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的设置是会计的一种专门方法。
本讲阐述的会计账户的分类是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也是进一步学习后续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
本讲主要内容:
1、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特点分类
其中按经济内容的分类是基础,按用途和结构特点分类是重点。
学习账户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账户的基本用途与结构,以便更好地运用账户。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归纳总结,找出各类账户的共同点及区别,同时要注意思考如下有关账户的问题:一是要弄清账户为什么要分类,二是为什么要设置和运用这些账户,三是账户的两种分类方法各有何作用。
理解了上述问题,也就基本掌握了本讲内容。
相对来说,本讲的内容比较虚,学习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结合有关具体的账户对照学习,一个一个理解掌握,不要就理论去考虑理论,而是要与实际的账户相结合,通过具体的账户来理解有关分类的问题;二是学习中如有不好理解的地方,不要过多地花费时间和精力,可以跳过去,有些问题待学习了后续有关内容后,理解起来会更容易。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账户的经济内容是指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是账户分类的基础。
账户按经济内容可分为以下五类:
1.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是用来核算各类资产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账户。
资产类账户从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上看:
一是具有对所有者有用的特征,即具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作贡献的特征;
二是具有为该企业获得利益并限制其他人取得这项利益的特征;
三是具有掌握和控制该经济资源组织经营活动的特征。
资产类账户反映的会计内容,既有货币的,又有非货币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
资产类账户具体分为流动资产类账户和非流动资产类账户。
流动资产账户反映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化或耗用的资产。
非流动资产账户包括反映企业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企业的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的账户。
2.负债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反映企业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预期于履行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从该类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看:
一是体现了对其经济主体按时履行偿付债务的责任或义务;
二是表明清偿负债会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三是表明这种债务履行的客观存在或正在发生。
负债类账户按其在形成时不确定的偿还期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流动负债类账户和长期负债类账户。
流动负债类账户反映企业将在一年或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
债务。
长期负债类账户反映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反映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按其形成的方式,该类账户可分为投资人投入的资本以及企业内部滋生的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留存收益。
反映所有者权益的账户一般划分为投入资本类账户和留存收益类账户。
4.成本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反映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它针对一定成本计算对象(如某产品、某类产品、某批产品、某生产步骤等),表明了由此发生的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
成本类账户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
5.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反映某一会计期间的一切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的所有损益内容,它既包括来自生产经营方面已实现的各项收入、已耗费需要在本期配比的各项成本、费用,也包括来自其他方面的业务收支,以及本期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支等。
一般来说,该类账户可以划分为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两大类。
收入类账户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类账户反映企业为销售商品、提高劳务及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