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和写字教学中的口诀法
张淑先
俗话说“字如其人,一手好字,受益终身。
”儿童阶段是识字和写字的最佳时机,写字训练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而且也是对孩子的耐心和毅力的锻炼,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十分有益。
小学生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错误,通常体现在同音字和形近字等方面,针对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口诀法来教学。
字形记忆的指导严重缺失。
这是学生出现错字白字的根本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口诀法是一种常见的记忆方法。
就是将某些记忆材料可以编成押韵的顺口溜,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实践证明,顺口溜在识字教学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我们的字形记忆指导教学也可巧用口诀。
比如,改进后的“重”字教学,就是在以往写字教学的基础上,加字形记忆指导:重——千里一线牵。
学生利用这个口诀,马上就可以记住“重”的字形。
课下不用花费大量时间重复机械记忆地练习“重”字的写法。
口诀法记忆字形的优势是对字形整体识记,有效整合学生已有的写字经验,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写字资源,写字教学就会省时高效。
年级越高,口诀记忆字形越适用。
而以往的写字教学字形记忆是一笔一画叠加,学生记忆字形的负担很重。
“千”和“里”是学生以前写过的字,我们不用一笔一画的把“重”字的笔顺教给学生,整体识记字形就可。
所以,“重”字的教学,我们还可以这样进行:
首先教师用字谜引导学生把“重”字拆成“千”“里”,然后重
点指导学生“千”“里”组合时笔顺的点滴变化,最后利用字谜编口诀——“重”字“千”“里”一线牵。
这么多的汉字,口诀哪里来?
一、借鉴
现在的教辅资料、报刊杂志铺天盖地,只要对我们写字教学有帮助的口诀,都可以搜集。
比如:《小学生拼音报》《同步训练》《字词句段篇章》等,我们搜集之后,注意分类整理,加以合理利用。
1、“同音字形近字”口诀
音同、形近字的掌握,是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运用这类字时倍感吃力。
比如“诚”“城”二字,同音、形近,学生易混。
我们常规的写字教学,一般先让学生比较二字异同,然后让学生利用偏旁表义的字理规律识记字形。
但是,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偏偏就有20%的学生掌握不住。
过一段时间后,那80%的学生中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出现反复,把“长城”写成“长成”,“诚心”写成“城心”。
借用《小学生拼音报》中——巧学字词句的顺口溜:“城”和“诚”读音同,区分它俩要看清:“城”墙前面有堆土,“诚”心要用“言”表清;“城”墙坚固才长远,学有“诚”心能成功。
这样来进行写字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2、“易添笔画字”口诀
心理学表明,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知识的积累,一些旧的知识经验可能对我们学习新知识起一定的负作用。
思维的定势、材料的相近、概念的模糊等因素会造成我们学习新知识的困扰。
所以,
我发现在写字教学中,学生写字时容易出现多一笔少一画的现象。
比如:教学“染”字。
为避免学生将“染”中的“九”写成“丸”,我们采取正确印象先入为主的写字教学策略。
在黑板上规规矩矩的板演书写,学生跟着书空,然后让学生多次在田字格里练习,多遍复习。
最后,机械抄写、机械记忆,增加学生的写字负担不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学生将“染”字的“九”写成“丸”。
因为学生先学习的“热”字,根据《学习的心理》,我知道“热”这一知识经验就成为学生学习“染”字的干扰源。
此时采用《同步训练》的口诀巧记“染”的字形,则效果最佳:染:上面三九,下面十八。
学生书空一次,书写两遍,不用复习,就记住了“染”字字形。
只要我们在写字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多多搜集口诀识记字形资料,就会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的扎实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编写
对部分查不到资料的字,就要师生自己动手编写识字口诀。
编写口诀时,要以突出趣味性为主。
1、根据字义编写。
比如:教学“突”字,我编的口诀是:突突突,小狗洞。
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突突突,突突突,小狗趴在洞里头。
一个“趴”字,点出“突”字的结构关系,非常形象。
“穴”是洞,“犬”是狗,一“趴”赋予“突”字生命的活力。
一“穴”一“犬”组合成一“突”字。
从此,没有一个学生掉过“突”中的“、”,这在以
往的教学中是不多见的。
我编写口诀时,一般以我为主导。
学生学得多,听得惯之后,非常愿意自己编写。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采用学生编写的顺口溜。
因为识记字形是学生的事情,为了方便学生诵读和记忆,当然要让他们用自己的办法来记忆汉字。
这样,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2、根据视觉想象编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利用图象来记忆的。
互不关联的一幅幅图象组合成滑稽的视象,把这些视象想象成相互碰撞、挤压的离奇动态,有助于增加记忆。
因此,在编写口诀时,我就充分运用视觉想象这一记忆规律。
比如:教学“稀”字。
以往的常规写字教学,“稀”字容易回生。
因为“稀”字在低年级属于不多用的生僻字。
偶尔用到“稀”字,学生以“西”代替,出现白字现象。
运用顺口溜教学,我是这样编写的:“禾”苗“布”上耍大刀(×),稀奇,稀奇,真稀奇。
“×”为一个人耍大刀的抽象视象,学生不难理解。
因为学生经常从电视、书籍中看到一个人手持大刀,弓步向前,作攻打形状的形象。
“禾”“布”“×”三个互不关联的视像,加上学生的想象组合在一起,变静字为动态形象,滑稽有趣,又融视觉、读音、字义于一体。
写字教学中插入口诀记忆字形教学,是我的粗浅尝试,希望与各位同行分享,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综观我们以往的写字教学,我觉得普遍存在重视书写的端正美观指导,缺乏字形记忆的指导。
比如教学“重”字:
1、读贴。
意在指导学生书写时注意横的长短变化,使书写时字形端正美观。
2、范写。
意在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书写。
3、描红。
由上例可见,字形记忆的指导严重缺失。
这是学生出现错字白字的根本原因。
有实验表明,“儿童在纠正错别字后,再发生错误的多少和儿童原来对字形掌握的牢固程度有关。
掌握越牢固,遗忘的数量越少。
”因而,我认为忽略字形记忆指导的写字教学是不完整的。
新课标也规定,我们的写字教学不仅让学生书写规范,而且让学生正确运用。
所以,在今后的写字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字形记忆的指导。
所以要培养学生练出一手好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二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三指导学生的写字方法:
1.教会学生执笔和运笔的方法。
2.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
3.分析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4.率先垂范。
要求学生写好字,教师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5.上好写字课。
6.适当有效地奖励和惩罚。
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有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方法,还要有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写字态度。
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严格要求、监督和激励。
使学生无论是数学还是英语只要接触到汉字就应该认真对待,课堂、家庭、练习的作业都一致要求。
“提笔即是练字时”,渗透到每时每刻,天长日久,持之以恒,形成习惯,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