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稻田养鱼PPT课件

稻田养鱼PPT课件

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
稻田养鱼系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 人为的措施,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水产品,使 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 昆虫,以及其它物质和能源更加充分地被 养殖的水生生物所利用,并通过所养殖的 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除 虫、疏土和增肥的目的,获得稻鱼互利双增 收的一项生产技术。
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光合作用 放出的氧气有利于鱼的呼吸代谢。
稻田养鱼使水稻和鱼彼此受益。
(二)稻田养鱼的优点
1、有利鱼体生长
稻田水浅,水温昼夜变化大,溶氧高。若放养密 度适当,一般不会出现浮头现象,并且鱼病较少, 因鱼生长快,体质壮,抗病力强。加之稻田鱼种 密度小,水质又优于池塘,传染性疾病不易大发 生。
(一)稻田养鱼的生态原理
稻田养鱼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分为生物因子和 非生物因子两部分:生物因子由水稻、杂草、光 合细菌、浮游生物、水生昆虫、水生寡毛类和软 体动物组成;非生物因子指光、氧气、氮气、二 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
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稻是主体,它不断将光能变 成化学能贮存起来。同时,田间杂草、藻类和光 合细菌也在进行同样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但这些生物不能供作人类食物。此外底栖动物和 田间昆虫也未被利用,而水稻害虫还威胁 着水稻的生长。
我国稻田养鱼早在2000多年前的陕西汉中、 四川成都就已盛行。
东南亚主要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 律宾、泰国、印度及日本等国。而欧洲稻 田养鱼开展得较迟,1932年在乌克兰南部 稻田试养鲤鱼,随后匈牙利、保加利亚也 相继开始稻田养鱼。美国阿肯色州于1950 年试验稻田养鱼。
一、稻田养鱼的原理和优点
在稻田养鱼时,鱼可取食田间杂草、水稻脚叶、 昆虫(包括水稻害虫)、软体动物、水蚯蚓等,滤 食性鱼能摄食浮游生物和细菌等。
鱼的排泄物可作水稻的肥料,鱼呼吸放出的二氧 化碳是水生植物的碳源;鱼在水中游动增加了水 中溶氧并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杂食性鱼类觅食 时对土壤的搅动,起到了松土作用,有利于水稻 根系的生长。
2、节省饵料
稻田养鱼在品种搭配上以草食性鱼和杂食性鱼为 主,以便充分利用水稻脚叶,无效分蘖、田间杂 草和动物性饵料,而人工投饵较少。
3、促进水稻增产
稻田养鱼充分发挥水稻和鱼 类共生互利的作用,获得稻 鱼双丰收。稻田养鱼对水稻的作用:
一是稻田的肥力和肥效提高了。 二是田中杂草大为减少,减少了肥料损失,
围沟又称环田沟,沟宽1—2m,深70—80cm, 距离田埂50—100cm,即约插2—4行秧的距离。
(2)鱼溜(又称鱼窝)
占稻田面积的5—12%。培养 鱼种占5%,深80—100cm; 饲养成鱼占8—12%,深150—200cm。
鱼溜可开在田角、田边、田中、进排水口 处或田外。
面积小的稻田,一个鱼溜就够了,而面积 大的田则需挖多个鱼溜。鱼溜可为方形、 圆形或不规则形。
在积雨面积较大的田块中养鱼,必须设公 共防洪沟,最好用石料砌成永久性防洪沟。 一般正冲田防洪沟宽1.0—1.种植类型与鱼的关系划分 (1)稻鱼兼作 指水稻种植期间养鱼的稻鱼共生型,包括水稻收
获后的连养类型。 1)单季稻兼作养鱼 指早稻、中稻或晚稻插秧后养鱼的方法。 若以收获鱼种为目的,则在水稻收割后就起捕;

(3)沟槽 有的地方将鱼沟鱼溜合并 为一沟槽,即沿稻田长边开挖深1m、宽2m
的沟,田中不再设鱼沟鱼溜。 这种沟槽面积小于常规鱼沟鱼溜,而容积
却增加近50%,同时水稻株数增加了,获 得稻鱼双丰收。
3、进排水口,平水缺及拦鱼栅设置
(1)进排水口
进水口与排水口一般设在田相 对的两角处,进排水口的大小取 决于稻田面积和大雨时排水量。进水口应稍 高于田面,排水口与田面等高或稍低。 (2)平水缺 平水缺常与出水口合二为一,即在排水口 底部及两侧用砖、板石或条石等砌成。 宽度40—50cm,竖放平铺各两块整砖, 平铺砖始终与田间的水面相平.
在坑沟式稻萍鱼养殖中,排水口鱼栅为三层:内 外层是竹篾编的鱼栅,起拦污拦萍作用,中层为 拦鱼栅;进水口处二层,外层拦污,内层拦鱼。
4、搭棚遮荫
在鱼溜上空搭棚遮荫是稻田养鱼重要环节。
鱼溜位于田角或靠所田边的可种瓜、豆和 葡萄等,搭一矮架荫棚,鱼溜在田中央的, 可用稻草或别的材料搭荫棚。
5、防洪沟
(3)拦鱼栅
拦鱼栅用竹篾、塑料、金属丝和树枝等编织而成。
栏鱼栅做成“⌒”形、“^”形,凸面正对水流。
鱼栅约比进水口大,通常宽90—100cm,高 80—85cm,上端要高出田埂10—20cm,下端 嵌入田埂下部硬泥土中30cm。
鱼栅孔径大小与鱼的规格有关:全长1.5— 2.5cm时,孔径0.2cm,全长3.3—16.5cm时, 孔径则取0.4cm。
起到保肥作用。 三是水稻病虫害明显减少。 四是稻田养鱼,鱼类能起到松土的作用。 水稻产量比未养鱼稻田增加5-10%。
二、稻田养鱼的基本设施和类型
养鱼稻田的基本设施既要保证水稻的需要, 又要有利于鱼的生长;既能满灌全排,又 能保持一定的载鱼水体,并有防止鱼类逃 逸的拦鱼设施,做到稻鱼双利。
大面积的稻田养鱼区,要建设必要的戽水、 灌排水渠和涵闸等水利设施,做到 灌得进、排得出、降得快、避旱涝。
l、田埂的加高加固 目的是提高并保持一定水位,防止 田埂渗漏,有利于稻田养鱼提高产量。 养成鱼、中上层鱼比养鱼种、底层鱼要高。 加高、加宽的田埂要夯实,防止大雨冲塌
或漏水。
丘陵山区的养鱼稻田,在埂外要挖排水沟, 以便山水及时排出,防止漫田逃鱼。
一般丘陵地区田埂高40—50cm,平原地 区 50—60cm,冬囤水田和湖区低洼
2、鱼沟鱼溜的设置 是水稻施肥、喷农药和烤田时鱼的栖息地和捕鱼
时鱼的汇集处,也是高温季节鱼的避暑场所。 (1)鱼沟 鱼沟分主沟和围沟。
主沟开在田中央,一般沟宽45—50cm,沟深 50—60cm。不足一亩的开“十”字形,较大的 田开“丰”、“田”、“井”、 “目”字形主沟。主沟 联通注排水口,一般每隔20m开一条横沟,隔 25m开一条纵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