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六

生态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六

生态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六
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组织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认识和实践上也都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态旅游管理措施执行尚不到位等因此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势在必行。

本期应知版将就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为读者进行解读。

1什么是生态旅游?
定义
生态旅游是指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旅游。

注意力主要放在自然和文化资源如风景区、化石产地、考古或历史遗迹以及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等。

生态旅游特别强调对观赏对象的保护。

20世纪70~80年代当人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时担心旅游资源随旅游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提出了生态旅游概念即可持续旅游的意思。

生态旅游并不反对通过旅游获取经济收益但当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者的数量与景点的自然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生冲突时应坚决服从后者。

特征
生态旅游有以下特征:第一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第二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第三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第四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

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2如何规范生态旅游业发展?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多头管理、环境和资源被破坏、旅游基础设施生态兼容性差、相关环保法规与环境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由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日前发布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中指出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一是要紧密结合现行的旅游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相关法律规范与认证标准规范发展生态旅游;二是要构建生态旅游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旅游的指导与服务;三是要强化旅游环境监管坚决及时纠正借用生态旅游名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努力监督
与保证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四是要鼓励建设环保与低碳化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采取各类解说方式以实现游客的最佳体验;五是要加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有重点地推广一批成熟的先进技术;六是要探索建立生态旅游责任保证金制度建议各级政府制订生态旅游发展优惠政策采取多样化资金支持措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七是要启动面向各类人员的综合计划建立一支具备旅游先进理念善于经营管理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3生态旅游资源和产品类型有哪些?
(一)资源分类
1、山地型指以山地环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

适于开展科考、登山、探险、攀岩、观光、漂流、滑雪等活动。

2、森林型指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大面积竹林(竹海)等区域。

适于开展科考、野营、度假、温泉、疗养、科普、徒步等活动。

3、草原型指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草甸类型。

适于开展体育娱乐、民族风情活动等。

4、湿地型指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指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也包括江河出海口。

适于开展科考、观鸟、垂钓、水面活动等。

5、海洋型指以海洋、海岸生物与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包括海滨、海岛。

适于开展海洋度假、海上运动、潜水观光活动等。

6、沙漠戈壁型指以沙漠或戈壁生物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

适于开展观光、探险和科考等活动。

7、人文生态型指以突出的历史文化等特色形成的人文生态与其生境为主建设的生态旅游区。

主要适于历史、文化、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及适当的特种旅游项目及活动。

(二)产品分层
1、大众生态旅游产品适应大众化旅游消费市场而开发形成的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保单位、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生态资源中进行的游览、观赏、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等活动形式。

2、示范生态旅游产品主要指生态资源独特旅游开发管理服务水平较高经营发展模式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在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国家公园、文保单位等生
态旅游资源单位内进行的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等活动形式。

3、特种生态旅游产品生态资源具有特殊优势在市场
上形成独特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产品。

主要包括观鸟、观察野生动物迁徙、沙漠探险、自然生态考察等。

这部分产品数量少、品位高、容量低是中国生态旅游的主要。

学习借鉴
国外如何发展生态旅游?
美国
美国是最早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

1872年美国划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以后又逐渐发展形成了包括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国家纪念地、国家游憩区等22种类型、600多个自然保护区、近400个公园在内的国家公园旅游对象体系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0%。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美国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例如公园的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对环境实行严格的科学监测以严格的立法保障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保护等。

肯尼亚
肯尼亚是世界上较早开展生态旅游的国家目前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肯尼亚国民经济主要创汇行业。

肯尼亚政府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要顾及当地居民的利益以此推动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在每个国家公园或保护区成立了居民服务协会通过这个组织给予居住于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周围的民众以实质的帮助。

其次积极鼓励居住于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周围的民众参与到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提餐饮或制作纪念品及表演等使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为野生动植物提较大的生存空间和安全的庇护所。

第三制定“生物多样区保护计划”协助当
地居民找到合适的工作改善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早在1994年就出台了《全国生态旅游战略》其目的在于找出影响或者可能影响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规划、发展和管理的主要问题;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纲领来指导生态旅游经营者、国家资源管理者、规划者、开发商以及各级政府来发展生态旅游;制定政策和开展项目来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战略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确定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方法;规划和控制;自然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影响评估和监控;市场营销;行业标准;行业认证;生态旅游教育;为土著人提发展机会;解决自然资源分配和管理中的公平问题等。

这一战略成为澳大利亚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名词解释
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人们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风景名胜指具有观赏、文化或
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等。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按其风景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划分为3级。

国家公园
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同时又作为科学研究科普和公众旅游娱乐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神奇景观的场所。

由于旅游功能比重较大所以公园的面积都很大世界上正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1200多个有特色的国家公园其中很多属于自然保护区性质但又有可游览的部分。

为保护园内的自然景观不因游览受到损害经各方专家共同研究规划分区。

国家公园一般可分为5个区:特别保护区、原野区、自
然环境区、娱乐区和服务区。

摘自《环境科学大辞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