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法律思想史试题

西方法律思想史试题

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闭卷)(卷面100分,占总成绩80%)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5分)1.《神学大全》一书的作者是奥古斯丁。

( )2.基督教教义包括:创世说、原罪说、三位一体说和天国报应说。

( ) 3.凯尔森是纯粹法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原籍德国。

( )4.当代西方复兴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国的让·马利旦。

( ) 5.《战争与和平法》一书的作者是黑格尔。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A 、至善的统治B 、次善的统治C 、第三好的统治D 、第四等好的统治 2、英国历史法学的主要代表是( )A 、边泌B 、奥斯丁C 、梅因D 、密尔 3、对自然法理论持否定态度的思想家是( )。

A 、斯宾诺莎B 、格老秀斯C 、梅因D 、康德 4、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著作是( )A 、《自由主义》B 、《反对自由主义》C 、《论自由》 D、《论言论自由》5、 阿奎那认为,支配宇宙的根本大法是( ) A 、永恒法 B 、自然法 C 、 神法 D 、人法6、罗马法律思想渊源于( )A 、古希腊B 、罗马本土C 、意大利D 、法国 7、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是( )A 、斯宾诺莎B 、奥斯丁C 、凯尔森D 、富勒 8、《论法的精神》的作者是( )A 、孟德斯鸠B 、卢梭C 、罗伯斯比安D 、马布利 9、社会连带主义法学的创始人是( )A 、庞德B 、弗兰克C 、霍姆斯D 、狄骥 10、《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的作者是( ) A 、黑格尔 B 、费希特 C 、边泌 D 、康德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英国古典自然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

A 、洛克 B 、杰弗逊 C 、卢梭 D 霍布斯2、马里旦的主要著作有( ) 。

A 、《人和国家》B 、《真正的人道主义》C 、《人和自然法》D 、《法律的道德性》E 、《社会秩序的原则》 3、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有( ) 。

A 、埃利希B 、庞德C 、弗兰克D 、凯尔森E 、哈特 4、柏拉图的法律思想集中反映在( )A 、《国家论》B 、《政治家篇》C 、《法律篇》D 、《思想篇》E 、《法与国家》5、西塞罗认为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 )A 、执政官B 、元老院C 、人民大会D 、护民官E 、监察官 6、罗马法学家在( )中系统地阐述了私法理论。

A 、自然法B 、永恒法C 、制定法D 、万民法E 、市民法 7、科斯的主要著作有( )A 、《社会成本问题》B 、《企业的性质》C 、《法律和经济导论》D 、《法律的经济分析》E 、《法和经济学》 8、罗尔斯认为,决定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原则在现实中应体现为四个发展阶段,即( )A 、原初状态阶段B 、立宪阶段C 、立法阶段D 、适用法律阶段E 、法的监督阶段9、卢梭将法律分为自然法和人定法。

其中,人定法包括( ):A 、政治法B 、民法C 、刑法D 、诉讼法E 、风俗、习惯和舆论 10、阿奎那强调自然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即( )A 、认识论的要素B 、本体论的要素C 、意志论的要素D 、意识论的要素E 、组成论的要素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基础。

2、格老秀斯自然法思想有哪些内容和特点。

3、霍布斯关于自然法与民约法的异同。

4、罗尔斯认为一个法律制度在什么条件下才可称为法治?5、康德法律的定义是什么?五、论述题(共25分)1、洛克是如何论述分权及自由的?(共12分)2、波斯那是如何对各部门法进行法经济分析的?(共13分)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闭卷)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5分)1.《政治学》一书的作者是柏拉图。

( )2.基督教教义包括:创世说、原罪说、三位一体说和天国报应说。

( ) 3.凯尔森是纯粹法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原籍德国。

( )4.当代西方复兴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国的让·马利旦。

( ) 5.《古代法》一书的作者是边泌。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括法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A 、《政治学》 B 、《法治国》 C 、《政府论》 D 、《理想国》 2、 “正义是某种事物的 ‘平等’(均等)观念”由( ) 提出。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苏格拉底 D 、罗尔斯 3、《论共和国》一书的作者是( )。

A 、洛克B 、卢梭C 、亚里士多德D 、西塞罗 4、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著作是( )A 、《自由主义》B 、《反对自由主义》C 、《论自由》D 、《论言论自由》5、 阿奎那认为,支配宇宙的根本大法是() A 、永恒法 B 、自然法 C 、 神法 D 、人法 6、罗马法律思想渊源于( )A 、古希腊B 、罗马本土C 、意大利D 、法国 7、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是( )A 、斯宾诺莎B 、奥斯丁C 、凯尔森D 、富勒 8、《论法的精神》的作者是( )A 、孟德斯鸠B 、卢梭C 、罗伯斯比安D 、马布利9、提出“法律应该广泛干预社会生活,即法律应该通过”模拟市场来促进效益最大化“的人是( )A 、边泌B 、科斯C 、波林斯基D 、波斯那 10、《法哲学原理》的作者是( )A 、黑格尔B 、费希特C 、边泌D 、康德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柏拉图认为,在理想国中,最大的理想和条件应该由是哲学王进行统治,除此之外,这种国家的理想阶级成分应该由( )。

A 、护国者B 、辅助者C 、生意人D 、法学家E 、法官 2、西塞罗认为法律原则包括( )。

A 、平等原则B 、公开原则C 、正义原则D 、罪刑相适应原则E 、诚信原则3、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有( ) 。

A 、埃利希B 、庞德C 、弗兰克D 、凯尔森E 、哈特 4、柏拉图的法律思想集中反映在( )A 、《国家论》B 、《政治家篇》C 、《法律篇》D 、《思想篇》E 、《法与国家》5、西塞罗认为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 )A 、执政官B 、元老院C 、人民大会D 、护民官E 、监察官 6、阿奎那认为法分为下列( )类型。

A 、永恒法B 、自然法C 、制定法D 、人法E 、神法 7、科斯的主要著作有( )A 、《社会成本问题》B 、《企业的性质》C 、《法律和经济导论》D 、《法律的经济分析》E 、《法和经济学》 8、罗尔斯认为,决定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原则在现实中应体现为四个发展阶段,即( )A 、原初状态阶段B 、立宪阶段C 、立法阶段D 、适用法律阶段E 、法的监督阶段9、卢梭将法律分为自然法和人定法。

其中,人定法包括( ):A 、政治法B 、民法C 、刑法D 、诉讼法E 、风俗、习惯和舆论 10、边沁将快乐分为四项目标,即( )A 、生存B 、平等C 、富裕D 、安全E 、人权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阿奎那是怎样论述法的定义和特点的?2、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的主要内容。

4、罗尔斯认为一个法律制度在什么条件下才可称为法治?5、科斯定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法律意义如何?五、论述题(共25分)1、马里旦的人权和权利学说包括哪些主要观点?(共12分)2、孟德斯鸠关于自由与法律和三权分立的关系。

(共13分)说明:按本答案或课本回答都正确。

试卷A答案一、单选题BBCDC二、多选题1、ABCD2、ABCDE3、ACDE4、ABCDE5、BCDE6、ACD7、BCDE8、BCD9、ABCDE10、BCDE三、判断分析题1、错误。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先秦时期提出的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礼和刑的适用对象不同,两者各有侧重。

礼不下庶人,主要是说庶人不得享受礼所赋予的特权,只有受礼约束的义务。

刑不上大夫也并非指大夫犯罪不用刑,而是对贵族官僚享有法律特权的概括。

刑书未设大夫犯罪的条款,也没有贵族官僚法定罪量刑的具体规定;大夫犯罪在审判和处罚上也享有种种特权,后世将此作为维护等级特权的一个原则。

2、正确。

根据唐律关于涉外案件处理的原则“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异类相犯者,依法律(唐律)论。

”故日本人在唐朝国土上殴伤不同国籍的波斯人,应依唐律论处。

3、错误。

明代厉行重典治吏,对违背皇帝旨意的大臣,在朝廷上当众施以杖刑,甚至杖毙朝廷重臣,从而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体现了皇权专制制度的极端强化。

4、错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将中华民国的政体改为责任内阁制。

此后,中华民国的宪法文件,诸如1914年《袁记约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等,都没有采用这种政权组织形式。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七出三不去我国古代法律规定的离婚原则。

七出,亦称七弃、七去,是丈夫休弃妻子的六英法定理由,即不孝顺公婆、无子、淫乱、恶疾、多言、盗窃。

妻子犯其一者,丈夫即可提出离婚。

七出以丈夫及其家族的意志为转移,赋予男子遗弃妻子的主动权,体现了男尊女卑的礼制原则。

三不去指丈夫在三种情况下不能休妻,是对丈夫离婚请求权的限制性规定:一是妻子曾为公婆服丧三年,尽了孝道,不能离弃;二是夫家先贫贱后富贵,夫妻共过患难;三是夫家受过女家资助,妻子被休又无家可归。

在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宗法社会里,三不去并不能真正起到保护妻子合法权益的作用。

2、同居相为隐唐律的重要刑法原则。

即同财共居之人及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互相容隐犯罪者,可以减免刑事责任。

其具体规定,一是同居者和大功以上亲及部分近亲属相隐,不负刑事责任;二是小功以下亲属相隐,减凡人三等论处;三是谋反、谋大逆、谋叛一类重大犯罪,不适用相隐之律。

它是继承汉律“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并进一步完备化和制度化的产物。

3、领事裁判权外国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在半殖民地国家攫取的一项非法特权。

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若成为民事诉讼中的被告时,中国司法机关无权审理,只能由各该国驻公款领事按其本国法律裁判。

领事裁判权制度确立于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先后有英、美、俄、日等20余个国家取得此项特权。

这是中国丧失独立司法主权的标志。

4、保安处分国家通过司法机关,对那些有犯罪嫌疑和妨害社会秩序危险的人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将社会危险性大的罪犯实行长期关押隔离,预先剥夺有犯罪危险者的自由,将其送入特定场所实行监护或治疗。

南京国民政府在1935年刑法中增设《保安处分》专章,规定了感化教育、监护处分、禁戒处分、强制工作、强制治疗、保护管束、驱逐出境等七种保安处分。

但这些规定实际运用成为国民党政权迫害革命志士的借口。

5、马锡五审判方式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同志创立的审判方式。

其特点是:贯彻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便利人民诉讼,简化诉讼手续;就地办案,巡回审判;采用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方法,依法公平地判决案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