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百科地理组一起交流。
衡阳,为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地处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又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市区回雁峰,而雅称“雁城”。
衡阳市辖5区5县,代管2县级市,是湖南省以及中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全国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
衡阳历史悠久、山水优美,以石鼓书院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与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遍布,同时衡阳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衡阳会战的悲壮也使之得到了“ 中国抗战纪念城”的称号[1]。
and the one in Hunan Province as Southern Heng Shan (Chinese: 衡山;pinyin: Héng Shān). Both mountains have the same pronunciation in Chinese, and the Southern Heng Shan is also one of 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As one of the four most prestigious academies over the last 1000 years in China, Yuelu Academy has been a famous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as well as a centre of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cultures since it was formally set up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And Th e Academy was one o f four most renowned shuyuan (academies of higher learning). The renowned Confucian scholars Zhu Xiand Zhang Shi lectured at the academy.The Battle of Hengyang was the longest defense of a single city of the entir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When Changsha fell to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on June 19, 1944, Hengyang became their next target. The reorganized 11th Army, consisting of 10 divisions, 4 brigades, and over 100,000 men, assumed the task of attacking Hengyang.Shigu Academy衡阳区位较为优越,濒临湘江,是湖南省以及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多条重要公路、铁路干线在此交会。
新建的衡阳南岳机场已于2014年12月23日正式通航。
[2]中文名称衡阳外文名称别名雁城、衡州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中南地区湖南省下辖地区5市辖区、5县,代管2县级市政府驻地蒸湘区解放大道16号电话区号0734(+86)邮政区码421000地理位置中国南部、湖南省中部偏南面积15310平方公里人口731.14万(2012)方言湘语-衡州片-衡阳话、赣语-耒资片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南岳衡山、石鼓书院、蔡伦竹海、江口鸟洲、天堂山等机场衡阳南岳机场火车站衡阳站、衡阳东站车牌代码湘DGDP总值2395.56亿元(2014)南华大学、衡阳师院、湖南工学院1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系▪气候2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3建制沿革▪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4行政区划5人口6交通运输▪公路▪铁路▪水运▪航空7经济发展▪综合▪农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旅游业8社会事业▪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人民生活9风景名胜▪南岳衡山▪蔡伦竹海▪江口鸟洲▪罗荣桓故居▪回雁峰▪石鼓书院10特色食品11友好城市▪国内▪国际12著名人物▪古代▪近现代▪当代1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衡阳的位置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衡山之南。
地处东经110°32′16″~113°16′32″之间,北纬26°07′05″~27°28′24″之间。
东邻株洲市攸县,南接郴州市安仁县、永兴县、桂阳县,西毗永州市冷水滩区、祁阳县以及邵阳市邵东县,北靠娄底市双峰县和湘潭市湘潭县。
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173公里。
衡阳市总面积15310平方公里。
[3]地形地貌衡阳处于中南地区凹形面轴带部分,周围环绕着古老宕层形成的断续环带的岭脊山地,内镶大面积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红层的红色丘陵台地,构成典型的盆地形势。
衡阳盆地南高北低,衡阳盆地南面地1000米以上的山连绵数十公里;衡阳盆地北面相对偏低,衡山山脉虽较高,但各峰呈峰林状屹立于中间,其东西两侧都有较低的向北通道,其东侧的湘江河谷两岸海拔高度均在100米以下。
整个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复合倾斜,而盆地由四周向中部降低。
衡阳盆地四周山丘围绕,中部平岗丘交错。
东部为罗霄山余脉天光山、四方山、园明坳;南部为南岭余脉塔山、大义山、天门仙、景峰坳;西部为越城岭的延伸熊罴岭、四明山、腾云岭;西北部、北部为大云山、九峰山和衡山。
市境最高点为衡山祝融峰,海拔1300.2米;最低点为衡东的彭陂港,海拔仅39.2米。
山地占总面积的21%,丘陵占27%,岗地占27%,平原占21%,水面占4%。
中部大面积分布白垩系和第三系红层,面积3550平方公里,构成衡阳盆地的主体。
[4]水系大城衡阳(二)(15张)境内有河长5公里或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江河溪流393条,总境长达8355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55公里。
发源于广西兴安的湘江干流,自归阳镇清塘入境,依次流经祁东、衡南、常宁、市区、衡阳县、衡山和衡东,从衡东和平村出境,境内长226公里,占湘江里程的39.7%。
境内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湘江一级支流有舂陵水、蒸水、耒水、洣水。
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87.61万千瓦,可供开发量64.17万千瓦。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全长856 km,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
[4]气候衡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足。
春秋季较为凉爽舒适,春季更加湿润。
冬季冷凉微潮,偶有低温雨雪天气。
夏季极为炎热,较为潮湿。
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均降水量约1352毫米。
[5]2自然资源编辑矿产资源衡阳已发现各类矿产68种,发现各类矿床、矿点876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51种,探明矿产地131处,已探明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铁、锡、金、铜、岩盐、芒硝、高岭土、钠长石等10种,铅、锌、钨、银居全省第二,煤炭储量居全省第三,累计探明各种矿产资源总量约130亿吨,占全省28.85%。
[6]生物资源衡阳市风光(19张)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白鹳、河鹿(车獐)、中华秋沙鸭。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虎纹蛙、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果子狸、水鹿、斑羚、鏖麝、鸳鸯。
省重点保护动物有白鹭、环颈雉、竹鸡,白骨顶、珠颈斑鸠、华南虎、山斑鸠、苍鹭、牛背鹭、颅滋、中华竹鼠、银星竹鼠、狐、青鼬、貉、豹猫、蛇、蟾蛙等30余种。
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珍惜树种有银杏、金钱树、摇钱树、水松伯乐树(钟萼本)、绒毛皂荚、香果树等。
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有蓖子三尖衫、杜仲、榉木、闽楠、红豆杉、厚朴等。
国家三级保护树种有黄枝油衫、柔毛油衫、凹叶厚朴、桢楠青檀、银鹊树、青钱柳、香榧、金叶、白兰花、湖南石槠、瑶山梭罗。
速生优良乡土树种有杉树、马尾松、槠、栲、栎类、青冈、枫香橡木、木荷、刺楸等20科120种。
引进树种主要有湿地松、火炬松、油松、黄山杉、华山松、水杉、池杉、落地杉、光皮桦、桤木、意大利杨等。
经济林名特优自选、自繁、自育树种有楠竹、油茶、檀桥板栗、祁东无核香柚、衡山九龙李、苹果李、光皮枣、白果等。
[7]3建制沿革编辑秦汉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始建酃县(今珠晖区酃湖乡,西汉至隋朝酃县治现衡阳市珠晖区酃湖,后迁现炎陵县治)。
西汉末年,酃县西部设钟武侯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期衡阳分属于衡阳郡和湘东郡,出现二郡分立,分别隶属于荆州湘东郡和衡阳郡,耒阳、常宁属桂阳郡。
西晋初沿袭之,后析荆州、广州置湘州,现衡阳市均属湘州。
东晋废湘州并其入荆州,先后设湘东郡、湘州,现衡阳市均位于其范围内。
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仍设重安县、临蒸县、衡山县,南朝陈设新城县,湘州隶衡阳国;耒阳、衡东先后属桂阳郡、湘州;常宁均属湘东郡;现祁东刘宋时分属永昌、祁阳二县,隶湘州零陵国,齐梁陈三朝,祁东亦分属永昌、祁阳二县,属零陵郡。
[8]隋唐五代十国公元589年,隋灭陈并改郡为州,并湘东、衡阳两郡为衡州,并临蒸、新城、重安为衡阳县,州、县城均设湘江东岸,为历史上首次出现以衡阳命名的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衡州,复析临蒸、新城、重安三县。
后重安、新城并入临蒸。
开元二十年(732年),复名衡阳,为衡州治。
天宝元年(742年),衡州改为衡阳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衡州。
[8]五代十国时期,马殷在湖南创建楚国,衡阳为衡州地。
宋元北宋时现衡阳市仍分属衡州与潭州,现衡山、衡东、祁东属潭州。
南宋沿袭之。
元朝确定行省制度,省下设路,改置衡州路总管府,现衡阳市分属衡州路总管府和永州路总管府,在衡州设湖南道宣慰司(后迁治潭州),隶属湖广行省。
元贞元年(1295)衡永郴桂诸路人民抗粮、抗丁,起义频繁,朝廷于衡州设行枢密院。
[8]明清置衡州府,隶属湖广行省。
下辖衡阳、衡山、衡东、常宁、耒阳、安仁、炎陵、桂阳、嘉禾、蓝山、临武地。
明朝中后期设雍王、桂王藩国,都衡阳。
明末清初顺治九年(1652年)十一月,在清统一战争中,大西军安西王李定国率军于衡州城郊伏击清军,阵斩清定远大将军敬瑾亲王尼堪,史称“衡州之战”。
清朝,为衡州府,辖境为衡阳、衡山、衡东、常宁、耒阳、安仁、炎陵、桂阳、嘉禾、蓝山、临武等县地。
雍正十年(1732年),桂阳州升为桂阳直隶州,府境南界北移至耒阳市、常宁市。
[9]公元1676年,吴三桂曾在衡阳称帝,国号周,衡阳称应天府。
中华民国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存道,改衡永郴桂道为衡阳道。
衡阳道所辖县仍如清代衡永郴桂道,治衡阳,辖湘南34县。
后废道。
1936年,湖南设立行政督察区,衡阳先后属于第五和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衡阳,辖衡阳、衡山、常宁、耒阳、攸县、安仁、酃县、茶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