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餐饮上市公司

餐饮上市公司

目前,内地餐饮行业只有不到10家上市公司,其中在A股上市的仅西安饮食(000721,SZ),全聚德(002186,SZ)、湘鄂情(002306,SZ)3家,另有小肥羊(已退市)、味千拉面、名轩控股在H股上市,以及在纽交所上市的乡村基等。

屈指可数的餐饮业上市公司数量,与行业2万亿元的产值规模极不匹配。

编者按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首度公开表态支持餐饮行业上市融资,专家认为停滞了2年多的餐饮企业上市审核也许会再度开闸。

此举或将利好A股市场全聚德、西安饮食和湘鄂情等相关餐饮概念股。

郭树清首度公开表态支持餐饮行业上市融资餐饮企业因财务、产品管理等种种问题冲刺IPO审核屡屡失败的局面可能将很快扭转。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首度公开表态支持餐饮行业上市融资,专家认为停滞了2年多的餐饮企业上市审核也许会再度开闸。

在前两天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公开力挺餐饮企业上市。

这也是郭树清上任以来对于餐饮行业上市融资的首次明确表态,同时也是对之前种种关于餐饮企业上市质疑的回应。

郭树清表示,餐饮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小视,资本市场在餐饮业发展过程中理应发挥资本助推器的功能:郭树清:我们的上市公司中无疑还需要有更多的环保企业,还需要有更多的研究设计企业,还需要有更多的消费服务企业。

对于消费服务企业,我们过去往往有一种计划经济的偏见,以为像商店、饭馆、旅馆,都不那么重要,都不那么复杂,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在这些服务领域,我们上市公司的结构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业内将郭树清的这一表态视作餐饮业审核的解冻。

目前A股市场仅有全聚德、西安饮食和湘鄂情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上市公司。

最后一个登录资本市场的湘鄂情上市时间还是2年多之前的2009年11月。

而在2008年上一轮中国餐饮行业投资热中获得注资的俏江南、呷哺呷哺、一茶一坐等着名品牌也都将陆续进入收获期。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认为监管层的支持将刺激餐饮企业加快IPO融资步伐。

包括今年1月底主动撤回IPO申请的俏江南也可能将再度重启IPO:王永:如果放松的话,可以想象,郭主席一旦发出这个话以后呢,包括之前撤回的俏江南和其他的企业都在蠢蠢欲动,尤其是像很多餐饮企业资金链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通过上市来解决发展和资金链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渠道,个人认为俏江南这种之前上市受阻的企业不排除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记者联系俏江南公司,没有得到明确回应。

而中国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还有天津狗不理集团、广州酒家集团、顺峰饮食酒店管理和净雅食品四家餐饮企业在深交所排队上市。

在记者采访广州酒家相关负责人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证监会释放的利好给企业所带来的喜悦。

他表示,IPO正在初审阶段,企业计划融资规模、募资投向等详细细节要等到周一上班才能适当对外披露。

广州酒家:我们已经是在IPO的初审之中,应该是看证监会的了。

我们按规范去做好企业就是了。

如果想了解企业的经营,了解企业的其他方面,星期一之后就可以尽量的告诉你。

目前有关餐饮企业上市,存在财务透明化和产品标准化两大质疑。

监管部门支持性的表态并不等于企业就可以放松IPO申请过程中和上市之后加强这两方面管理的要求,因为市场才是最终的裁判。

(。

中。

广。

网。

)郭树清力挺消费服务餐饮连锁IPO或现曙光"餐饮类企业IPO难的状况可能有所改变。

"昨天,一位保荐代表人针对证监会主席郭树清2月15日力挺消费服务行业的讲话,表示谨慎的乐观。

在出席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期间,郭树清表示,我国的资本市场与整个经济金融的发展一样,还不那么成熟,上市公司结构依然不那么合理。

除了科技创新、农业环保和社会保障与资本市场结合不紧密之外,他还特别提及了消费服务行业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的上市公司中无疑还需要有更多的绿色环保企业,还需要有更多的研究设计企业,也还需要有更多的消费服务企业。

对消费服务企业,我们过去往往有某种偏见,以为像商店、饭馆、旅馆都不那么重要,不那么复杂,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世界上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是沃尔玛,这不是简单的,也不是偶然的。

"郭树清说。

国家体改委出身的郭树清,举了当年建国饭店的例子:建国饭店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合资企业之一,当年引进外资主要是为了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但没有意识到更缺乏管理经验和人才,管理好一家饭店一点也不比管理好一家工厂容易。

郭树清的这番话,在券商的一线投行人员听起来,意蕴非常。

"过去这一年多时间内,消费服务业的IPO整体上都审核得比较严,特别是餐饮业和零售连锁。

可能发审委员还是喜欢重资产的行业,看着心里踏实吧。

"南方某券商保荐代表对记者说。

去年,市场曾盛传证监会在把握审核门槛时"调高"了餐饮类企业的盈利门槛。

这种说法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客观来看,餐饮类企业IPO确实遇到阻力。

究其原因,有分析认为一是人力成本不断提高,挤压了餐饮企业的成长空间;二是餐饮企业本身在公司治理和规范经营方面存在不足;连锁餐饮不断扩张,资金缺口大,风险增加。

一个最知名的案例就是俏江南。

在1月底披露的IPO申请情况中,俏江南已经终止了IPO审查。

除了俏江南之外,服装销售连锁企业深圳淑女屋没有通过发审会。

根据证监会的情况公示,淑女屋被否是因为其新开店不能很快达到老店的盈利水平,新开180家店是否能如期建成也存在疑问,募投项目的前景和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在去年的几次保荐代表培训期间,监管部门也提醒保代要关注一些特殊行业,比如美容、健身等行业上市的可行性,并仔细论证。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认为,对于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市场前景,事实上很难客观判断。

监管部门、行业专家、保代都无法确定一家企业明年、后年,乃至三五年后的盈利状况。

因此更好的办法应该是放弃对于盈利能力、市场前景的实质性判断,改为要求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如实披露一切可能对盈利造成影响的客观事实,由市场去判断。

"只要在合规的前提下,那些存在不确定性的公司并非不能上市,市场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或者给予折扣,或者给予溢价。

"上述投行人士说。

上市遭遇利润门槛连锁餐饮企业高端管理难题待解刚过去的春节本是餐饮行业的一场"盛宴",但一些企业却高兴不起来--由于去年中国证监会将A股拟上市餐饮企业利润门槛从30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并对企业增长率、净资产、盈利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1月底俏江南等多家餐饮企业的上市计划被迫搁置。

除了在资本市场境遇不佳,年后大量的员工流动问题,也给餐饮企业带来了困扰。

"服务员流动性大,招人难,更不用说培养管理型人才了。

"新加坡翡翠餐饮集团主席叶耀东近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跨区域的餐饮式管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除了不断上涨的租金,还有日益高企的人力成本。

在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和人才稀缺的情况下,餐饮连锁企业如何打造高端管理?管理标准化难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这给服务行业,尤其是餐饮行业带来极大影响,原本低成本的劳动力,价格正在攀升。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投资人士告诉记者。

以餐饮企业避风塘为例,2011年其招聘服务员的薪资在1400元~1500元之间,而今年该企业薪资调整为1600元~1800元,但到目前为止也并没有招满员工。

从餐饮企业一线的反馈来看,人才市场依然展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究其原因,上海市餐饮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张维聪认为,虽然薪资不断提高,但餐饮业的工资水平比起其他行业来说没有优势。

工资在涨,流动率却并没有下降,而且员工培训等管理成本也在上升。

同时,连锁餐饮企业在扩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始显现,其中,以时尚高端着称的俏江南较为典型。

有业内人士指出,俏江南以特许经营的方式招募加盟,但实际上并没有系统的控制方案,从原料到菜系、从经营到管理、从选址到监控,俏江南都没有统一路径。

"从规模复制的标准看,俏江南规范得不够,IT管理平台偏弱,有些流程无法通过系统保证,就必须依赖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咨询管理公司高管表示,俏江南有50多个门店,7000多名员工,400来道菜,管理资料可能多达几万份,"当进一步扩张时,其信息流和人流的复杂性就会呈几何数增长,如果管理能力跟不上,很难保证不出差错。

"从事餐饮管理逾20年的叶耀东对此深有感触。

叶耀东认为,大多餐饮企业都是以最低工资标准招录员工,但若企业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就必须实现管理标准化,需要从普通服务员中培养一批管理骨干。

"服务员未来的职能可能并不只是端茶送水这么简单,也具有成长性。

比如现在很多企业都进行了烹饪技术革新,即借助先进的烹饪设备,减少人为控制环节,达到标准化、流程化的运作模式,这样"无厨师操作的后台加工就需要特定的服务员进行监控。

"短工化趋势势必会影响餐饮企业员工的标准化进程。

现在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是用企业文化来吸引员工,还有一方面就是坚持更大的人力投入,有时要抱着不惜'为别人做嫁衣'的精神。

"叶耀东说。

扩张资金承压管理模式不明朗化,外加高企的成本所导致的利润不确定,餐饮企业IPO的受阻不无原因。

博盖咨询总经理高剑锋认为,相对于其他行业,餐饮业的龙头多是民营企业,往往在财务制度和现代化管理方面存在疏漏。

目前,内地餐饮行业只有不到10家上市公司,其中在A股上市的仅西安饮食(000721,SZ),全聚德(002186,SZ)、湘鄂情(002306,SZ)3家,另有小肥羊(已退市)、味千拉面、名轩控股在H股上市,以及在纽交所上市的乡村基等。

屈指可数的餐饮业上市公司数量,与行业2万亿元的产值规模极不匹配。

"未来大型中餐企业在下一步扩张时将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上海正见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崔洪波认为,餐饮企业融资需求非常大,不连锁不扩张就不能形成规模,然而每开一家新店前期的成本巨大,可能需要3到5家已建成店的利润来养,而这个回收周期往往长达1到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中餐企业大多做不大的原因之一,资金周转不过来,只靠自我滚动式的发展无法实现快速扩张。

"上市受阻也令资本对餐饮行业的态度产生了变化。

深圳达晨创投北京公司总经理宴小平认为,由于证监会对上市餐饮企业的员工社保、成本控制等的严格规范,使得企业管理成本上升,开店速度、毛利率等都将受到影响。

相比湘粤情、俏江南这类中式正餐企业,投资圈对于快餐企业热情不减,"相比较高端餐饮较多涉及的公款消费、标准化和可复制性难题,定位平民大众消费、标准化程度较高、复制性较强的中式快餐企业仍得到资本一如既往的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