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真空光电器件
d
d
L
15 i
A RL
0.15lx 0.10lx 0.05lx 0lx 0 100 200 U/V V
10 5
u
GD K V
真空光电管的偏置电路
真空光电管的负载曲线图
充气光电管: 没有饱和区,由图可知,阳极电压很低时,管内的 气体没有电离放大作用,阳极电流很小。 随着阳极电压的升高,管内气体开始电离,阳极电 流迅速增大。
A
K
充气光电管 工作原理
就充气光电管而言需注意的问题: 气体性质:有良好的化学性质 气体压力:零点几至几千兆范围内 放大倍数:用M表示,阳极输出的光电流IA与 阴极光电发射电流IK之比 即
分类
按光电阴极材料分 a、锑铯型 b、银氧铯型 c、锑钾钠铯型 按照光电阴极与阳极位臵不同及形状不同可 分为 a、中心阴极型 b、中心阳极型 c、半圆柱面阴极型 d、平行平板电极型
稳定性
光电管具有良好的短期稳定性 若连续使用光电管,其灵敏度有下降的趋势,特别 是在强光照射下更是如此 1、开始时灵敏度下降快,后来较慢,最后几乎保 持不变,趋于稳定。 2、若把使用过的管子在黑暗环境中放臵一段时间 后,其灵敏度可部分或全部得到恢复,这称为光电 管的疲乏;若不能恢复,称为光电管的衰老。 光电管的时间稳定性取决于光电阴极的疲乏与衰老 程度。即光电管的寿命同光电阴极的寿命一致。它 与光电阴极的种类,照射光的强弱,入射光的波长 有关。
A
K
半圆柱面阴极型
优点:极间电场均匀, 光电子的运动轨迹为直 线型,管子能承受较大 的工作电流,并能保持 良好的的光电线性,收 集率高,接受光通量大
K A
平行平板电极型
主要特性
光照特性 伏安特性 频率特性 稳定性 暗电流与噪声
光照特性
I
曲线1、2、3是对真 空光电管而言的 曲线4、5、6则是充 气光电管情况。 不论那一种情况,光 电流与光通量在一定 范围内呈直线关系, 通常将与直线部分相 对应的光照量范围称 为光电管的动态范围。
各种倍增极的结构形式
a) 百叶窗式 b) 盒栅式 c) 直瓦片式 d) 圆瓦片式
4、电子倍增系统
倍增极结构形式 聚 焦 型 特点
直瓦片式 圆瓦片式
极间电子渡越时间散差小,但绝缘支架可能 积累电荷而影响电子光学系统的稳定性。 结构紧凑,体积小,但灵敏度的均匀性差些。
工作面积大,与大面积光电阴极配合可制成 探测弱光的倍增管,但极间电压高时,有 的电子可能越级穿过,收集率较低,渡越 时间零散较大。 收集率较高(可达95%),结构紧凑,但极 间电子渡越时间零散较大。
I 6 25 20 15 10 5 5
4
3 2 1
P(lm)
0
0.2 0.4 0.6 0.8 1
充气光电管4、5、6: 内阳极电流与光照之间没有严格的线性关 系,因为其阳极电流不仅取决于阴极发射的 光电子,还有气体电离的电子及离子。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的光强范围内, 阳极电流与光照之间才有线性关系。
3、暗电流
(1)光电阴极和倍增极的热电子发射。此为 主要暗电流。实际使用时尽量降低光电阴极的 工作温度。 (2)极间漏电流 由于各级绝缘强度不够、极间灰尘放电。 措施:尽量保持各电极间的清洁、干燥。
(3)离子和光的反馈作用 受抽真空技术的限制,残余气体与运动 电子碰撞电离,电离的电子经放大形成电流。 当离子打到管壁上产生荧光反射到阴极造成 光反馈。 措施:采用管外导电层及金属屏蔽罩。 (4)场致发射 电极上的尖端、棱角、粗糙边缘在高压 下产生的电子发射。 措施:选择合适的极间电压。
按照接收光辐射的形式又有反射型和 透射型光电管之分。
工作原理
正离子 电子
A
A
K
K
真空光电管工作原理
充气光电管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当入射光线透过光窗照射到光电 阴极K上时,光电子就从光电阴极 发射到真空中。 在电场的作用下,光电子在极间 做加速运动,最后这些电子被具有 极高电位的阳极所接受。 在阳极电路中可以测出光电流的数 值,光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光照 强度与光电阴极的灵敏度。
K
端窗式
2、光电阴极
把光电发射体镀在金属后透明材料上即可制 成,起着在光照情况下发射光电子的作用 a 、银氧铯(Ag-O-Cs)光电阴极 红外探测,暗电流大,稳定性差,易疲劳及 老化 b、单碱锑化物光电阴极 与a比较而言,暗电流小,疲劳及老化程度 小些
c、多碱锑化物光电阴极 耐高温,暗电流、疲劳及老化都小但 工艺复杂,成本高 d、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NEA) 低反射性,高量子效率,暗电流小, 但工艺复杂,成本高
A
K
真空光电管工 作原理
由于管壳内装有增益气体,光 电阴极发射出来的光电子在电场 作用下向阳极做加速运动,途中 和气体原子发生碰撞,形成电子 和正离子。 电离出来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 与光电子一起再次使气体原子电 离,如此反复,使得电子数目增 多,从而有效地增加了电流值, 同时正离子也在同一电场作用下, 向阴极运动,形成离子电流,其 数值与电子电流相当。这样,在 阳极电路内就形成了数倍于真空 光电管的光电流。
A u
GD K V RL
u V iRL
光电管的偏臵电路
真空光电管: 其伏安特性总会出现饱和区,当阳极电压为 50-100伏时,所有的光电子都到达阳极,电压再 增高,光电流不再增大,光电流开始出现饱和现 象。 光电管通常都是工作在饱和区内,也就是说, 偏臵电压要高于50-100伏。
I/μA 15 10 5 0.15lx 0.10lx 0.05lx
第四章 真空光电器件
4.1光电管
4.2光电倍增管
4.1 光电管
一、概述 二、工作原理 三、分类 四、主要特性 五、注意事项
概述
光电管是依据光电发射效应而工作的一种光电 探测器。其结构原理和偏臵电路如图所示,主 要由发射光电子的光阴极K、收集电子的阳极A 和管壳组成。
光
阳极 A
A u 阴极 K 光 反射型 透射型 GD K V RL
I/μA
0.31lm
10
0.21lm
0.011lm
5
0 U/V 0 100 200 300
不同光通量的伏安特性
频率特性
光电管的频率特性指光电流与入射光频率 之间的关系曲线,频率特性的好坏取决于载 流子渡越时间,极间电容,光子结构,工作 电压及负载电阻。 充气光电管的惰性比真空光电管的大,充气 光电管的频率特性不如真空光电管 原因:气体正离子的质量远大于电子,它 在极间的渡越时间比电子长的多.
暗电流与噪声
暗电流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室温低照度条件下, 尤其对真空光电管而言,限制了对弱光的正确测量。 因此在弱光检测中应尽量使它工作在温度低的状态。 光电管的暗电流主要是由极间漏电及阴极热发射 所引起的。 充气光电管比真空光电管的噪声大,由于热发射 电流也参与气体电离放大的作用,所以会形成较大 的热发射噪声;组成阳极电流的正离子的散粒噪声 也比较大的缘故。
优点:阳极收集率高 缺点:光电阴极面小,受 光面积有限,接受的光通 量小 适用于低照度下测量光电 子的初速度
K
A
光窗 透明的导电膜 K
不透明的金属层
中心阴极型
优点:受光面积大,电子在 极间的渡越时间一致,极间 电容小,频率特性好 缺点:阳极收集率低
A
中心阳极型
优点:有利于增加极间的 绝缘性,降低漏电 缺点:电子运动轨迹较乱
6 25 20 15 10 5 0 0.2 0.4
5 4 3 2
1
P(lm)
0.6 0.8 1
真空光电管1,2,3: 1、弱光照射下,可保 持光电线性关系,但会受 到暗电流及暗电流的涨落 所引起的噪声的限制; 2、强光照射下,往往 发生线性偏离,这主要是 因为阴极发射过程产生光 电疲乏,层内补充电子困 难,且电流大时层内会产 生较大的电压降,影响阳 极对饱和光电流的接受。
4、噪声
主要有散粒噪声和负载电阻的热噪声。 1、散粒噪声 2 2 inA 2eik fM 1 原因:光电阴极光电发射的随机性;倍增极 二次电子发射的随机性 措施:精心设计,正确使用可以消除 2、负载电阻的热噪声(主要噪声) 4kTf 2 inT 总的噪声电流为: RL
i
2 nA
0lx 0 100 200
U/V
不同光通量的伏安特性
无光照时 当光照功率P=0时,电流i并不为零,称为暗电流。这 说明,光电管并不呈开路状态,而具有暗电阻Rd。 u 1 R 1 i tan g tan 所以光电管的暗电导g为: R 因为g值通常是很小的,所以Rd是很大的值. 通常说光电管是个高内阻元件。 V/R I/μA
3、电子光学系统
概念:光电阴 极至第一倍增 极之间的区域
收集率高 渡越时间一致
从阴极中心和边缘 所发射的光电子到 达第一倍增极时所 经历的时间差
K
1 2带孔膜片 3第一倍增 极
与光电阴极同 电位的金属筒 或镀在玻璃壳 上的金属导电 层
电子光学系统结构图
4、电子倍增系统
聚焦型:不是指使电子束会聚于一点,而是指电子从 前一级倍增极飞向后一级倍增极时,在两电极间的电子 运动轨迹,可能有交叉。 非聚焦:在两电极间的电子运动轨迹是平行的。只对 前一倍增级有加速。
注意事项
光电管不使用时,应存放在黑盒内,使 用时要求均匀照射光阴极,不允许集中照 射光阴极一小部分。 环境温度要求保持在10—45º C之间。
4.2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
一、工作原理 二、结构组成 三、主要性能及参数 四、PMT的光电特性 五、选择PMT考虑的因素
φ
一、PMT的工作原理
D1 D3 A
D2 K
D4
PMT的工作原理图
φ
K D1 D2 D3 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