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
那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的时代主题和紧任务。
但是应试教育在中国香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却取得很好的成效,事实上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发达也得益于应试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事实上,这种的应试教育是走向极端的,即要求学生全方位的发展,用考试分数衡量学生的全部。这样形式利弊皆有,利的是能让学生接受所有的教育,弊的是忽视了特长,占用学生大量精力。
我国传统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这里所说的“应试教育”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
应试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的,以“硬件”学科重点教,要考的内容反复教为主要手段,从挤时间,扩大“运动量”上找出路,以反复灌输为方法,根据考试分数定质量,以“质量”高低论奖赏。根据这种管理方式和教学体系实施,尽管苦了学生,但可能升学率暂时上升。这一教学上的短期行为反馈给社会、家长和学生,又使这套管理方式和教学体系得以强化。这种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见效快,让人一下就你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
———————————————————————————————— 作者:
———————————————————————————————— 日期:
ﻩ
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
文\张维彬
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创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教育也可以学习他老人家的创新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
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大多认为应试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认为能够促使学生学习,且认为这种以划一标准评估学生能力的方式较为公平,较少出现因为个别评核者的偏好而作出不准确评估的状况。也有人认为应试教育大大提高了中国农村人民的文化水平。
反对人士认为由于应试教育较片面地注重知识以及重点的记忆和灌输,及在教育的过程中普遍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因此被一些人视为是学习效率低下的教育模式,被评为填鸭式的教育,死记硬背的学习。
所以,我在教书的时候,“应试”和“素质”都在用,效果还行,在今年的期末考试中,我们班的成绩是我镇同级第一名。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也试试,好吗?大家还可以一起探讨。
我不是什么专家,只有一位普普通通的西部基层教育工作者,也谈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我的一些教书心得,希望能和大家共勉。说的不当之处,请道友正之!
我个人觉得:“主要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科目,如语文的文章,字、词、句、篇的意思,你不死记硬背,你自己能解释吗?古诗古词你不会背,不会写,不会理解,试问你怎么去考试呢?还有数学,数学当然是理解为主,但我要问的是:“如果要你求图形的面积,你也知道要求图形的面积,但就是公式记不得,你说你能做出来吗?”英语也是,单词的意思你都不会,单词不会写,你说怎么办?
是的,“应试教育”有它的长处,“素质教育”也有其长处,我们为什么不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要让两者争得头破血流,我们可让“应试教育”中有“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有“应试教育”,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言传身教,因材施教,让学生既能全面发展,又能个性发展。例如,你们班开设了音、体、美,让全班都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在你们班上肯定有些在某一方面很有兴趣和天赋,我们再个别培养,那样我们就能做到因材施教。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