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化战争的特点

现代化战争的特点

现代化战争的特点
软件学院54091018王家峥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战争是以信息化战争为基础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通常指军事领域内的信息斗争,它是敌对双方为争夺信息的获取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行动的作战样式。

信息化战争是现代化战争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直接动因,近年来局部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基础。

一、作战空间:
在现代化战争中,作战空间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逐渐呈现出日益拓展的趋向。

人类战争历史上由于飞机的问世和航空技术的发展,作战空间发生了第一次的革命性变化,由陆海平面战场发展为海陆空三维的立体战场。

而信息化战争中,虽然活动的依托仍然离不开物理空间,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信息空间。

主要包括网络空间、电磁空间和心理空间。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空间明显拓展,呈现出陆、海、空、天、电等多维一体化趋势。

信息化战争作战空间的这种多维性和复杂性,打破了传统的作战空间概念。

首先,物理空间超大无限;其次,信息空间多维广阔。

电磁空间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

网络攻击被称为“不流血的强制行为”,即软杀伤能力。

在信息化战争中,这种不流血的暴力打击效果往往胜过单纯的流血的暴力行为。

心理空间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空间。

二、武器装备:
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是引起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革的根本原因。

工业时代的战争,以机械化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而信息时代的战争,则是以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为物质基础。

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系统,又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体化的武器装备系统。

其构成主要包括信息武器、单兵数字化装备和C4KISR系统。

信息武器系统,包括软杀伤型信息武器和硬杀伤型武器。

软杀伤型信息武器,是指以计算机病毒武器为代表的网络攻击型信息武器和以电子战武器为代表的电子攻击型信息武器。

硬杀伤型信息武器,主要是指精确制导武器和各种信息化作战平台。

信息化作战平台,装有大量的电子信息传感设备,并与
C4KISR系统联网。

它们集侦查、干扰、欺骗和打击功能于一体,既可实施战场探测,为精确打击和各种战场行动提供目标信息,还可实施信息攻防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

单兵数字化装备,是指士兵在数字化战场上使用的个人装备,也称信息士兵系统(它由单兵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综合头盔分系统、武器分系统、综合人体防护分系统和电源分系统5个部分组成),是21世纪士兵在数字化战场上使用的“人机一体化”的多功能装备。

数字化单兵系统其目的就是使这些未来士兵更具机动力、协同力、耐久力和生存力,当然也更具杀伤力。

C4KISR系统,是战场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杀伤、情报、件事和侦察系统的简称,它把作战指挥控制的各个要素、个工作战单元粘合在一起,是军队发挥整体效能的“神经和大脑”。

在信息化战争中,C4KISR系统是敌对双方的主要作战目标,围绕着C4KISR系统展开的攻击和防护成为战争的重要作战行动。

三、对抗战术:
1、节奏快速化。

信息化战争是有目的有限、时间短促的战争,必须实时行动才能速战速决。

战争的发动者无论具有多大战斗实力,都把战争目标定在谋取有限的和特定的国家利益范围之内。

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战场信息流动加快,作战周期缩短。

二是战争的突然性增大,时效明显提高。

三是广泛实施精确打击,毁伤效能剧增。

2、要素一体化。

信息化战争最突出的特点是作战体系、作战行动和指挥控制的一体化。

作战体系的一体化是一体化作战的基础,即通过各级C4KISR系统等信息平台和数据链,将战场上各种武器系统、作战平台、战斗保障联为一体,使战区内外的作战部队、火力单位和作战保障协调行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联合。

其中,指挥控制一体化是实现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核心,以网络化为基础的指挥控制机制是确保联合作战整体优势的基本条件,也是制约整体作战效能的关键。

3、行动精确化。

以目标为基点的全空间运程直达作战将成为信息化战场作战的基本方法。

精确打击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内容,它是靠提高命中精确来保证作战效果,而不是通过增加弹药投射的数量去增加作战效果。

4、指挥作战扁平化。

扁平化的指挥机构,就是在信息化战争中,将各级各类指挥机构从纵向上串起来,从横向上连起来所表现出来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式。

在纵向上,减少指挥层次,缩短指挥信息的流程,建立信息化战争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各作战单元指挥机构两级指挥机构;在横向上,着眼信息化战争作战指挥的需要,建立若干个方向、军兵种、作战部队指挥机构;在内部结构上,建立若干个职能指挥中心;在指挥行动上,采取“节点互访式”的面对面指挥。

四、适应现代化战场
一、树立信息时代国防建设的新理念
信息化战争的出现,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首当其冲的也是要进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信息化战争的制胜理念是控制敌人、瘫痪敌人,通过迫击敌人作战体系,达到巧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实施精确打击为首要选择。

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首先是观念上的影响和冲击,强烈要求我们必须适应这种不可抗拒的变化,树立与打赢新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观念,为国防现代化提供有效的建设理念和指导方法。

认识只有跟上时代带来的挑战,确立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强化信息形态意识,用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先进理论指导实践,用创新的观念谋求国防和军队的建设发展,才能使国防建设适应军队的信息化建设。

二、大力加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
国家的信息基础建设时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战略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需要进行战争或应对突发事件时,所能调动的各种力量的总称。

完善的国防信息基础设施是国防信息化的基础,如果没有快速、准确和高效的国防信息基础设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国防和军队的信息化。

国家的信息基础建设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支撑。

信息基础建设的重点应主要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努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二是加快国家大型网络系统建设;三是大力开发各种软件。

三、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在某种意义上说,未来战争打的是武器装备战,精良、先进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

要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必须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四、努力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
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在信息化战争中,人是应用信息技术的主体,一切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都离不开人的设计、控制和操作。

信息化武器装备作用的发挥,不但依靠人的操作,在其离开人体之后,仍然依赖人赋予的程序功能才能继续发挥作用
五、正确处理机械化半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我军的信息化建设是在机械化半机械化基础上起步的,必须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军队的水平。

要突出重点搞建设,要着眼系统集成搞建设,要肩负双重使命抓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