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概念原理类题型突破编写依据:高中生物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准确、全面地掌握其概念的本质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是高考的基本要求,也是考查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良好载体。
这此类试题可以“示意图(概念模型)” 的形式呈现,也可以“文字描述形式”给定中心概念(原理),围绕概念原理组织材料、建立联系,让学生进行解释、制定或进一步推测。
本专题将以2015-2019(浙江新高考)年间各地高考真题为依托展开分析,共分为【典例】(精选经典高考真题)、【预测押题】(对点题型预测)、【对点精炼】(以历年高考真题与名校最新测试题为主)几个核心部分,旨在为考生的备考提供一定的支持。
题型一、图示类概念原理1、知识树类型该形式在呈现物质、结构、生理过程间层级关系方面极为常见,教材中概念多以此种形式呈现归纳,如细胞的生命历程、内环境组成与稳态概念图、种群数量特征及关系图、新物种形成的概念图等。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物育种、生态系统方面的相关知识多用此类形式考查。
示例1: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概念图示例2: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关系【典例1】(2016 北京)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答案】D【典例2】(2016 江苏)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
下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B.突变酵母几乎不能产生[H]C.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D.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答案】BD【解析】突变酵母细胞能进行正常的乙醇代谢途径,A正确;突变酵母细胞可通过乙醇代谢途径产生[H],B 错误;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可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突变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前者释放能量多,增殖速率大于后者,C正确,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典例 3】(2015 天津)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
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B、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C、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D、三亲婴儿的培育还需要早期环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答案】C【解析】受体母亲提供细胞核,供体提供去核卵母细胞,这样就可避免受体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物质(线粒体中的致病基因)传递给子代;A正确。
红绿色盲属于核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而由图示可知捐献者提供的是去核的卵细胞,因此不会把其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给三亲婴儿;B正确。
由图示可知三亲婴儿的的染色体来自于母亲和父亲;C错误。
由图示可知三亲婴儿的获得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技术,体外受精形成早期胚胎需要进行早期胚胎培养等;D正确。
【典例4】(2016 全国II)下图表示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正常细胞核,染色体数为2n,则其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为____________。
过程①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时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
②代表的过程是__________。
(2)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______的稳定性会降低,因此,选材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
(3)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4)与克隆羊“多莉(利)”培育成功一样,其他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__________。
【答案】(1)XX或XY 显微操作胚胎移植(2)遗传物质(3)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会对克隆动物的性状产生影响(4)动物已分化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解析】(1)提供体细胞的供体可能为雌性,也可能为雄性,因此图中A(正常细胞核)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XY。
常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法来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
②过程表示将早期胚胎移入受体,即胚胎移植。
(2)取供体动物的体细胞培养,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因为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保证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
超过10代继续培养,供体细胞中遗传物质(或核型)的稳定性会降低。
(3)克隆动物的细胞核基因来自供体,因此大部分性状与供体相同,但细胞质基因来源于受体(或提供卵母细胞的个体),即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会对克隆动物的性状产生影响,这就决定了克隆动物的性状与供体不完全相同。
(4)克隆动物的培育采用的是核移植技术,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已经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技法提炼】“知识树概念模型”试题从连线(箭头方向)关系上反映了概念与概念、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对立、从属、关联等关系。
因而解题时找准关系,比较分析概念间(知识间)内在逻辑关系,再结合选项要求作答是准确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
【预测押题1】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B.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D.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答案】C【解析】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年龄组成,A正确;图1中的c表示种群密度,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正确;图2中丁表示年龄组成与图1中的b表示的含义相同,图2中丙表示性别比例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C错误;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正确。
【典例6】(2018 江苏)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答案】D【解析】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类,A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错误;细胞识别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有关,而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C 错误;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即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糖类,且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也是糖类,因此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
【典例7】(2018 新课标I)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D【典例8】(2016 新课标III)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
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
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答案】(1)少(2)染色体(3)一二三二【解析】(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少。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甶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
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一代中就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即个体Aa表现出的性状);最早在子二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即个体aa表现出的性状);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即个体AA表现出的性状);最早在子二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即个体aa表现出的性状)。
【技法提炼】解答此类试题的总体思路: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迁移、综合→联系实际形成应用能力。
也就是说,在复习中要抓基础知识,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原理的内容、适用对象和条件;在此基础上要学会对相关概念、原理的迁移综合,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最后学会应用相关原理、概念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即培养应用能力。
【预测押题5】生命活动调节往往是通过一些信号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来完成的,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均是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B.如果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则不能完成兴奋的传递C.不同的抗原刺激相同的B细胞会产生不同的浆细胞D.肝细胞表面只有一种与其他激素相互作用的受体【答案】D【解析】肝细胞是多种激素的靶细胞,例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可以作用于肝细胞,所以肝细胞表面的受体也有多种。
【预测押题6】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有丝分裂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后代。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受诱变因素影响,DNA复制时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可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分子【答案】 D【解析】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部分来自细胞核、部分来自细胞质,而受精卵中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对点精练1、(2019 浙江新高考11月)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记忆B细胞膜上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只有一种B.T细胞特异性识别巨噬细胞膜上的MHC分子后会被激活C.白细胞介素-2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抗体两臂上的结合位点可与病毒特异性结合【答案】B【解析】一个记忆B细胞膜上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当第二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A正确;病原体被吞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后,经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以抗原-MHC复合体的形式呈现在细胞表面。
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依靠细胞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这导致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被活化,活化的辅助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等)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