱跑,这一切都充溢着无拘无束和随心所欲。

可是,上学以后,童年里就缺少了那份该有的轻松。

在我的记忆里,不是学校里紧张的“点横竖撇捺”学习,就是校外的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当然要认认真真完成,即使是上舞蹈班,我也不能轻松,还必须紧跟老师的节奏,认认真真学习基本步法和一连串的动作。

因此,哪有机会像《神秘的女老师》中的孩子们一样,尽情又随意地舞蹈,用一颗轻松的心去拥抱生活的美好。

《神秘的女老师》说他们:“这是一群迷失了自己的孩子们。

”其实,我不想做一个迷失的孩子,我是想像“这是一群迷失了自己的孩子们”孟小乔那样的快乐!我想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爸爸妈妈,请不要老拿我跟其他孩子比较,我也要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施展的舞台。

我知道,自己的确有许多做得不比其他孩子好的地方,可是,他有他的优点,我也有我的长处。

每一个孩子都是世上的唯一,我要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爸爸妈妈,请不要只看中我的分数和名次。

你们知道吗?每次考试我都会担心自己发挥不好,害怕考不到第几名。

有时候我常常会想,如果爸爸妈妈多给我一些自由施展的空间,或许我能做得比别人还要出色。

我想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亲爱的老师,有时候成堆的作业真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特别爱活动,尤其喜欢跳绳;可是后来,感觉越来越没有时间了,因为我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好学生。

随之而来的是期盼,盼望着我们亲爱的老师能够好好地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尽情的欢乐,使我们的身心得到愉悦。

我们喜欢唱歌,因为我们羡慕能像老师那样唱出婉转动听美妙的歌声;我们喜欢运动,因为我们梦想着做一名冲出亚洲,到奥运会夺冠的体育名将。

我想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这个国度为我们的发展铺设了美好的前景。

现在我们在崭新的教学楼里学习,有细心呵护精心教导我们的老师。

可是,给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我们的考试成绩就像幽灵无时不给我们带来烦恼,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叔叔阿姨总要问起我们的成绩,再添上一句:“好好学习,给你爸爸妈妈争光!”真是烦死了。

好像成绩已经成为衡量我们学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在我的心里,童年是一串轻快的音符,可以弹奏出美妙的乐曲;童年是一股甘甜清澈的泉水,浸润着生命的幼芽。

不管童年的过去是苦是涩还是甜,也不管它经历得是快乐郁闷还是压抑,更不管采取的是消极对待应付还是逃避,我都希望能够快乐地度过这段小学童年的美好时光!折一只纸鹤载上理想放飞蓝天,带去我最真挚的祝福,愿天下的同学们都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的童年“囧事”内江市东兴区顺河小学李姿娇指导教师黄兰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天真的,童年的往事也像天上的繁星那样多,回想起童年的一些囧事总是令我哈哈大笑,因为那些囧事带我们的总是无穷的快乐!小时候,我和哥哥、姐姐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我们尽情地嬉戏,尽情地玩耍,整天无忧无虑的。

我在家是最小的,大家都把我当作“小公主”大人们对我是疼爱有加,哥哥和姐姐都让着我。

于是,“贪玩”“任性”“顽皮”就成了我的好朋友。

由于我的这些好朋友在作怪,让哥哥和姐姐受了不少委屈,挨了不少打。

记得有一次,姐姐正在写作业,我跑过去使劲拉姐姐的作业本,然后把作业本紧紧地纂在手里,姐姐非常生气,她走过来拉着作业本的一角,我也使劲地拉作业本的另外两个角,我们就这样一直拉,谁也不松手。

忽然,只听嚓的一声,姐姐的作业本被撕成了好几个大小不一的碎片。

我还调皮地对着姐姐做了个“鬼脸”,姐姐举起了右手,刚要对着我打下去,可是她的手马上停止了动作,她只是叫我下次不要在搞恶作剧了,也许是因为她看见我做“鬼脸”的样子很可爱吧,所以就原谅了我。

可是这件事还没完呢。

我做完恶作剧就很得意地跑到自家门前的田坎上去走过来走过去的,结果一不小心踩空了,一下子掉进了田里。

我用尽了全身力气从田里爬了起来,可是身上全是泥浆,成了一2个丑陋的小泥人。

我被吓坏了,哭着跑回家。

回到家里,奶奶给我洗了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然后问我:“你好好地为什么会掉到田里去?”我小声地说:“我到田坎上去玩,一不小心就掉到田里去了。

”奶奶把姐姐叫来,生气地对姐姐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叫你看好妹妹,你去干啥啦?妹妹怎么会掉到田里去的呢?你这个姐姐是怎么当的?”姐姐委屈地说:“是妹妹不听话的”奶奶皱起眉头说:“你还狡辩,我不是让你看好妹妹吗?看我不收拾你!”结果,姐姐就白白吃了一顿“竹笋炒肉”。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是我一直很想对姐姐说:“姐姐,对不起,都是我的任性和顽皮,我不但撕坏了你的作业本,还害你吃了一顿竹笋炒肉,真的对不起,请你能够原谅我的不懂事。

”这就是我快乐的童年囧事,你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囧事呢,快说来听听,也让我分享分享好吗?教师评语:文章通过清新质朴的语言,描写了童年的快乐囧事,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儿时的贪玩、任性、调皮也描写的真实具体,是一篇较好的习作。

文章中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写出了我的顽皮和姐姐的忍让。

教学反思日记(一)以小朋友们喜欢的"生日快乐歌"引入,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

"要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知识冲突,诱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将过去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调查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为后面的调查做好了准备。

在小组合作调查中,教师不停地巡视、指导,与学生一同投入到调查之中,尤其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同时,也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从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

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结果和调查的人数必须一致。

在汇报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各组采用的方法,而且各组之间取长补短,更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本课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其中。

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围绕"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感受到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但在小组调查时教师指导的不够到位,小组内同学合作得不够理想。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学生合作等方面加强指导,注意平时的培养与提高。

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觉得在不少环节上没有处理好。

1、“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深入人心。

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比如用小棒摆你最喜欢的图案、自己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但是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

对于学生提出可以用乘法来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当时一是怕中下生听不懂,影响学习情绪,二是怕展开讨论会影响教学时间)致使认识乘法的意义兜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很多时间。

其实追究起来还是被旧的教学思想影响,还没有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