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
四,科室里常用的中药注射剂
• 1.清热类 有:醒脑静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2.补益类 有: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 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3.活血类 有:丹参滴注液,注射用灯盏花素 ,苦碟子注射液 , 灯盏细辛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 4.抗肿瘤类 • 有: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斑蝥酸钠 维生素B6注射液 等。 • 5.其他类(人工提取合成) • 有: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七叶皂 苷钠 ,天麻素注射液 ,盐酸川芎嗪,长春 西汀注射液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 银杏达莫注射液 。
二,中药注射剂的概念
中药注射剂(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CMI)是在中 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从中药、天然药 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的可供注入人体中 (包括肌肉、穴位、皮下、静脉及其他组织或器官)的灭 菌制剂以及供临床使用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
• • • • • • • • • • •
红花
赤芍
川芎
丹参
当归
参麦注射液
• 成份 :红参、麦冬。 • 功能主治 :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 虚 • 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 减少症 • 。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机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 定的增 • 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 •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 一次2~4ml,一日1次。 • 静脉滴注, 一次10~6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500ml • 稀释后应用)或遵医嘱。(治疗休克,用本品20ml加入 50% • 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静脉注射,然后用本品40ml加入 5~10% • 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维持。
中药注射剂
孔顺
主要内容
• • • • 一,引言 二,中医药概述 三,中药注射剂的概述 四,科室里常用的中药注射剂
一,引言
橘子
陈皮
• • • • • • • •
陈皮的功效: 1. 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 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 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 ,又能行气宽中 ,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 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 2. 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 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 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 等症,可配伍苍术、厚朴同用。又善于燥湿化痰, 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 茯苓同用。
• 6.其他 除以上五类以外.中药注射剂在 • 治疗皮肤病、痔疮等病种上也显示了一定的优势。 如治疗皮肤病的薄芝菌注射液、补骨脂注射液、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土贝母皂苷注射液等;治疗 骨关节结核、淋巴结核、肺结核的骨痨敌注射液; 治疗痔疮的矾藤痔注射液、消痔灵 • 注射液;治疗咳嗽、气喘的喘可治注射液、止喘 灵注射液、地龙注射液;治 • 疗子宫收缩的益母草注射液等。此外,有一类特 殊注射剂为中药来源的化学药品,即最初从中药 中提取分离、现已人工合成的注射剂,如葛根素、 穿琥宁、炎琥宁、长春碱、苦参碱等,
• • • • • • • •
2.补益类 主要用于各类虚证,具有 补益作用的中药注射剂。如参麦注射液、生脉 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黄芪扶正注射液、人参 糖肽注射液、注射用黄芪多糖、参附注射液、 鹿茸精注射液、注射用脑心康、肾康 注射液等。 3.活血类 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涉及脑卒中 、心肌梗死及合并休克、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等。 如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香丹注射液、灯盏 花素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香冠心注射 液等;
• • • •
注意事项 :1、在治疗由感染诱发的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 失常综合征时,在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联 合使用本品。 2、本品与其他注射剂同时使用时,要用50ml • 生理盐水间隔,不宜混合使用。 3、本品在静脉滴注过程中禁止与其他注射剂配伍使用。 4、在使用本品前,如发现本品性状发生改变如出现浑浊、 毛点、絮状物、沉淀物等现象时禁止使用。 •
• 注意事项 :本品为芳香性药物,开启后应立即使用,防 止挥发。 • 对本品过敏者慎用,运动员慎用。 • 本品不宜在同一容器中与其他药物混用。 • 本品为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 若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等现象时 • 不能使用。 • 药物相互作用 :如果应用任何其他药品请告知 • 医师或药师,包括任何从药房、超市或保健品商店 • 购买的非处方药品。 本品含郁金,不宜与含丁香的药物同时使用。 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浓茶。 本品一般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三,中药注射剂的概述
• 一,中药注射剂的概述
中医药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有一套完整的理、法、 方、药理论中药先后被制成数十种剂型应用于临床。注射剂 是当代最重要的、最常用的剂型之一,它在抢救危急重症中 的独特作用,为其他剂型望尘莫及。中药注射剂是基于长期 临休验证的传统中药的一个创新剂型,是中国特有的药品,它 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精制等步骤制成的灭菌制 剂。由于其在继承传统中药疗效的基础上,拓展了中药的使用范围 ,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具备药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剂量 更准确、适用于不宜口服或急重症的病例,可使某些药物发挥定向或 定位给药等特点,较好地发挥了中药治疗急病重症及疑难病的作用, 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用量增长迅速。此外,由于中药注射刑是 在保留了中医药特色基础上的创新,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的内涵, 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麝香Leabharlann 栀子郁金冰片
血必净注射液
• • • • • • • • • • 成份 :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 辅料为葡萄糖。 功能主治 :化瘀解毒。用于温热类疾病,症见:发热、 喘促、心悸、烦燥等瘀毒互结证;适用于因感染诱发的全 身 炎症反应综合征;也可配合治疗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 脏器 功能受损期。 用法用量 : 静脉注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50ml加生理盐水100ml 静脉 滴注,在30-40分钟内滴毕,一天2次。病情重者,一天3 次。 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100ml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 注, 在30-40分钟内滴毕,一天2次。病情重者,一天3-4次。
三,中药注射剂的分类 中药注射剂按功能主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清热类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注射 剂占多数,多用于抗细菌和病毒感染,用于 耐西药的细菌及病毒感染、不耐受抗生素的患者 群体。如双黄连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板蓝根注 射液、穿心莲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清肝胆湿热 常用的有肝欣泰注射液、肝炎灵注射液、苦黄注射液 、清肝注射液、舒肝灵注射液、田基黄注射液、岩黄连 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等。辛凉解表剂有柴胡注射液、 柴辛感冒注射液、桑姜感冒注射液等。
二,中医药概述
• 中医中药的名称,是20世纪内才出现的。与其他科学技术 一样,直到新兴的西医西药传人中国之后,才有了中西医 药之分,中医药和西医药,是相对而言的;但是,像中国 这样的中西医药共存共荣的兴旺局面世界上尚无先例。所 以,中医药作为全人类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 当了解它的历史地位。 总的说来,在上古时代,埃及、希腊等文明古国的药学知 识,比中国更丰富,但是,欧洲自进入中古黑暗时代,就 停滞不前了。中药不同于国其他科学技术学科,它源远流 长,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文化宝库。我们充分的论据证明, 从公元2—3世纪汉代后期的《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到1765年清代中期的《本草 纲目拾遗》,约1500年间,我国药学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此 后西方后来居上,化学药品占了统治地位。
醒脑静注射液
• •
• • • •
化学成分 :人工麝香、栀子、郁金、冰片 功效主治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脑。 用于气血逆乱, 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偏瘫,外伤头痛,神志 昏迷,酒毒攻心,头痛恶呕,昏迷抽搐,。脑栓 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 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一次2—4ml,一日1—2 次。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5%—10%葡萄 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ml500ml稀释后滴注,或遵医嘱。
• • • • • • • • • • • •
注意事项 :1,本品孕妇,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 患者慎用。 2,年老体弱者,心肺严重疾病患者用药要加强临床监护。 3,临床应辩证使用,气虚,阳虚,的一般临床表现主要有: 疲乏无力,少气懒言,语言低微,自汗怕冷。舌质淡,胖嫩, 脉虚无力等。本品益气回阳,也可用于心力衰竭、冠心病。 围手术期及肿瘤等见阳虚,气虚之症者。 4,临床应用时,滴速不宜过快,儿童及年老体弱者以20到40滴/分为 宜,成年人以40到60滴/分为宜,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5,本品一般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0天。 6,除按用法用量中说明使用外,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氯 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 7,本品不宜与中药半夏、贝母,白及,五灵脂等同时使用。 8,治疗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服硝酸酯类药物或遵医嘱。
• • • • •
4.抗肿瘤类 对肿瘤的治疗侧重于抑制肿瘤生长 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两方面,主公用于放化疗的减毒 增效,作为抗癌的辅助治疗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如艾迪注射液、蟾酥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康莱特 注射液、痛可宁注射液、乌头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鸦 胆子油乳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康艾注射液、猪苓多糖 • 注射液等o • 5.扶风类 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如穿山龙注射液、 • 当归寄生注射液、丁公藤注射液、复方风湿宁注射液、红 茴香注射液、黄瑞香注射液、鸡矢藤注射液、健骨注射液、 雪莲注射液、雪上一枝蒿总碱注射液、伊痛舒注射液、正 清风痛宁注射液、祖师麻注射液等‘
• • • • • • • •
3. 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 及恶心呕吐等症。本品燥湿而能健脾开 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 、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 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 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 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此外,橘皮又能和中, 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 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 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