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写说课稿和评课稿

如何写说课稿和评课稿

如何写说课稿和评课稿一、关于说课稿的写法在校内开展的教研活动中,说课侧重在“说”;在竞赛活动中,为了便于组织,公平评判,侧重在“写”。

形式不同,内容一样。

说课稿与教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的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和“怎么教”。

而说课虽也包含教案中的精要部分,更主要的是要说出教师在备课中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程序等方面的理论依据,即说课不仅要精要地说出“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具体阐述“为什么这样教”。

因此,在写说课稿时,不论写哪一部分,都要牢牢地把握住三个要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一般说来,说课稿的行文格式分四大块,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现分述如下:(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即本课或章节在本单元教材、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它一般分三层表述:(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包括学法目标);(3)情感价值观目标。

目标制定要具体明确,操作性强。

3.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在表述上可重合,亦可分开,但要明确两点:其一,重点可能是难点,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其二,教学重点确定后,必须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4.教材的处理。

主要指教材内容的取舍和重点的选择。

要说清楚,哪些需先讲,哪些需后讲,哪些需总结概括,哪些需解释发挥,哪些需详讲,哪些需略讲,以及这样处理的理由。

(二)说教法。

一般来讲,一课书或一节课应以一、二种教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即“一法为主,多法并用”。

说教法时不可笼统,要点出具体的方法,如“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情境教学法”、“词语突破法”等。

在提出某种教法后应对其作以简要的解释,说出如何操作,不可长,三言两语即可。

在说清楚所选择的教法后应另起一段,简短地说一说使用的教辅手段(如cai课件、幻灯片、小黑板、实物等)及目的。

特别要说清楚何时使用,有何作用。

(三)说学法。

在这一部分中要重点说清楚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学生何种能力?要充分展示你设计的教学过程就是渗透学法、展示学法的过程。

可分三个层次简要说:1.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已达到什么层次?已经学习了或掌握了哪些方法或技能?2.拟教学生何种学法。

学生通过本课书或本节课的学习,真正掌握一种至多两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已经很不错了,切忌贪多。

3.如何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障碍以及帮助学生克服障碍的方法。

(四)说程序。

这部分是说课的重点,从篇幅上说应占整篇说课稿的一半以上;从形式上说类似于教案,但不可照搬教案。

在写作时可首先提炼出教案的总体框架(例如:目标定向—启发导入—读议讲练—反馈补授—评价小结等),然后分布说清“为什么这样教”,特别是要说清学生在新课学习中突破重难点的主要环节的设计、时间的分配、问题的设置、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

最后说板书设计及其依据。

(五)说板书设计。

这部分是说板书设计的意图、地位和作用。

以上只是说课稿的基本写法,在行文时可灵活处理。

如在说教法、写法时,可用小标题标示层次,亦可综合阐释;说程序时,可每说一步便进行理论说明,亦可整个程序介绍完后进行总的介绍。

二、评课稿的写法“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摩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因此,评课稿无统一的模式。

它既可以整体评判,也可以抓住一点;既可以评价教法的设计,也可以评价学法的授与;既可以从成功之处生发启示,也可以从失败之处汲取教训。

一篇好的评课稿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理论依据。

要正确充分,符合新大纲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精神和原理。

(二)把握教材。

能较好地把握所评课教学内容与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评者在看课时首先要明确本课书或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再看授课人是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

(三)评议视角。

评课者提出的观点首先要正确。

例如有些看似热闹之处其实是哗众取宠的败笔,有些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蕴含着教者的匠心。

其次视角要独特新颖,提出观点后要联系课堂实例印证。

(四)改进建议。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优质课都有瑕疵。

要不为权威所迷,敢向名家说“不”。

当然,缺点要找准,见解要独特,改进措施要合理实用。

(五)评价态度。

一定要客观、中肯、公正。

有一位教师写评课稿,题目是《一堂完全失败的公开课》,全盘否认了教者的劳动,是不可取的。

当然也不能写成《一堂完全成功的公开课》,这也不合实际。

应该一是一,二是二,有啥说啥,不要以偏概全。

(六)文面表达。

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表达流畅,要让评委从你的评课稿中读出你的“功底”来,切忌层次混乱或出现病句、错别字。

评课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一般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正确;2、教学结构是否科学合理;3、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得当;4、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5、学生思维训练是否落到实处;6、教学的容量是否得当;7、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8、板书设计是否科学等。

特别是评议的着眼点要与教育发展的趋势相吻合,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学生良好学习方式与习惯的养成、情景教学法、快乐教学法等。

这样的评课稿才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三、写说课稿和评课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要写好说课稿和评课稿,除了平常的刻苦磨练,多读多写,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外,“临阵磨枪”的小技巧也不容忽视。

1、熟读《标准》,切实把握其精神实质。

除对《标准》总的要求要做到胸中有数外,对于《标准》对某些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更要烂熟于心。

便于评课时心中有一个标准印象,评课时就用大纲给的这把“尺”去“量”这节课。

说课稿和评课稿中的很多“理论话”,大多可从大纲中引用。

2、通读教材。

务必对重点课文、重点章节都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参赛时可省去“熟悉教材”这一环节,便于集中精力听课,准确形成观点,快速组织材料。

3、浏览每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说明》部分和“教学建议”。

那里面也有很多教学的依据,内容更具体,方向更明确,建议更实用。

4、分类制作卡片,注意收集教育名家名言和教学案例。

如“激趣”类:“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朱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等。

“教法类”如“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惑—叶圣陶”等。

适时引用教育名言和教学案例更能起到证明自己观点的作用。

5、多看资料,模仿写作。

发表在专业的教学杂志上的说课稿和评课稿不少,只要细心收集,带着“仿写”的目的去研读,定有不少收获。

6、看课时要记得全、记得快,善于抓住关键问题。

在学生读书,讨论的间隙迅速翻阅教参、教材和其他资料,为评课寻找必要的材料,要做到边听边记边思考。

教师怎样评课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担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

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

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

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

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

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或殴打能够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

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般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

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

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⑤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

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知道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

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

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

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

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