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播前种子处理

水稻播前种子处理

水稻种子播前处理
一、晒种
在浸种前2—3天,把稻种摊在竹笪上翻晒3—4小时,注意不在中午阳光过猛的时候晒,也不能把稻种摊在水泥地面和灰沙地上晒,以防晒伤种胚,影响发芽。

稻种翻晒的目的在于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发芽,生长齐一。

因为经过晒种,种子吸水力强,酵素(酶)活动力强,加速了养分分解,因而出芽奇快。

二、选种
用比重法进行选种。

即用50公斤清水放入15—20公斤黄泥或10公斤盐,充分搅拌,成为黄泥水或盐水后,用波美氏比重计,测其比重为1.08—1.1便合适。

也可用筛选、风选、清水选。

糯、粳稻及有芒的种谷,可用1.08的比重。

用盐水、黄泥水选种后,要冲洗干净,以免有碍发芽。

经过选种,目的是选取饱满充实无病虫、无杂质的优良种子。

三、浸种
浸种的方法有动水浸种和静水浸种两种。

动水浸种是在流动的河涌、大排灌沟进行浸种,流动的水由于水温较低,浸种的时间较长,发芽较慢,但流动的水能将种子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随时排除,因此发芽率高,发芽势强。

静水浸种可在室内或室外,用静止不流动的水进行浸种。

如在山塘、水库、鱼塘浸种,由于水温较高,易于吸水萌发,但要注意水质要清洁,及经常换水或上下搅动种子,排除附在谷面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发芽率及发芽势。

若在室内采用温水浸种,则浸种时间短,发芽迅速,能选择晴天催芽,抢晴、暖播种。

浸种时间的长短,要看天气冷暖及品种的皮壳厚薄而定。

一般气温高,品种皮壳薄,浸种时间短。

相反,浸种时间则较长,浸种时间太短,种子吸不到发芽所需的水分,萌发慢,萌芽不齐。

浸种时间太长,会将种子的养分浸出,降低发芽率及幼苗的健壮程度。

一般以浸1—2天为宜。

四、消毒
为了消灭附在谷种的病菌,要进行种子消毒,一般清水浸24小时,再用2%的福尔马林液浸种或闷种3小时。

也可用冷水温汤的办法用冷水浸24小时,移入45—47℃温水中浸5分钟再放到52—54℃温水中浸10分钟,可以防稻热病、白叶枯等病害。

凡是经过用药剂,温水处理过的种子用冷水冲净便可进行催芽
4.催芽
种子萌发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氧气。

谷种催芽前,除了要做好选好种、消毒等工作外,还必须做好浸种工作,让种子充分饱和水分,然后才能进行催芽。

催芽的方法有多种,但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谷芽出得快、齐、壮。

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掌握好催芽的三个阶段: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常温炼芽。

(1)高温破胸(露白):种子露白是在酶的催化反应下进行的一列系生理变化。

酶的活动和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酶越活跃,胚乳贮藏的营养物质解快,种子露白就快。

所以,这个阶段主要是掌握适宜的高温。

一般以35~38℃为宜,最高不超过40℃。

早春气温低,催芽开始时,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释放热量不多,只靠种子本身的热量升温,露白较慢,这时必须进行人工加温。

在催芽开始时,把谷种装进箩筐,放在45~50℃的温水中洗种2~3分钟(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握水温和洗种时间,使谷温不超过40℃,以免烫伤谷种),捞起后,用消毒过的稻草盖好,或用塑料薄膜覆盖(如种量少,可用纤维袋装谷种,以方便浸温水加温)放入密闭的室内。

一般经过12小时以上就能破胸。

(2)适温催芽:当谷种露白90%以上时,进行翻动,将温度降到28~32℃。

因为温度过高,消耗养分多,影响谷芽茁壮,而且容易发生烧芽。

要掌握“干长根,湿长芽”的原理,每天翻动淋水两三次,特别是晚造催芽,时值高温,谷种发芽生长快,温度升得快,释放有害物质多,更要注意翻动淋水,降温除害。

给根芽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保证谷芽发育生长齐一,促使达到根粗芽壮的要求。

(3)常温炼芽:当谷种的根有一两粒谷长、芽有大半粒谷长时,将谷种摊开,进行降温,在接近当时的气温下进行炼芽,提高对外界条件的适应能力。

若遇寒潮不能播种,可在通风的室内,把谷种摊在竹垫上,3寸厚度左右,适当翻动,保持谷种不干白,干了喷些水。

室内温度保持在14~16℃,可维持几天不烂种。

等天气好转,及时播种
水稻种子处理意见
连续多年的实践证明,实行水稻药剂浸种,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恶苗病、小粒翘穗等种传病害的危害,延缓和减轻虫传病毒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具有省工、节本、高效的特点。

一、浸种药剂
采用浸宝和吡虫啉两种药剂同时浸种。

二、浸种对象
所有水稻的种子。

包括直播稻田种子
三、浸种方法
按照水稻种子3~4公斤,用25%施百克乳油2ml+4.2%浸丰乳油2ml+10%蚜虱清可湿性粉
剂6g或浸宝2毫升加10%吡虫啉8~10克加水5公斤的比例先将两种浸种药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再投入稻种,浸种时间为60~72小时。

浸种后不必清洗,可直接进行催芽或播种。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浸种药剂量、水量和水稻种子量的配比,不得随意提高药液浓度,以免影响稻种的发芽率或发芽势,并浸足时间,确保防效;
2、先配好药液,再投入稻种,切不可先浸种子再加药剂;确保药液全程淹没稻种
3、浸种最好在室内进行,若在室外,应进行遮光处理,以免水温过高而影响种子发芽率,浸后不需淘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