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电子技术-第4章逆变电路讲解

电力电子技术-第4章逆变电路讲解

(4)直流侧电感起到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
4.3.1 单相电流型逆变电路
(1)电路结构
①用④阻载② 载来③ 联 确4并抗电个采 电限应C谐联,压桥和用 压制称振谐谐波臂L负 (晶之式振波形、,载 呈闸为逆回在接R每换 容管容变构路负近桥相性开性电成对载正臂方)通小路并基上弦晶式。时失(联波产波闸,的谐但谐呈生。管要d负最振高的i各/求载d终电阻压t串负)负路抗降联载载,,很一电仍故对小个流略此谐,电略显电波因抗超容路呈此器前性称低负L于T,为,负并准
4.2.1 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1、 半桥逆变电路 •(1)电路图
+
Ud 2
Ud
Ud 2
-
V1 io R L
u o V 2
a)
VD 1
VD 2
*导电方式:
V1,V2信号互补,
各导通180゜。
•半桥逆变电路有两个桥臂, 每个桥臂有一个可控器件和一 个反并联二极管组成。 •在直流侧接有两个相互串联 的足够大的电容,两个电容的 联结点是直流电源的中点。 •负载联结在直流电源中点和 两个桥臂联结点之间。
能否不改变直 流电压,直接进行 调制呢?为此提出 了导电方式二:
移相导电方式。
*导电方式二:移相调压 调节输出电压脉冲的宽度
采用移相方式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
• 各IGBT栅极信号为180°正偏, 180°反偏,且V1和V2栅极信号互补, V3和V4栅极信号互补; • V3的基极信号不是比V1落后180°,
而是只落后q ( 0< q <180°);
• 也就是:V3、V4的栅极信号分别比
V2、V1的前移180°-q 。
工作过程
•t1时刻以前V1,V4通,u0=ud, io 从 0 增加; •t1时刻V4断,V1,VD3续流,u0=0,io 下降; • t2时刻V1也关断,io 还未下降到0,于是VD2,VD3续流,u0=-ud。 •直到io过0变负,V2,V3通,u0=-ud, io从0负增加; •t3时刻V3断,V2,VD4续流,u0=0,io 负减小; • t4时刻V2也关断,io 还未减小到0,于是VD1,VD4续流,u0=ud。
第四章 逆变电路
学习内容: 4.1 换流方式
4.2 电压型逆变电路(单相,三相) 4.3 电流型逆变电路
※重在电路结构,工作原理
4.1 换流方式
4.1.1 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S1-S4是桥式电路的4个臂,由电力电子器件及 辅助电路组成。
uo
S1 io 负载 S3
Ud
S2
uo S4
io
t1 t2
的io形状相同,幅值增加一倍
思考2:在导电方式一下工作,如果要改变输出电 压的有效值(即幅值),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只能靠改变输入直 流电压的大小来改变 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能否不改变直流电 压,直接进行调制 呢?为此提出了导 电方式二:
移相导电方式。
课程回顾
• 全桥逆变电路
*导电方式一:
V1,V4同时通断;
t
a)
b)
图1 单相桥式图逆5变-1电路及其波形
4.1.1 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S1、S4闭合,S2、S3断开时,负载电压uo为正 S1、S4断开,S2、S3闭合时,负载电压uo为负
直流 交流
4.1.1 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阻感负载时电流波形分析:
uo
S1 io 负载 S3
Ud
S2
uo S4
io
t1 t2
t
a)
b)
t反感反1时向能向io电刻量并从流断向增电从开电大源一S源负t11条、反极前支S馈流:4路,,出S1转合i,、o逐移上图经S渐45到SS通-221减另、、,小一S负u3,o条,载和t支u和2io时o路变S均刻3称负流为降为,回正为换但正零流i极o,不。,之能负后立载i刻o电才
课程回顾
整流——交流电变成直流电; 所用电力电子器件 ——晶闸管,电力二极管; 应用——为直流用电设备提供电源,
如直流电动机,电镀、电解电源等。
第四章 逆变电路
逆变——与整流相对应,直流电变成交流电 交流侧接电网,为有源逆变 交流侧接负载,为无源逆变
本章讲述无源逆变
• 应用
第四章 逆变电路
因此研究换流方式主要 是研究如何使器件关断
4.1.2 换流方式分类
①器件换流(IGBT,GTO,GTR,BJT,MOSFET) ②电网换流(有交流电网) ③负载换流(负载满足的条件?) ④强迫换流(直接耦合式,电感耦合式)
1. 器件换流
利用全控型器件的自关断能力进行换流
•在采用IGBT、电力MOSFET、GTO、GTR等全控 型器件的电路中,其换流方式即为器件换流。
2
o
VT
3
VT
4
4.3 电流型逆变电路
Ld i
d
VT1
C
VT3
电流型逆变
直流侧Ed输入电io源R为L电流源
VT2
uo
VT4
电流型逆变电路的特性:
(1)直流侧串大电感,相当于电流源。直流侧 电流基本无脉动。
(2)因为是恒流,输出电流波形是矩形波,输 出电压波形与负载有关系。
(3)电路中不必加反馈二极管。(为什么?)
不是依靠变流器自身原因,而是借助于外部手段 (电网电压或负载电压)来实现换流的它们属于 外部换流
4.2 电压型逆变电路
电压型逆变电路 (电压源型逆变电路)
电流型逆变电路 (电流源型逆变电路)
直流侧是电压源
L d
i
d
VT 1
C
VT 3
E d
iR L
o
VT
u
2
o
VT 4
直流侧是电流源
电压型逆变电路 的主要特点:
V2,V3同时通断;
V1,V4与V2,V3信 号互补,各导电 180゜。
u o
U m
O
t
-U m
i o
tt
O tt 3
4
tt
t
12
56
ON
V 14
V 23
V
V
14
2
VD VD VD VD
14
23
14
23
b)
思考:在导电方式一下工作,如果要改变输出电压
的有效值(即幅值),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只能靠改变输入 直流电压的大小来改 变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1.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有大电容, 相当于恒压源。内阻抗近为0。 2.交流侧输出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并且与负载阻抗角 无关。而电流波形和相位因负载不同而不同。
3.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 无功能量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 能量提供通道,各桥臂都并联有反馈(续流)二极管。
结论:阻感负载时,io相位滞后于uo,波形也不同.
4.1.2 换流方式分类
开通时 关断时
换流
换相
无论支路是由全控型还是半控型电力电子 器件组成,只要有适当的门极驱动信号, 就可使其开通。
全控型器件可通过门极的控制使其关断, 半控型器件晶闸管,必须利用外部条件或采 取其它措施才能使其关断。一般在晶闸管电 流过零后施加一定时间反向电压,才能关断。
VT1上使其承受反向电压而关断, 电流从VT1、VT4换到VT3、VT2。
注意:触发VT2、VT3时刻 t1必 须在uo过零前并留有足够裕量,才
能使换流顺利完成。
•4.强迫换流 (1) 直接耦合式强迫换流
由换流电路内电容直接提供换流电压
给晶闸管加上反向 电压而使其关断的 换流
电压换流
(2)电感耦合式强迫换流
+
Ud 2
U d U d 2
-
V 1
i o
R
L
u o
V 2
a)
VD 1
VD 2
uo Um
O
t
-Um
io
O
t3 t1 t 2
t4
t5 t6
t
ON
V1
V2
V1
V2
VD 1 VD 2 VD 1 VD 2 b)
+
Ud 2
U d U d 2
V 1
i o
R
L
u o
V 2
• V1或V2通时,负载电流io
VD 1
• (2)工作过程
•t2时刻以前V1通,V2断; • t2时刻给V1关断信号,给 V2开通信号,则V1关断,但 感性负载中io不能立即改变 方向,于是VD2导通续流。
• t3时刻io降为零时,VD2截 止,V2开通,io开始反向。 • t4时刻给V2关断信号,给V1 开通信号,V2关断,VD1先 导通续流,t5时刻V才开通。
况而异。
思考:电路中的二极管主要起什么作用?
答:当负载为感性或阻感性时,二极管为负载 向直流电源反馈能量提供通道(即续流过程), 故这些二极管被称之为反馈二极管。
单向半桥电压逆变电路优缺点总结:
①优点:所用器件少。
②缺点:u0幅值小,只有电源电压的一半,并且 输入端接两个电容,还需保证 C1=C2,不能精确 满足。
i o
tt
O tt 3 12
4
tt 56
t
ON
V 14
V 23
V 14
V2
VD VD VD VD
14
23
14
23
b)
固定180°移相方波控制方式
*导电方式一:
V1,V4同时通断;
V2,V3同时通断;
V1,V4与V2,V3信号 互补,各导电180゜。
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输出电
压uo的*思波考形1和:半在桥全电路桥的中波,形 uo形续状相流同过,程也如是何矩完型波成,?但 幅值※高V出D一2倍,V,D3U同m=时Ud续流。 输※出V电D流1,iVo波D形4同和时半桥续电流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