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制作与涂装方案
1、钢结构制作工艺
钢材下料前采用喷砂除锈或机械除锈机先除锈,下料在剪板机和专用切割机上进行,然后再和连接板、零件焊接。
焊接前,在专用定位焊接胎具上,进行长度定尺,并控制两端面的距离、钢构件同轴度及垂直度。
夹具夹紧后,以此定位,进行点焊。
杆件长度误码率差控制在1mm以内。
两端面对构件轴线垂直误差控制在0.2mm以内,杆件电焊焊满后继续进行车间检验及半成品仓库检验。
构件焊接质量控制,首先从工艺上保证焊缝有足够的长度与面积,焊缝能充分与母材融合。
主H型钢焊接采用自动埋弧焊机焊接。
焊缝检验采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无损探伤。
2、高强螺栓
由专业厂家供应,出厂均附有合格证书和测试报告。
高强度螺栓采用20MnTiB钢,螺纹由滚丝机滚压完成。
加工后经调质处理,硬度HRC33-39,热处理后不允许存在任何部位、任何长度或深度的淬火裂纹。
进厂后高强螺栓进行外形几何尺寸检验和硬度与裂纹的检验,外形几何尺寸按10%抽样检验。
硬度在HR-150A洛氏硬度仪上检验,按1%取样,且每批不少于3组,每组不少于13条。
裂缝在8WGY-11型钢材质无损分选仪上进行10%检验。
3、支托
采用Q235钢板,钢板切割后周边用砂轮磨光,保证边缘整齐。
4、钢檩条
屋面檩条采用镀锌冷轧钢板型钢檩条,钢板在下料前先分条,然后剪板下料进行压型,压型机械在压型的同时压出加强花纹。
5、钢结构件工厂涂装
1)涂装范围
在加工厂只对成品件进行涂装。
高强度螺栓作为螺栓副连接构件不作除锈涂装。
2)喷砂除锈
构件涂装前必须经过抛丸除锈,抛丸除锈方式采用QH698型抛丸除锈机进行抛丸除锈,丸料采用1.4mm径的钢线切丸。
经过喷砂除锈的构件除锈后表面达到Sa2.5级。
3)机械除锈
机械除锈主要通过电动钢丝刷轮、除锈机等动力工具除锈。
采用机械除锈的构件在除锈后应用刷子或无油、水的压缩空气清理,除去锈尘等污染物,并且在当班涂完底漆。
4)油漆与涂装
涂装前再次对杆件进行手工除锈,内容包括锥接头的遗留氧化皮、对接焊缝的焊液飞溅、药皮及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清理。
钢构件除锈完成后应于24小时内涂好第一道防锈底漆。
涂装过程必须注意环境天气的变化情况,空气湿度大于80%,或钢材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3℃时不得进行涂装。
涂装后4小时内应保护免受雨淋。
对于采用聚氨脂的钢构件可以采用喷涂的涂装方法,喷涂时喷枪压力0.3—0.5Mpa,小型喷枪喷嘴与物面的距离为150—250mm,大型喷枪为200—300mm:喷枪应依次保持与物面垂直或平行的运行,移动速度为300—600mm/s,操作要稳定:每行涂层边缘的搭接宽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搭接宽度一般为喷涂幅度的1/4—1/3:多层次喷涂时各层应纵横交叉施工,第一横向施工时第二层则要纵向
施工:涂层厚度控制在30~35mm/层,两层油漆间隔时间不少于24小时:喷枪使用后应立即用溶剂清洗干净。
使用前应搅拌均匀,配好的涂料应当天用完,涂装时不得任意添加稀释剂。
当漆膜局部破坏损伤时应清理损伤的漆膜,并且按照原涂装工艺进行补涂。
所有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后需要连接或焊接的部位(包括成品杆件锥接头封板端面、支座与过渡板底面、支座球接点部位,支托板顶面,高强度螺栓和六角套筒、紧定螺钉)不得涂刷油漆,涂刷时应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