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安全技术
▪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大多数的静电都是 由于不同物质的接触和分离或相互摩擦而产生的。 例如,生产工艺的挤压、切割、搅拌、喷溅、流 动和过滤以及生活中的行走、起立、穿脱衣服等 都会产生静电。
静电特点
▪ 静电数值的大小与物质的性质、运动的速 度、接触的压力以及环境条件都有关系。
▪ 静电的特点是它不仅可存在于导体,也存 在于绝缘体,其运动无明显回路,运动速 度较慢,与动电相比,静电还有电位高 (数千伏以上),电流小的特点。静电放 电是静电消失的主要途径,在放电过程中 有声响和火花,可能对生产带来危害甚至 引起严重事故。
静电
▪ 与电流相比,静电是相对静止的电荷,它 广泛存在于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如: 雷云带电、摩擦带电。以及人们用于提炼、 喷漆、除尘、植绒、复印等高压静电都属 于这类电荷。现在介绍的是对在生产工艺 过程中摩擦产生的有害静电的防护。
静电特殊性
胶板,并用防静电接地线接好地,如经费充足,可选 用防静电活动地板,
最常见的静电源
▪
特别是在规划设计机房厂房时可以考虑选
用防静电活动地板,如果机房厂房已定且设备也
已安装好,又不想因装防静电器材时对这些设备
造成停产等到影响时还时选用既价格低廉施工简
单的防静电地垫,防静电复合胶板等。
▪ 3.人穿防静电鞋并有防静电地垫、防静电复合 胶板或防静电活动地板时就一定能起到好的防静 电效果?
电和静电。
▪
静电,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没有合适的材
料将它隔离并传输,很难区分它的正负极所在位置,电压电流的大小
无法改变等,采取的手段大多是安装屏蔽罩、或接地线将其释放,达
到对其它设备进行防护的目的。
▪
静电可以在绝缘材料中活动和储存能量,在物理学的理论中没有
合理地解释这种自然现象。
▪
▪
静电现象
▪ 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而原子的基本结 构为质子、中子及电子。科学的说法将质子定义 为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正常状况 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电 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由于 外界作用如摩擦或以各种能量如动能、热能、化 学能等的形式作用会使原子的正负电不平衡。在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摩擦实质上就是一种不断接触 与分离的过程。有些情况下不摩擦也能产生静电, 如感应静电起电,热电和提炼、喷射起电等。
静电现象
▪ 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 即可产生静电,而产生静电的普遍方法, 就是摩擦生电。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 易产生静电。因为空气也是由原子组合而 成,所以可以这么说,在人们生活的任何 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产生静电。要完 全消除静电几乎不可能,但可以采取一些 措施控制静电使其不产生危害。
________ ++++++++
________ ++++++++
摩擦起电
接触之前:中性 接触: 电荷重新分布 分离:净电荷 固体处理:碾磨、过筛和气力输送
一、静电的起因和危害
▪ 1、静电的起因和特点
▪ 摩擦起电是早已被人类发现的现象,但是对摩擦 起电的物理描述则是近几十年来随着量子力学的 发展才得以说明的。现在 已经从理论上阐明了: 只要两个物质之间存在着运动或摩擦,任何时候 都会产生静电。
最常见的静电源
▪ 1.什么是最常见的静电源?
▪
人在活动如行走,站起等活动中都会产生静电,人体
是最为常见的静电源,因此人体的静电防护是最为重要的。
▪
2.要控制人体静电,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
要控制人体静电,最有效的措施是让人体与大地相
“连接”即“接地”。因此,人要穿上防静电鞋。要保持
人体与大地相连,这就要求地面也是防静电的才可以将人 体的静电导入大地,所以地面可以用防静电地垫,防静电
一是静电的产生和积累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所以未加保护也不
见得件件产品都会静电伤害,有一定的偶然性;二是由于多数情况下
能量都较小,所以静电伤害的也并不表现为立即报废,有些仅表现为
漏电增加,工作不稳定,甚至在出厂测试中一时表现不明显,以后发
现问题易归咎为材料不良或设计不良而不自省,因此常使人们认识不
到静电的危害,抱有侥幸心理。
静电安全技术
静电
▪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静电并不是 静止的电,而是暂时停留在某处的电。人在地毯 或沙发上立起时,人体电压也可高1万多伏,而 橡胶和塑料薄膜行业的静电更是可高达10多万伏。 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 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 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 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 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 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 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 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摩擦起电现象
▪ 通过摩擦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而形成的,也有由 于电荷的相互吸引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形成,具 体说就是因为物质都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 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一般情况下原子 核的正电荷与电子的负电荷相等,正负平衡,所 以不显电性。 但是如果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 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比如实质上摩擦起电就是 一种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当两个不同的 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就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 物体带上了静电。
静电危害
▪ 1. 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 互相作用。在设备本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物料等微粒 摩擦时会使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影响设备的 正常工作;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 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 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放电视时荧 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 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就在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 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静电的第二大危害, 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夜晚, 人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叭叭”的响声, 这对人体基本无害。但在手术台上,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 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 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