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ppt课件
.
6
亚健康分类
• 1.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 • (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
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 乱等; • (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 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 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 (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 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 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 • (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一)智力正常:理解、判断、思维
• (二)情绪健康:稳定、正性大于负性
• (三)意志健全:有意识、有信念、有意志
• (四)人格完整:不极端、不狭隘、灵活性
• (五)自我评价:合理、准确、自知之明
• (六)人际关系和谐:善于与不同的人交往
• (七)适应能力强:能主动适应低于预期环境
格不久的现象。
•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
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 不良状态
•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
•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
•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 包括躯体健康(physicalhealth)、心理健康 (psychological health)、社会适应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 health)。
• 新的健康观念使医学方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方式演变为生 物-心理- 社会医学方式。这个现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 健康和社会性健康是对生物医学方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补充 和发展,它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 性,从而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
.
1
WHO健康概念演变
•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在宪章中指出:“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即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而且是一种在躯体、 精神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
尽快得到调整。
•
.
10
心理问题的层次
• 心理障碍
•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
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
不同。
•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Leabharlann 7心理健康问题部分
.
8
心理问题的层次
• 心理问题可分为4个等级: • 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
9
心理问题的层次
• 心理健康状态
•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
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
• (八)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
18岁以前:逐步自我,但仍以服从为主—爸爸真行;
•
20-30岁:自我中心,反叛—相信自己,爸爸过时了;
•
30-40岁:强烈的独立意识---否定他人;
•
40-50岁:开始反省---爸爸有时是对的;
•
50-60岁:看透世事---谁对谁错无所谓。
.
3
推荐阅读书籍
.
4
• 健康----亚健康(第三状态)---不健康
.
5
亚健康状态
• 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 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 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 减退的体质与心理失衡状态。
• 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排除疾病 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 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 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 态,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 功能的衰退状态。
• 心理学类: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 学、思维心理学、经典心理学实验等
• 其它学科:系统科学概论、认知科学、混沌学、 智力学、知识论、能力学、社会学概论(群学肄 言)、自然科学概论、哲学、文学、东西方文化 比较、生物学、生理学、健康学。
• 名著:天演论、国富论、政府论、社会契约论、 论法的精神、论自由、人类的故事、哲学的故事、 房龙地理、我的奋斗、精神现象学、中国、世界 名著速读。。。
1.强烈的心理反应。
•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
•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
•
4.需心理医生的治疗。
.
11
大学生心理障碍日趋严重
• 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 %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根据“美国大学健康协会” 的一项调查发现,在美国,大约12%的学生被诊断出有沮 丧和类似的心理问题。匹兹堡大学教授加兰弗指出,过去5 年来,超过80%的大学称,学生患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 大幅上升。大学生口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是“郁闷”、 “无奈”、“空虚”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和征兆。
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
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
3.能自己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
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
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
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
正常。
•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
•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
• 心理疾病
•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
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