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足太阴脾经络详解

足太阴脾经络详解

足太阴脾经
一、足太阴经脉 (一)经脉循行
(二)经脉病候
二、足太阴络脉 三、足太阴经别 循行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 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 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 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 人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 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 心中(脾之大络,名日大包,出渊 腋下三寸,布胸胁)。
2
(1)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图示如下:
足大趾内侧-内踝前-胫骨内侧后缘-股内前缘-入 腹-属脾络胃-膈-咽-舌本、舌下
- 注心中
(2)联络脏腑器官: 脾、胃、膈、咽喉(食道)、舌、心。
3
4
5
一、足太阴经脉
(二)病候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 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 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 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 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 足大指不能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 痛,虚则百节皆纵)。
8
三、足太阴经别
足太阴之正, 上至髀,合于阳 明。与别俱行, 上结于咽,贯舌 本。
9
四、足太阴经筋
足太阴之 筋,起于大指之端 内侧,上结于内踝; 其直者,结于膝内 辅骨,上循阴股结 于髀,聚于阴器。 上腹,结于脐,循 腹里,结于肋,散 于胸中;其内者着 于脊。
10
6
主要病候
(1)经络病候:
下肢痿痹,体重肢痛,足踝痛。股内侧痛,四肢无力, 全身疼痛。 (2)脏腑病候: 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月经不调,经闭, 阳痿,遗精,早泄,崩漏,带下。 (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 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 其他病证。
7
二、足太阴络脉
足太阴之别,名曰 公孙。去本节后一寸, 别走阳明;其别者入 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 霍乱。实,则腹中切 痛;虚,则鼓胀。取 之所别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