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财务管理09级1班的,很高兴能够进入决赛继续
与大家交流,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是限
于对吃饱穿暖的要求,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大家可
以看到,我今天的演讲将分四个板块来进行。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板块,认识一下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欣赏和研究自然、野生动植物以及任何文化特点
为目的所进行的有助于自然保护的自然旅游。
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保
护环境和对维护当地正常生活承担义务的同时,仍能把商业性的旅
游业与旅游地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以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
生态旅
游与传统旅游有所不同。
首先,尽管生态旅游者与传统旅游者有时
利用相同的自然区域,然而其态度、兴趣明显不同。
传统的旅游与
观光地区的生态学及特点无关,其目的在于消遣和娱乐。
而生态旅
游则是为自然区域本身所吸引,研究和欣赏其自然特征,并对野生
生物和自然资源进行非消耗性的利用。
侧重于文化特征的旅游,二
者经常互为补充。
其次,生态旅游是一种计划性活动,依赖于严格
的管理以防止严重的环境危害,所以事先要进行影响和效益评价,
避免了传统旅游常因计划不周而带来的环境负效应。
经过精心设计
的说明性计划还能使保护区成为一个支持地方传播知识、技能和生
活方式,以保存当地居民的传统价值并向外界传播其文化的中心,
促进文化繁荣。
再者,生态旅游所需条件不同于传统旅游,其基础
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1/4左右。
总体来说,生
态旅游最重要的是保持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的完整,并
教育旅客如何欣赏及尊重自然,以商业经济收益为次要考虑。
但若
一保护区内有一完整的管理架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再加上生态
旅游投资在基础建设的费用较少,其经济收益仍是可比美于传统旅游,收到保护、教育及发展经济之效。
了解了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后,我们进入第二板块,来看看
传统旅游所带来的生态污染。
夏日是海滩旅游的高峰期,大家从左
上角的图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的狂欢。
但是大家也可以看看中间的这幅图,人们同样也在一个垃圾堆中狂欢,并且,当人群散去,留给大自然的是什么?是满目的狼籍,是
一个彻头彻尾的海边垃圾场,这样的场景真是令人扼腕!当如此美
丽的苏州园林竟包围着这样一个浑浊不堪的湖塘,我们心中怎生美感?当河道干涸成这样纵横捭阖的泥沙地,我们这些高尚的人们怎
能说出“智者乐水”这样的浪漫词汇?旅游者们为何就非得把生态
破坏的如此严重,然后再可怜地向自然求饶,费力地去清理,去收
拾自己铸成的恶果?面对旅游带来的如此严重的生态破坏,我们必
须找到应对的措施,于是生态旅游就应运而生了。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三个板块,来了解一下生态旅游的思想和成效。
生态旅游的思想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
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自国家旅
游局将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中国多个旅游地区都开展了生态旅
游的计划,例如三亚、九寨沟等都举行了大型活动来庆祝生态旅游
的开展,一些地方还专门培训了专业的导游去带领游客进行生态旅游。
在这期间,许多地方都成为了生态旅游的示范基地,使环境污
染问题有了大幅的改善,同时也引领了一种更加健康的旅游方式。
你看,当人们旅游的时候与自然和谐相处了,人们在旅游中获得快
乐将比之前海滩上拥挤的人群有大的多吧。
而且,人们在这样快乐
的旅行之余,还能够领会到当地的文化,并且可以做一个文化的传
播者,这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生态旅游还带动了许多农村的发展,因为公共设施的建设和人们对当地的了解,农村的许多产业得以走
出去,并且,近年农村也大力发展农家乐,为农民和当地政府带来
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生态旅游有这么多的好处,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它让人们在快乐的旅游之后不用再有过多的愧疚,因为,旅游
者仍然能够保存自然的美丽。
生态旅游就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战略方针。
那么现在我们进入第四个板块,来了解一下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
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
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
1992年8月,中国政府提出促进中国环境
与发展的“十大对策”中正式提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
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以前单
方面求发展但不考虑环境问题的局面。
古往今来,地球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
原来的她被
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
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
磨得天昏地暗。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
“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