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中医诊断学是讲授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是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开设的,是《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石,是中医基础理论课与临床课的桥梁, 是临床各科的基础,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是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中药等专业的必修课。

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学、中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对应的岗位工作群主要是服务基层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者及县(市)、乡(镇)级医院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临床医师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诊断与治疗疾病,诊断是基本功,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基础,所以本课程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学、中药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在中医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为实现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支持。

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熟练掌握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和八纲、气血、脏腑辨证的基本原理,熟悉证侯辨证的基本思路,能够书写完整的中医病案,为以后从事中医诊疗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的任务:通过《中医诊断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收集患者症状、体征和病史等资料,形成完整准确的证名,判断病种,并将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情演变,诊断治疗,防护调摄等情况写成病案。

前导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后续课程:《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等。

二、课程培养目标知识要求:掌握中医四诊的概念、方法和不同症状、体征代表的临床涵义;掌握中医辨证、辨病的原理、内容和临床意义;掌握中医病案的书写内容和方法。

能力要求:熟练掌握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具备中医临床辨证、辨病诊断思维能力;熟练掌握书写病案的能力。

素质要求: 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终生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对患儿同情、尊重与关爱。

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团队协作能力和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本课程共设计了5个知识模块,13个项目,41个学习情境,共63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包括一个子项目,1个学习情境,2学时。

包括四个子项目,17个学习情境,33学时。

目的要求:掌握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发现和认识各种症状、体征的特点,准确、全面的收集病情资料。

项目一、望诊(7个学习情境,13学时)项目二、闻诊(1个学习情境,2学时)项目三、问诊(4个学习情境,8学时)项目四、切诊(5个学习情境,10学时)包括四个子项目,18个学习情境,25学时。

目的要求: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项目一、病性辨证(5个学习情境,4学时)项目二、八纲辨证(4个学习情境,6学时)项目三、脏腑辨证(8个学习情境,13学时)项目四、其他辨证方法(1个学习情境,2学时)模块四、辨病(2个学习情境,2学时) 目的要求:综合运用四诊(望闻问切)的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辨别证候,诊断疾病,确立病名。

模块五、病案(2个学习情境,1学时) 目的要求:掌握中医病案书写的内容和格式,记载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情演变,诊断治疗,防护调摄等情况。

四、教学基本要求《中医诊断学》课程以实际工作任务——症状或体征为载体,以中医诊病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采用真实的病历资料,指导学生完成从收集患者症状、体征和病史等资料,形成完整准确的证名,判断病种,并将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情演变,诊断治疗,防护调摄等情况写成病案等一个完整的中医医师实际工作任务,并根据工作过程产生的知识需求引入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教学做相结合,有效解决传统医学教育理论教学的抽象、枯燥,将临床诊断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

五、教学条件1.各种病例资料、图片、视频资料。

2.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

3.中医诊断实验室、实训室及校内模拟病房;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含附属医院、教学医院)。

六、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层次选择适当的教学法:组合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项目教学法、临床技能模拟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案例(病案)教学法、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法、实际工作环境(医院现场)教学法。

七、教师能力要求1.具有系统理论知识,有教师资格证。

2.有中医临床诊疗经验。

3.具有将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能力。

八、考核方法考核方式:笔试加技能考核考核比例及要求:(1)采取多种评价办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不仅进行知识评价还进行能力评价,不仅进行期末终结性评价还进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2)能力评价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每个评价项目均为一个完整的诊断过程,由老师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在完成项目中的具体表现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

(3)形成性评价是学生的平时作业、综合作业、课堂考核、实践活动、小组学习技能考核等方面的成绩与终结性评价成绩按照比例纳入课程评价总成绩。

九、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教材选用高职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列教材《中医诊断学》,该教材是我院为适应高职教育中“理论知识够用、技能过硬”的教育原则,组织相关专家根据多年乡医培训反馈回的信息,结合山东省基层医院及农村医疗工作的需要编写而成。

2.参考书:1.季绍良成肇智,《中医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王忆勤,《中医诊断学》,科学出版社,2007.1《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适用对象]中医学、中医学(骨伤)、针灸推拿学专业[实验学时]4学时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医诊断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获得中医诊断学知识的科学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验(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周密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通过实验逐步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客观地观察、分析、综合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舌诊与脉诊特征与临床意义的理解,将语言文字表达的基础理论,转化为可操作与应用的实际技能。

三、先修课程学生在本实验开课前应当已经学习完中医基础理论,并圆满完成中医基础理论各项实验任务。

四、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五、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脉搏记录与脉图判读实验【实验目的】“心主血脉”,在心与宗气的作用下,气血经脉的运行产生脉搏。

这种脉搏变化用压力换能的方法记录下来,称作脉搏图。

脉搏图可作为脉象识别的客观指标。

【实验物品】四导脉象心电仪、监视示波器、换能器。

【实验方法】1.接通型四导脉象心电仪和监视示波器的电源,接好地线;2.并将脉象心电仪的输出导线接至示波器的输入插孔;3.受试者坐立,手腕翻向上与心脏同一水平,连接导线;4.将换能器定置于受试者的寸口;5.接通记录仪及示波器的电源开关,适当调节示波器辉度,扫描速度及记录仪的描笔位置,调节核准信号使定标为10mm/5g。

【结果分析】根据脉搏图特征,判断属脉象。

【实验注意事项】受试者手臂应固定,测试期间不能抖动。

【实验学时】2学时。

六、实验环境以上实验要求计算机、ZYD—002 MM-3脉象模型、ZM-IIIc 智能型中医脉象仪,同时要求附属医院内科寻找典型且愿意合作的病人,联系落实带教医师。

实验二舌诊方法训练及各种病理舌象模型辨认【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医患互诊舌象,训练舌诊方法与技能诊察正常(生理变异)与病理舌象。

辨认各种病理舌象模型。

【实验内容】1.介绍舌诊的医患姿势与方法。

2.相互模拟医患舌诊。

3.病理舌象模型辨认。

【实验仪器】活体与模型。

【实验学时】2学时。

实习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一、实习目的1.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爱护病伤患者的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思想。

2.巩固已学习知识,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分析和临床应用能力。

3.初步掌握实习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4.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及内、外、妇、儿等专科诊疗技术。

5.掌握各科工作特点,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为病人进行整体治疗。

完成临床实习后,初步具备第一次任职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今后从事医疗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习要求1.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既是学生又是准医生。

作为学生,必须服从上级医生和医护人员的指导、管理,虚心学习,谨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作为准医生,对患者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关心病人的疾苦,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态度和作风上要给病人以良好的印象。

2.理论联系实际,既要主动学习,勇于实践,又要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3.自觉参加实习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工作,保持衣帽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自觉遵守实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更不得擅离职守不迟到早退。

5.爱护公物,注意节约。

如损坏器材,按实习医院制度,由损坏者本人负责赔偿,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的处分。

6.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7.在各病房实习期间,要根据具体情况,管理若干张病床,在住院医师带领下协助完成医疗任务。

结合医疗工作复习、巩固、提高基础理论、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

8.必须对自己管理的病人书写完整、系统、合乎要求的病历。

病历的书写要做到内容完整、准确、重点深入、条理分明、文字通顺、格式标准。

也要学习写“交、接班小结”、“转科小结”、“出院小结”、“死亡小结”等临床记录。

必须严肃对待一切临床记录,使之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字迹必须工整,不得有错别字,不得随意涂改,每页修改超过两处时必须重书写。

9.实习生在病房上级医师和护士长的指导下,负责管理一定数量患者的医疗及思想工作。

对患者必须亲切、热情,经常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饮食和思想状况,以及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10.实习生接到新病人入院通知后,及时检查患者病情,按时写好完整病历,危重患者病情应随时记录。

在接到急诊患者入院通知后,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认真检查,及时处理。

11.实习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填写化验单、各种特殊检查通知单及一般医嘱处方等,并保持病史资料的清晰完整。

各种检查报告,要按要求整齐及时贴在病历上。

12.每日早晨按时进入病房,对患者进行巡视检查,并参加病房医护交接班。

主任和主治医师查房时,实习生应报告患者病史、检查结果,并提出诊断及处理意见。

查房后应及时记录上级医师查房的意见。

13.为患者安置胃管、导尿、洗胃等操作,应由经管的实习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及时完成。

胸腔穿刺以及一些特殊的检查、换药、静脉切开等操作,应在上级医师陪同下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