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分类归纳(一)关于战争类1.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或问: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答: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学生就要认真学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2.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答: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国力衰落,屡遭列强侵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今天的中国就要不断的改革和开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1)(主观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当时中国经济政治落后,国力衰弱。
(2)(客观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当时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
4.你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想是什么?答:(1)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2)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
(3)当今社会,我们仍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和平。
5.结合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等史实,说明了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答:中国军队具有不怕牺牲、不畏强敌、为国献身的精神。
6.(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说一说两次世界大战给你的感受,使你有什么想法?答: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和财产。
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用和平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纷争。
7、怎样才能制止战争?答:(1)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2)中国:要想避免帝国主义战争的威胁,我们就要提高综合国力,发展现代化的国防;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和平取代战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对外关系。
)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表现答:(1)为保卫生命、自由、独立而战;(2)为人类文明进步而战;(3)与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力量进行坚决、不妥协的斗争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全世界人民什么启迪?答:(1)二战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维护它,热爱和平,不让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2)人民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在挑战面前,全世界人民必须联合起来,才能赢得胜利。
(3)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可以维护世界和平。
我们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近现代探索史的感想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的历史事件有哪些?你从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答:(1)特点:中国的近代化与挽救民族危亡相合;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案;学习的过程从学习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
(2)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3)启示: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靠借鉴别人的成果,照搬别人近代化的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
必须结合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的近代化之路。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要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要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2.我们要学习长征中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答: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我们要继承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困难不低头,团结互助的精神。
3.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答: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崇尚民主、科学,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等。
4.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反映(说明)了什么?答:反映出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这一实质,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5.学习完中国近代史,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思想认识?答:(1)落后就要挨打,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2)认识抗击外国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4)国家独立是富强的前提。
6、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程给你哪些启示?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要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精神;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有创新精神等。
(三)现代史内容的感想1.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有什么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答:他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你有什么认识?答:(1)新中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2)它的胜利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造提供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3)通过这场战争说明美国不是不可战胜的,西方侵略者为所欲为的时代结束了;同时再一次证明不义的战争必败。
3.针对我国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受?答:我们应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
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1966年)道路时期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答:搞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
5.你认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答:(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4)改革开放的实行(5)全国人民的积极努力(6)和平的建设环境。
6、学习完中国现代史,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思想认识?答:(1)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2)我们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3)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4)只有国家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与富强。
(5)注意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7、学习完世界现代史,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思想认识?答:(1)了解了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
(2)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四)、科技启示、归纳类1、从三次科技革命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什么?你认为我们国家应如何去应对这个结论?答: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措施:(1)重视科教事业的发展;重视人才(2)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第一要务。
2、如何看待“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举例说明科技给人类带来灾难。
答:看法:科技不仅能改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带来重大灾难,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举例:人类利用科技制造出来工具破坏了地球生态平衡、自相残杀。
使人类变成了大自然和自身的敌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如:两次世界大战,利用了当时人类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空前浩劫和灾难,对环境资源破坏无法估量。
也就是在二战中,人类为了战争的需要,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研制出了毁灭性的战争武器——原子弹。
目前科技革命进入到信息时代,人类对基因研究的突破(如克隆技术)在令人惊喜的同时,却更增加人类自我毁灭的危险性。
20世纪末几场现代化战争,以及当今高科技种种负面效应足以证明,科学正用于人类自我毁灭。
3、就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试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答:(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就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
(2)注意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的能力,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3)支持改革开放,学习一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4、科教兴国是国家的责任,也是个人的责任,你准备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答:增强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中要善于独立思考,要大胆质疑;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五)、中日关系专题1、对于日本人今天的一些做法(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台湾问题、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东海石油开采问题——这些是目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你有什么感想?答:我们对于日本否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侵略罪行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现在我们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准备将来报效祖国。
2、由日本侵华及当前日本右翼势力所作所为得到的启示.答:①、中国人民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居安思危;②、清醒地看到中国与日本的差距;③、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和军国主义的复活;④、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如何处理目前的中日关系?答:①、日本应正视历史,深刻反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②、中日关系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③、扩大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加强民间友好交往,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4、回顾中日两国近现代的外交史实,你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什么?答: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与日本都是亚洲强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
5、从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日本的成功崛起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复兴的启示。
答:启示: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科技和文化,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稳定;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六)中美关系专题1、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侵华——二战结盟——扶蒋反共,独占中国——关系冰冷(原因:中美利益和意识形态上存在根本不同,美国在全球推行冷战政策。
)——走上正常化——合作与斗争2、当今中美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中美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①、友好发展是主流,双方也有摩擦、矛盾。
②、台湾问题3、联系近现代史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可看出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答:①、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的②、应根据形势适时调整外交政策:没有永远的敌人,要加强合作,互利双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制定外交政策的前提;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防能力;4、中美建交的评价和影响。
答: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两国关系的改善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促进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成为中国进一步打开外交局面的大好机遇;改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形象,提高中国的国家地位。
(七)、关于台湾问题1.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原则、方式)是什么?阻碍因素和有利因素各有有哪些?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答:(1)基本方针(原则、方式):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2)阻碍因素:台独份子和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涉阻挠。
(3)有利因素: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方针正确;港澳回归提供成功范例;统一是民心所向;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目前两岸交流频繁。
(4)看法:中国政府仍然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
但是如果出现台湾当局无限期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