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股利政策

第六章 股利政策


• MM理论的基本假设:
• ⑴ 公司所有的股东均能准确地掌握公司的 情况,对于将来的投资机会,投资者与管理者 拥有相同的信息。
• ⑵ 不存在个人或公司所得税,对投资者来 说,无论收到股利或是资本利得都是无差别的。
• ⑶ 不存在任何股票发行或交易费用。
• ⑷ 公司的投资决策独立于其股利政策
• 1.投资者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 • 当公司管理当局留存较多的利润用于再
❖基本思想:由于股利收入所得税率高于资本利 得所得税率,这样,公司留存收益而不是支付 股利对投资者更有利。 由于资本利得税要递延到股票真正售出的时 候才会发生,同时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 险价值,即使股利和资本利得这两种收入所征 收的税率相同,实际的资本利得税也比股利收 入税率要低。因此支付股利的股票必须比具有 同等风险但不支付股利的股票提供一个更高的 预期税前收益率,才能补偿纳税义务给股东造 成的价值损失。
• 投资者并不关心他们的收入是来自资本收益还是 股利收入,股利政策只不过是公司的一种融资策 略。为了筹措增长所需的资金,公司可以对外发 行股票,而将内部盈余资金分发股利,也可以采 用内部盈余资金融资,相应少发股利,且不再对 外发行股票。前一种融资方法为投资者提供股利 收入,而后一种融资方式为投资者提供资本收益。 这两种收益的唯一区别是性质不同,但数额相同。 所以这种观点认为“股利能更好地回报股东的” 是不正确。
当年可用于发放的股利额=800-600=200万元
每股股利=200/400=0.5元
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概念: 指公司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下来,并在较长时间内
保持不变,不管公司盈利多少,股利总是保持在一定 的水平上。
优点:
有利于投资者合理安排收入和支出,可向投资者传 递出公司正常发展的良好信息,增强投资者对公司
• 因为股利特别是现金股利,投资者有把握按
时、按量得到收入,这好比手中之鸟。而资
本利得则是有风险,不稳定的,股票价格变 化太过频繁,尤其如果股价下跌,资本利得 就会大大损失,甚至一文不名。
• 结论:随着现金股利分配比率的降低,股票 投资的资本成本将上升,使股票价格下跌。
差别税收理论
• 差别税收理论是由Litzenberger 和 Ramaswamy 于1979年提出的。
债务考虑
投资机会
资本成本
其他因素
举债能力
如股东个人将股利进行其他投资的机会多少 和所得报酬率的高低、国家的经济环境、通 货膨胀的变动、公司股票价格走势及上市公 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平均水平的影响等等。
2、股利政策及其评价
(1)剩余股利政策 (2)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第六章 股利政策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所获 得的利润总数。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 所得税:
指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的费 用。
二、股利理论
• 1.股利政策无关论(MM)
• MM理论认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 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 的价值。公司价值是由公司投资 决策所确定的本身获利能力和风 险组合所决定,而不是由公司股 利分配政策所决定。
●确定按此资金结构预算所需筹集的股东权益数额
某公司当年全部可用于分配股利的盈余为 800万元,第二年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1000万 元,公司的目标资金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 债务资本占40%,该公司当年流通外的普通股 400万股,根据剩余股利政策,该公司当年每 股股利应为多少?
举例 说明
投资方案种所需的权益资本=1000×60%=600 万元

提 取 公 益 金
投 资 者 分 配 利

二、股利政策
指公司对股利分配的有关事项及分配活 动所采取的方针政策 。
1、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法律因素
公司的因素
股东因素
其他因素
法律因素 股东因素
资本保全 企业积累
净利润 超额累计利润
稳定的收入与避税
控制权的稀释
公司的因素
盈利的稳定 性 资产的流动 性
投资时,必然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上升, 此时对投资者而言尽管股利较低,但需 用现金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出售股票的方 式换取现金;但当公司决定发放较多的 股利时,投资者又可以现金买入股票, 扩大投资,即投资者对资本利得并无偏 好。
• 2.股利支付率不影响公司价值。
• 在投资者不关心公司股利分配的 情况下,公司的价值完全由投资 的获利能力所决定。公司的盈余 在股利和留存收益之间的分配并 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第三节 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
一、利润分配
指企业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 对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进行分配的过程。
遵循国家财经法规原则

合理积累、适当分配原则

资产保全原则
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利润分配程序
弥 补 以 前 年 度 的 亏 损



















提 取 法 定 盈 余 公 积
剩余股利政策
(1)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当公司有良好的投资
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金结构(最佳资金结 构),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 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
(2) 四个步骤
●确定最优资金结构,即确定股东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率
●确定按此资金结构预算所需筹集的股东权益数额 ●最大可能地利用留存收益来满足这一股东权益数额的需要
• 由于大部分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型,他们宁愿要相对 可靠的股利收入而不愿意要未来不确定的资本利得, 因此公司应维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即:“双鸟在林, 不如一鸟在手”。
• 假定: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
• 这一理论认为,投资者对股利收益与资本利 得有着不同的偏好。相比于资本利得,投资 者倾向于股利收益。
• MM理论认为,在不改变投资决策和目标
• 资本结构的条件下,无论用剩余现金流量支付的 股利是多少,都不会影响股东的财富。
“一鸟在手”理论
• 主要代表人物M.Gordon 和 D.Durand
• ● 基本思想:股票投资收益包括股利收入和资本利 得两种,即

股票投资收益率=股利收益率+ 资本利得

(风险小) (风险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