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 (1)第二章公司简介 (1)第三章场地选择 (4)第四章项目现场集中搅拌站规模 (4)第五章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保证方案 (5)第六章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方案 (9)第七章商品混凝土验收方案及质量技术指标 (17)第八章质保资料的交接及售后服务方案 (18)第九章商品混凝土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应急处理方案 (21)第十章后勤保障方案 (21)第十一章文明施工及安全注意事项 (21)第十二章环境保护 (22)第十三章对施工的建议 (23)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1.1 编制依据1.1.1 本公司的企业状况和从业以来的经验与技术能力。
1.1.2 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政策、法令、法律、法规。
1.1.3 国家强制性技术质量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
1.1.4 工艺标准及操作规范。
1.1.5 本公司ISO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及管理规章制度。
1.1.6 我司拥有的设备、技术及管理水平。
1.2 编制说明针对工程实际情况要求,在整个公司的组织和管理体系中,我们把质量控制作为工程施工的核心,预拌混凝土生产供应保证方案,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方案,预拌混凝土验收方案及质量技术指标,生产和质量控制可能出现的应急处理方案,售后服务方案等作重点描述,以体现本实施方案的全面性、可行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第二章公司介绍2.1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1日。
投资总额3500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现场预拌混凝土的生产、销售、运输和泵送。
公司各现场年设计生产能力100万立方米,可生产C10~C60各种强度等级的通用品混凝土和特制品混凝土。
公司针对各施工现场,按实际混凝土需求情况配备自动化生产线,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轮式装载机及相关配套设施。
公司“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发展”,视混凝土质量为企业生命,配有完整齐全的试验检测仪器及先进的检测手段,整个混凝土生产从投料—计量—拌合的所有生产工序由计算机全程监控;公司还与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技术合作,从而确保生产的商品混凝土质量全部优良可靠。
公司建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能独立承担各种通用品及特制品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泵送一条龙服务。
“人才至上,客户至尊”的价值观,使公司拥有一批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化的技术管理人员,其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员工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33.7%。
管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管理干部占85%。
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将秉承“融合创造力量”的信条,迅速形成公司的凝聚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诚信”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公司铸就知名品牌的立足之本,是本公司对社会及广大用户最郑重、最庄严的承诺。
公司将以此赢得客户和合作伙伴的真正信任和更长远的合作,发挥品牌效应,充分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竭诚为广大客户服务是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服务宗旨,公司在服务过程中始终贯彻“做一个工程、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赢一方信誉”的经营理念。
用服务编织未来是公司经济战略的具体体现和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基本手段,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公司经营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户的满意是对公司的最高评价。
本公司将向市场展现全新的服务形象,以成为混凝土行业中重要的一员。
2.2 主要生产、运输和泵送设备清单2.3 技术部试验室主要检测设备明细表第四章场地选择4.1 场地选择根据项目现场实际情况,最好的搅拌场地设置应该位于工地就近位置。
占地约10-15亩。
以利于混凝土实验室,养护室,办公室及料场和维修场地的设置。
第五章项目现场集中搅拌站规模5.1 现场集中搅拌站生产能力分析根据项目对混凝土需求和进度要求的实际情况考虑,该项目混凝土总用量约为18万m3,混凝土生产线选择双60m3/h的机型。
5.2 搅拌站年生产能力分析使用2*60m3/h的搅拌机,按每年工作11个月、每月工作25天、每天累计工作时间按12小时,则年产量为2×60×11×25×12×70%=277200m3,即为27余万立方米的年生产量。
该生产量足够满足项目的商品混凝土供应。
5.3 配套运输能力分析使用12m3的混凝土搅拌车6台,考虑到现场道路情况复杂,实际运载能力按11m3计算,以搅拌站至浇注现场的平均距离为1公里、往返每次含浇筑耗时30分钟及0.5小时、每车每天工作12小时,则每小时实际总运输能力为11×6÷0.5=132m3,年实际运输能力为:132×12×25×11=435600m3,该运输能力同样足够满足项目的混凝土运输。
第六章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保证方案6.1 人员组织本公司现有生产技术人员37人(其中,生产调度8人、前台工长10人、质检员3人、试验人员10人),生产工人100余人。
针对项目,本集中搅拌站全天24小时生产作业。
每12小时为一个班次,两个班循环作业。
每班混凝土搅拌配备人员为:1名生产调度指挥,1名现场施工工长,2名微机操作工,1名装载机司机,8个罐车驾驶员,4个输送泵操作工,1名电工,2名机修工,1名汽修工,1名材料员,实验人员2人。
两班共配备50余人。
我公司其它各职能部门24小时值班进行协助、检查和维修维护工作。
6.2 设备选择6.2.1 原材料装载设备本公司采用装载机为预拌混凝土生产线上料(粗集料和细集料),配备ZL50装载机1台,并且每次开工前进行一次检修,保证装载机完好待用。
对于本工程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我们选用ZL50装载机进行上料,完全能够保证后台的上料工作。
6.2.2 搅拌设备搅拌设备是生产预拌混凝土最关键的设备。
本公司准备采用全新的混凝土生产线两条,生产能力达2*60m3/h。
生产线完全由计算机控制投料、计量和搅拌等整个生产过程。
该生产线具有计量准确、搅拌均匀、生产能力大等特点,完全能够满足本工程预拌混凝土的供应需求。
6.2.3 搅拌运输车6.2.3.1 根据各个施工标段所在的位置和交通路线情况,公司通过实地进行考察和了解,进而确定预拌混凝土的运输路线,以保证供应。
6.2.3.2 根据JGJ/T1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和所用泵机的输出量,本公司准备配备6-10台12m3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6.2.4 混凝土泵机本公司准备在本项目配备HBT80 混凝土输送泵4台,其中柴油泵1台,110KW 高压泵3台。
根据本工程现场的电力和场地情况,我们选用相应的输送泵机进行泵送,保证各个浇注点混凝土泵送的要求。
6.3 原材料贮存能力6.3.1 水泥本公司的混凝土生产线共配有100T水泥贮存仓3个,100T粉煤灰贮存仓2个。
在每次开盘生产前将水泥及煤灰贮存仓装满,然后根据当天生产消耗量组织水泥入库,使每天开盘前的水泥贮存量保持在250T,以保证连续生产的需要。
6.3.2 细骨料整个细骨料料场分成两个区,分别用于储备特细砂和机制砂。
通过上料时的合理配合,能够方便地调整细骨料的级配和细度模数,并控制细集料的总含泥量,从而满足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生产要求。
6.3.3 粗骨料整个粗骨料料场分成两个区,分别用于储备5~16碎石和16~25碎石。
通过上料时的合理组合,能够方便地调整粗骨料的级配和含泥量,从而满足不同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
6.3.4 水修建200T蓄水池一个。
以保证在自来水公司临时停水后生产线的用水供应。
6.3.5 掺合料本公司拟使用II级干排粉煤灰作掺合料。
6.3.6 外加剂本公司选用液体外加剂为泵送添加剂。
生产线配备有容量10T的外加剂贮存仓。
还可以根据配合比的要求,添加高效复合防水剂和纤维等其它外加材料。
根据本集中搅拌站上述原材料贮存能力和储备量情况,再加上每天根据生产消耗不断地组织有关原材料的进场和入库,完全能够满足本工程所用混凝土的原材料需求。
6.4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泵送6.4.1 生产本集中搅拌站根据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4902《预拌混凝土》、DB/T5002《重庆市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规程》的要求、具体配合比的特点和搅拌设备的状况确定预拌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保证拌合均匀。
并依照本公司《质量手册》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管理程序”的规定进行控制。
本公司试验人员随时对出机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和易性指标进行监控和调整,并严格依照GB14902《预拌混凝土》、DB/T5002《重庆市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规程》、GBJ107《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标准》和本公司《质量手册》的“预拌混凝土出厂检验过程管理程序”的规定出机取样检验。
6.4.2 运输和泵送本集中搅拌站使用预拌混凝土专用搅拌运输车运送预拌混凝土,严格按照GB50204《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标准、规范及规程的要求进行,依照本公司《质量手册》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管理程序”进行控制,在装料、运输途中和卸料各个环节采取严格的措施保证预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
本公司严格按照JGJ/T1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和GB50204《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布管和泵送,并后备泵机,在浇筑点和泵机之间设置联络信号设施,保证混凝土泵送的连续作业。
本公司严格依照本公司的“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及调整措施”和“关于预防预拌混凝土浇筑串号的规定”进行运输和泵送作业,保证预拌混凝土不“串号”和坍落度符合施工要求。
若进入现场的预拌混凝土因需要进行坍落度调整时,必须由我公司集中搅拌站专职技术人员按规定进行调整,其调整办法为按车内实际装载混凝土的比例掺入外加剂溶液(其比例为水泥用量的0.2%),并经混凝土运输车高速旋转5min,使混凝土坍落度达到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
本公司将根据各个浇筑现场的具体情况,会同施工方商定泵机位置和布管路线。
第七章预拌混凝土质量保证方案7.1 质量保证体系本公司制备有完善的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质保体系简图如下:7.2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7.2.1 工艺流程图7.2.2 质量控制点设置与监控7.3 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剂和水是混凝土六大组成材料。
另外,在设计有特殊要求时,也有掺入掺合料、膨胀剂、纤维和其它特殊材料等。
这些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7.3.1 水泥质量的控制水泥的质量必须符合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和GB1344《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规定,按国家规定,水泥的质量由水泥生产厂家负责,但我公司集中搅拌站仍需严格要求以下几点:7.3.1.1 由于我市小厂水泥生产量较大,我司一律不得使用此种水泥生产预拌混凝土。
根据现场当地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华新普通42.5R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