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讲:心律失常(内科学8版)

第7讲:心律失常(内科学8版)

不明原因的晕厥
发现有无各种心动过速和传导阻滞
实用文档
心脏电生理检查
多导心 电生理

C臂X光机
X光显示屏
实用文档
经皮外周动静脉插管
实用文档
心内电生理检查
HIS HRA
实用文档
RVA
PA间期25ms AH间期70ms HV间期45ms
实用文档
5、心律失常的治疗
1. 病因治疗 2. 药物治疗 3. 机械刺激 4. 心脏起搏 5. 直流电复律 6.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7. 手术治疗
概念: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导致新的心律失常或 使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称为药物的致心律失常 作用。发生率5~10%。
机制:
复极延长 早期后除极 减慢心室内传导 易化折返
常见心律失常:持续性室速、长QT间期、TDP
实用文档
Vaughan Williams
药物
适应证
不良反应
Ⅰa Ⅰb Ⅰc
奎尼丁、 普鲁卡因酰胺 利多卡因、 美西律
1901年,Willem Einthoven 创制出第一台改进的弦线型 心电图机
上世纪50年代,黄宛教授, 首先使用弦线型心电图机
1982年,蒋文平教授最先在 国内应用食管电生理检查
郭继鸿教授
心律失常
指心脏激动的起源、频率、 节律、起源部位、激动的次序以 及激动的传导等任一过程的异常。
实用文档
续存在者 ⑤风心病瓣膜置换或修复后3~6个月以上,先
心病修补术后2~3个月以上仍有心房颤动者 ⑥预激综合征伴快室率房颤应首选电复律。
实用文档
心房颤动电转复禁忌症
下列情况不适于电转复:
病情危急且不稳定 心室率缓慢,疑诊病窦综合征 心室率可用药物控制,尤其是老年患者 洋地黄中毒引起 不能耐受预防复发的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
自律性增高:原有↑,无→有。心肌缺血、药 物、电解质紊乱、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触发活动(后除极)
冲动传导异常:
折返:最常见机制,基本条件是传导异常 传导阻滞:生理性、病理性
实用文档
触发活动(后除极)
触发活动: 指局部出现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心肌缺血再灌注、 低血钾、高血钙及洋地黄中毒时,心房、心室与 希氏束—浦肯野组织在动作电位后产生除极活动 (后除极)。
实用文档
2. 药物治疗
基础心脏病、病因、诱因的治疗 正确选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要注意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注意药物之间的合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Vaughan Williams)
抗缓慢心律失常药物 实用文档
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延续,将激动最终传导 到心室肌
实用文档
2、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窦房结 房室结 希-浦氏系统 心房肌 心室肌
起搏功能 传导功能 收缩功能
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实用文档
自律性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自律性:
窦房结 → 房室结 → 希-普纤维以下 (60~100bpm) (40~60bpm)
(20~40bpm)
实用文档
心房起搏模式(AAI)
起搏信号
实用文档
房室顺序起搏模式 (DDD)
起搏信号
实用文档
各种起搏模式的电极位置
5、直流电复律治疗
机制:将一定强度 的电流通过心脏, 使全部或大部分心 肌在瞬间同时除极 后,心脏自律性最 高的起搏点重新主 导心脏节律。
实用文档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扑、室颤 伴血流动力障碍、心绞痛、心衰、药物无效者
心律平
Ⅱ 美托洛尔、
阿替洛尔
Ⅲ 胺碘酮
索他洛尔
Ⅵ 维拉帕米
各种早搏、心动过速、 房扑、房颤、室速 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房性和室性早搏、心动 过速(抑制旁道)
房性和室性早搏、心动 过速、长QT综合征 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快速 心律失常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晕厥、发热、皮疹、药 物性狼疮 眩晕、心动过缓
致心律失常
传导性:传导速度(m/s)
心房肌→结间束→房室结→希-普纤维→心室肌 0.4 1.0 0.02 4.0 1.0
实用文档
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时相关系
激动的传导与心电图的形成-动画
实用文档
心电图各波段的测量
实用文档
复习传导系统-心电图
简单目测心率
实用文档
2、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冲动形成异常
病因治疗:
室壁瘤、瓣膜病、CABG等
针对心律失常本身:
切除、隔离生成、维持和传播心律失常的组织
实用文档
第一节思考题
何为心律失常? 传导系统的特性和组成? 心律失常的分类 折返形成的条件?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心脏直流电复律及其适应证? 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和意义
实用文档
第二节、窦性心律失常
Stokes综合征、甚至死亡。
实用文档
窦性停搏心电图
窦性停搏常见病因
迷走张力增高 颈动脉窦过敏 急性下壁心梗 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 脑血管意外 洋地黄、乙酰胆碱的药物
实用文档
4、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结传导到心房的过程中发生阻滞现象 按照阻滞的程度可以分成三度
其中Ⅰ度SAB在心电图上无法辨别 Ⅲ度SAB和窦性静止无法区分 以Ⅱ度Ⅱ型SAB最常见
折返形成的条件
1. 传导性与不应性不一致且至少有一个环形通路 2. 其中一通道存在单向阻滞 (通常为前向阻滞) 3. 另一通道传导缓慢,使发生阻滞的通道有足够的时
间恢复兴奋性 4. 原先阻滞的通道再次被激动
实用文档
常见折返示意图
1. 窦房折返 2. 房内折返 3. 房室结折返 4. 房室折返 5. 束支折返 6. 心室内折返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室上性心动过速 性质未明
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快速心律失常
不宜电复律:房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自律性增高);服用洋地黄 者
实用文档
心房颤动电转复适应症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考虑电转复:
①房颤史<1年,既往窦性心率≥60bpm ②房颤后心衰或心绞痛恶化和不易控制者 ③房颤伴心室率较快,且药物控制不佳者 ④原发病(例如甲亢)已得到控制,房颤仍持
心室顺序收缩 血供通常来源于右冠
房室纤维环(舒张期)
实用文档
房室束(希氏束)
是房室结的延续 很短,很快分出左
束支 本身则向下延伸成
为右束支
实用文档
束支和普氏纤维、激动的传导
左束支宽大室间隔左室 面---最早的激动部位
左束支分成:左前分支; 左后分支
右束支较细 普肯野纤维是各分支的
实用文档
按发作时心率快慢分类
快速性心律失常
早搏
(房性、室性、交界性)
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
扑动 (房扑、室扑)
颤动 (房颤、室颤)
预激综合症
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传导阻滞(窦房、房内、房室、室内)
实用文档
4、心律失常的诊断
病史:
判定大致类型,诱发因素,严重程度
酮等。
实用文档
电复律的种类
种类:
交流和直流电 体内、体外 同步、非同步 经食管内低能量电复律 经静脉电极导管心内电
复律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实用文档
电复律的能量选择
心律失常 心房扑动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扑动、颤动
能量(J) 50~100 100~150 100~200 100~200 200~360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伴或不伴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窦房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实用文档
正常窦性心律
窦性P波:Ⅰ、Ⅱ、avF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
P-R间期≥0.12秒 心率:60~100次/分 P-P间期互差<0.12秒
实用文档
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
1、P波:Ⅰ、Ⅱ、 avF直立,avR倒 置 2、P-R间期 0.16s 3、心率: 65bpm 4、P-P间期互差 <0.12s
实用文档
1、窦性心动过速
实用文档
窦速的临床意义和处理
原因:
生理性:活动、饮酒、情绪波动等 病理性:发热、甲亢、贫血、心衰、药物等
处理原则:
去除诱因 治疗原发病 必要时给予β受体阻滞剂
实用文档
2、窦性心动过缓
实用文档
窦缓的临床意义和治疗
病因:
生理性:运动员、睡眠状态 病理性:
<60bpm
病因,山莨菪碱, 阿托品等 严重者心
脏起搏
不齐

√ 常<60bpm >0.12s
本身不必治疗
实用文档
3、窦性停搏
又称窦性静止,是指窦房结不能产生冲动 心电图特点:
较长时间内无P波,或/和QRS波均不出现 长PP间期与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常有下位起搏点的逸搏或逸搏心律 如无逸搏,可出现黑曚、晕厥、Adams-
实用文档
第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莫氏Ⅰ型即文氏阻滞
S SA A
第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莫氏Ⅱ型阻滞
实用文档
临床意义和处理
病因:
暂时性:药物因素及迷走神经亢进 慢性:心脏器质性变→窦房结病变
处理原则:
暂时性不必处理 慢性、严重的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处理
实用文档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实用文档
3、心律失常的分类
按发生的原理
按发作时的心率
冲动起源异常 冲动传导异常 混合性 起搏器介导
快速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
实用文档
按发生原理分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