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晶体管两级耦合放大电路设计-

晶体管两级耦合放大电路设计-

2014级《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晶体管放大电路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张松华职称副教授专业:班级:完成时间:摘要放大器是能把输入信号的电压或功率放大的装置,由电子管或晶体管、电源变压器和其他电器元件组成,在通讯、广播、雷达、电视、自动控制等装置中都离不开放大器。

放大器已经在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常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是很微弱的,一般为毫伏或微伏数量级,因此应用中经常需要把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使信号逐级得到放大,方可在输出获得必要的电压幅值。

由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的电路称为多级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中,每两个单级放大电路之间的连接方式叫耦合,如果耦合电路是采用电阻、电容进行耦合,则叫做“阻容耦合”。

课题设计了一个两级放大电路,为了尽可能保证不失真放大并且兼顾放大电路稳定性的要求,两级放大电路采用阻容耦合方式进行了设计,然后采用Multisim软件对所设计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利用AD软件制出PCD图,再完成实物制作和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负载增益为61.33,空载增益为72.58,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晶体管;放大电路;阻容耦合;通频带;增益目录1 绪论 (1)1.1 阻容耦合电路介绍 (1)1.2 设计要求 (1)2 设计原理及参数设定 (2)2.1电源设计 (2)2.1.1电源变压器设计 (2)2.1.2整流电路设计 (2)2.1.3滤波电路设计 (3)2.1.4 稳压电路设计 (4)2.2 放大电路设计 (5)2.2.1 第一级放大电路设计 (5)2.2.2第二级放大电路设计 (7)3 电路仿真和分析 (9)3.1空载调试 (9)3.2 负载调试 (10)4 电路制作与调试 (11)4.1 电路制作 (11)4.2 调试与分析 (11)4.2.1 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 (11)4.2.2放大电路的调试 (11)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附录A 原理图 (16)附录B PCB图 (17)附录C 实物图 (18)附录D 元器件清单 (19)1 绪论1.1 阻容耦合电路介绍 放大器是能把输入信号的电压或功率放大的装置,由电子管或晶体管、电源变压器和其他电器元件组成,在通讯、广播、雷达、电视、自动控制等装置中都离不开放大器。

放大器已经在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常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是很微弱的,一般为毫伏或微伏数量级,因此应用中经常需要把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使信号逐级得到放大,方可在输出获得必要的电压幅值。

由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的电路称为多级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中,每两个单级放大电路之间的连接方式叫耦合,如果耦合电路是采用电阻、电容进行耦合,则叫做“阻容耦合”。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由于耦合电容的隔直作用,使各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可单独调整;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是各级放大倍数的乘积。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尽可能保证不失真放大,同时也保证了放大电路稳定性的要求,在分立元件的放大电路中经常被采用。

1.2 设计要求1.2.1 基本要求(1)放大电路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2)通频带内,空载时信号电压放大倍数大于70;(3)单电源供给,电压为12VDC ;(4)输入电阻接近10k Ω;(5)β值为80~100左右;(6)通频带范围20HZ~20KHZ ;1.2.2 扩展要求(1)接10k Ω后,信号电压放大倍数维持在60以上;(2)供电直流电源改为采用两节9V 电池供电;(3) 最大不失真输出信号V V PP 2 ;2 设计原理及参数设定2.1电源设计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 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直流稳压电源框图如图1所示:图1直流稳压电源框图2.1.1电源变压器设计在电容滤波的整流电路中,变压器次级线圈除供给负载电流外,还要向电容充电。

由于充电时的电流瞬时值很大,因此通过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电流平均值虽然等于I 1,但通过变压器次级线圈的有效值I 2要比I 1大,I 2和I 1的关系决定于电流脉冲波型的形状,波型愈小,有效值愈大。

一般取()123~1.1I I ≈ (1)A I I 5.15.112==2.1.2整流电路设计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降压电路输出的电压较低的交流电转换成单向脉动性直流电,这就是交流电的整流过程,整流电路主要由整流二极管组成。

经过整流电路之后的电压已经不是交流电压,而是一种含有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混合电压,习惯上称单向脉动性直流电压。

二极管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如图2所示。

图2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原理图 在U 2的正半周内,二极管VD1、VD3导通,VD2、VD4截止;U 2的负半周内,VD2、VD4导通,VD1、VD3截止。

正负半周内部都有电流流过的负载电阻RL ,且方向是一致的。

电路的输出波形如图3所示。

图3整流电路输出波形图流过每个二极管的直流电流:A I I D m 500211== (2) 有载时的直流输出电压:212.1U U O = (3) 故变压器次级线圈电压的有效值:V U U O 102.112=≈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每个二极管都只在半个周期内导电,所以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等于输出电流的平均值的一半,即电路中的每只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2U 2(U 2是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

V U U 1410222≈⨯≈=反 (4)可根据I D 和U 反值选二极管。

可选用整流二极管IN4004(标准整流电流为1A ,最大反向工作电压为400V )。

2.1.3滤波电路设计滤波电路常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

在设计中,常利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和流过电感器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点,将电容器和负载电容并联或电容器与负载电阻串联,以达到使输出波形基本平滑的目的。

选择电容滤波电路,直流输出电压:()212.1~1.1U U O = (5)直流输出电流:()3~1.121I I = (6) I 2是变压器副边电流的有效值。

R L C(R L 为负载阻值)越大,电容器放电越慢,输出电压平均值越大。

一般可选放电时间常数R L C 大于整流周期(3~5)倍,对桥式整流来说,整流周期等于交流电网周期的一半,即:S H T 02.0z501f 1=== (7)2424T C R T C R L L ⨯=⨯≥,设计取 (8) (7)(8)式中,T 为交流电网周期,R L 为负载电阻Ω===12112I U R L (9) F R T C T C R L L 0033.01204.0224===⨯=取: 电容耐压U C >22U =1.414×10=14.14V2.1.4 稳压电路设计前面所讨论的整流滤波电路,都是不能保证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输出电压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输入电压不稳定(通常交流电网允许有±10%的波动),而导致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直流电压不稳定;(2)由于整流滤波电路存在内阻,当负载变化时,引起负载电流发生变化,使输出直流电压发生变化;(3)由于电子元件(特别是导体器件)的参数与温度有关,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引起电路元件参数发生变化,导致输出电压发生变化;(4)整流滤波后得到的直流电压中仍然会有少量纹波成份,不能直接供给那些对电源质量要求较高的电路。

所以,为了得到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经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必须采取一定的稳压措施才能适合电子设备的需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稳压电源由W78系列的三端稳压器W7805,W7809,W7812和W79系列的三端稳压器W7905,W7909,W7912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

78系列输出正电压,79系列输出负电压,05,09,12代表所能稳定输出的电压值。

它们有一系列固定的电压输出,应用非常的广泛。

每种类型由于内部电流的限制,以及过热保护和安全工作区的保护,使它基本上不会损坏。

如果能够提供足够的散热片,它们就能够提供大于1.5A的输出电流。

虽然是按照固定电压值来设定的,但是当接入适当的外部器件后,就能获得各种不同的电压和电流。

2.2 放大电路设计由于设计要求实际电压增益与输入电阻都比较大(A>60,Ri=10kΩ),单靠一级放大电路器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就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单元放大电路连结起来组成多级放大电路,使信号逐级放大到所需要的程度且能保证输入电阻也符合设计要求。

其中每个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为多级放大器的一级,级与级之间的联结方式称为耦合方式,两级之间通过耦合电容及下级输入电阻连接称之为阻容耦合。

由于电容有隔直作用,使前后级的直流工作点可以单独计算和调整,课题采用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来进行设计,设计原理图如图4所示图4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原理图2.2.1 第一级放大电路设计确定第一级的电路参数.第一级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

图5第一级放大电路原理图静态工作点的设定:取mA I EQ 11=,V V BQ 3=,取Ω=300'bb r则 ()Ω=⨯++=K r bb 4.2261r 'be β (10) Ω==-K I V V R EQBEQBQ 3.2e(11) 取 R 4=200Ω,R i1=R B1ll[r b1+(1+β)R 4]=10K Ω (12) R b1≈3R b2 (13) R b2=90k Ω 其中R b1=R 1+R 6 R b2=R 2 R e =R 2 取标称值R e =2.4K Ω 要求A v1>15 则 15)1(-11'11v 1>+=+R r R A be L ββ (其中R L1’=R C1 llR i2)(14) 可得 R L1’>3.4又 Ω≈+++=K R R R R R R R 17987978b2)(r be2+(1+β)R 11≈25 k Ω()[]Ω≈++=K R R R B 101r ||112be 22i β为了控制增益不过于大取 R 11=300ΩR i2≈10 k ΩR c1>5.2 K Ω 取标称值R c1=6 K Ω2.2.2第二级放大电路设计确定第二级的电路参数。

第二级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图6第二级放大电路原理图要求负载电阻R L =10K Ω时,负载增益4)1(11'22>++-=R r RA be L V ββ(15) ∴ Ω>=K R R R L C L 3.1||2'2221010C C R R +=1.3k Ω 8.7R C2>13k Ω R C >1.5 k Ω为了便于调节,取 R 2=R 8=30K Ω R 1=R 7=30k Ω R 5=R 10=2.2k Ω (16) 空载增益 Av 2=112)1(2R r R be C ββ++->5(17) 综合(15)(17)取 R C2=1.6K Ω静态工作点的设定:调节静态工作点Q2使电路不失真取R 7+R 9=30+10=40 k Ω∴897R R R +=301030+=34 ∴ V BQ2=12×73=5.1V ∴ I EQ2=5.27.01.5-=1.76mA V CEQ2=12-1.76(1.6+2.5)=4.8V确定C1-C3:由于有两级电容耦合,根据多级放大器下限截止频率的计算公式f = (18)假设每级下限频率相同,则各级的下限频率应为'L f = 又因为 f L ’=20HZ所以 C 1~3≈(1~10)[1/(2πf L ’R L )] ≈1.2~12uF选取C 1~3=10F μ3 电路仿真和分析3.1空载调试当∞=L R 时,电压增益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图7增益仿真图(∞=L R )数据分析:A 通道为输入,B 通道为输出,∞=L R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