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缓解体力疲劳 (1)

缓解体力疲劳 (1)

葛根是一种豆科葛属的药食两用植物(长约60cm,直 径45cm)的块茎,主要分为野葛和粉葛
生理功能:
体内、外实验表明,葛根素和葛根黄豆苷原有抗脑缺血和 保护脑细胞的作用。抑制缺血所致脑损伤的乳酸含量储积 和提高缺血脑组织中SOD含量,因此葛根具有抗疲劳作用。
鹿茸(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类)
其水浸出物中含有多量胶质,灰质中含 有Ca,P,Fe,Me等。鹿茸精能提高机体的工作 能力,降低肌肉的疲劳。
(3)内环境平衡失调学说
在剧烈的运动、劳动过程中,由于机体渗透压、 离子分布、pH、水分、温度等内环境条件发生巨 大变化,使体内酸碱平衡、渗透平衡、水平衡等失 调,从而导致工作能力下降,发生疲劳。
(二)突变原因
疲劳的控制链及突变理论认为疲劳是机体许多生理生 化变化的综合反应,因此疲劳是全身性的。从中枢神经系 统到外周,引起疲劳的各种因素互相联系形成一条相互制 约的肌肉收缩控制链。这条控制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中 断都会影响其他环节,最终将对肌肉收缩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而引起疲劳。 疲劳的发展在能量消耗和兴奋性衰减过程中并不是逐 渐进行的,而是有一个突然下降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突 变。正是由于突变,使肌肉收缩控制链某一个或某几个环 节中断.从而产生疲劳。
缓解体力疲劳
食品科学 李静 201323104007
主要内容 ★概要概 ★引起体力疲劳的生物化学机理 ★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食品 ★缓解体疲劳功能食品的评价原 理及方法
(一) 概要
疲劳的概念
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学术研讨会将疲劳定义为:机体 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一个特定的水平或不能维持预 定的运动强度。 它的产生提醒工作者应减低工作强度或终止运动以避 免机体损伤。
人参
Hale Waihona Puke (人参皂苷)(皂苷类)1,抗疲劳作用
人参能显著降低机体的耗氧量,能使大脑兴奋过程的疲惫 性降低。试验表明,人参中含有促进疲劳恢复的成分:人 参皂苷Rb1、Rb2、Rc、Rd、Re、Rf、Rg1
2.对中神经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
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有中枢兴奋作用, Rb1有中枢抑制作用。
(二) 引起体力疲劳的生物化学机理
引起疲劳的生物化学机理目前认为主要有两种因素: 物质代谢原因,突变原因。 疲劳发生的物质代谢机制 机体各部位。各种形式的疲劳都是由物质 代谢及内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造成的。从 物质代谢因素研究疲劳发生的机制目前主 要有三种学说。
(1)能量物质消耗学说
肌肉中ATP含量极少,机体进行短时间极限 强度的运动时,尽管磷酸肌酸将所储存的能量 随高能磷酸基团迅速转移给ADP,以重新合成 ATP,也只能使剧烈运动持续约l0s。 在超过l0s的高强度运动中,糖便成为主要 的供能物质。当肌肉中的糖原被大量消耗时, 机体活动能力降低,出现疲劳。长时间运动时 肌肉不仅消耗糖原,同时还大量摄取血糖,当 摄取速度大于肝糖原的分解速度时,血糖水平 降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靠血糖供能,血 糖降低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供能不足,从而导致 全身性疲劳的发生。
动物实验
1负重游泳实验
1.1 检测原理 运动耐力的提高是抗疲劳能力加强最直观的表现。 1.2试验方法 1.2.1 实验动物 使用纯系小鼠,成年小鼠,体重18-22g。 1.2.2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 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阴性对照组,给人体推介量的 10倍为其中一个剂量组,另设两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 对照组。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 1.3.3实验步骤 末次给予受试样品30min后,将尾根部负荷5%体重铅皮的 小鼠置于游运箱中游泳。水深不少于30cm。水温25°C ±1.O°C,记录小鼠自游泳开始至死亡的时间,即小鼠负 重游泳时间。
大豆(大豆多肽)
1,增强肌肉运动力、加速肌红蛋白的恢复
在运动前和运动中,肽的添加还可减慢肌蛋白的降解, 维持体内正常蛋白质的合成,减轻或延缓由运动引发的其 他生理功能的改变,达到抗疲劳的作用。
2,促进能量代谢
摄食蛋白质比摄食脂肪、糖类更易促进能量代谢,而 大豆多肽促进能量代谢的效果比蛋白质更强。
葛根(葛根素,葛根黄豆苷原)黄酮类
西洋参(人参皂苷)
1.抗疲劳作用
西洋参能降低豚鼠的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脏DNA和 RNA的含量,并能降低机体的耗氧量,提高坑疼劳能力。 西洋参总皂苷60mg/kg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负重小鼠 的游泳持续时间。
2,中枢抑制作用
西洋参及其所含的主要单体皂苷Rb1对大脑皮层有镇 静和中枢抑制作用,对生命中枢有兴奋和保护作用。
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食品
中国卫生部批准的抗疲劳功能的部分物质:西洋参 ,中华鳖,绞股蓝,牛磺酸,山楂,红景天,花粉 ,砂仁,杜仲(叶),银杏叶,狗鞭,黑鱼,发酵醋 ,何首乌,葛根,沙棘,蜂王浆,虫草,灵芝,螺 旋藻,山药,骨髓,雄蚕蛾,海狗鞭,人参,瓜那 拉,肉苁蓉,肌醇,羊肚菌,蚂蚁,海胆生殖腺, 天冬氨酸钙,蜂胶,核酸,小麦胚芽油,刺五加,1 ,6一二磷酸果糖,黄芪,蛇肉,鱼鳔胶,鹿茸,三 七,党参,低聚糖,林蛙油,巴戟天,桑椹,天麻 ,角鲨烯,当归。
年轻时用 健康换取 金钱 ,年 老时用金 钱换取健 康.
慢性疲劳综合症在城市 广泛蔓延,使很多人未老就 步入用金钱换取健康的“老 化过程”
疲劳的危害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各种活动能力从40岁左右开始会 逐步下降,属于自然衰退现象。如果人体长期处于疲劳状 态下,就可产生未老先衰和疲劳综合征。疲劳过度可加速 死亡。据统计,日本因过度疲劳而突然猝死的人数每年超 过1万人。其中因心力衰竭等心脑问题的致死率约占 80%。
疲劳的分类
根据疲劳发生的部位,可以将疲劳分为:中枢疲 劳、神经一肌肉接点疲劳和外周疲劳。
中枢疲劳:在体力疲劳的发展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起 着主导作用。大强度短时间工作可导致大脑皮层运动区三 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CP)动用过多,腺苷二磷酸 (ADP)/ATP比值增加,致使神经元的机能活动性降低从 而产生抑制引起的疲劳。而长时间工作时,大脑中ATP、 CP水平显著降低,a-氨基丁酸明显升高。a-氨基丁酸是大 脑皮层中的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它可阻抑皮层神经元 轴—树突触联系。因此其含量增加形成中枢保护性抑制是 导致长时间运动疲劳的原因。此外神经系统蛋白质、核酸 代谢在疲劳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糖酵解时产物氢离子和乳酸使肌细胞 pH 下降,进而引 起一系列生化变化: ①使ATP酶活性下降,不利于ATP的恢复。 ②使糖酵解反应的限速酶——磷酸果糖激酶活力下降。这 一原因使机体内的乳酸不能无限的积累。 ③影响肌浆网中钙离子的释放及其与肌钙蛋白的偶联,从 而降低了肌球—肌动蛋白的连接使肌力下降。 ④破坏了细胞内外离子平衡,使肌细胞膜电位降低,导致 肌力下降 ⑤使环腺苷 — 磷酸 (cAMP) 减少,脂解作用降低,脂肪供 能减少。
1.4 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尿素数据为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法。 若受试样品血清尿素明显低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可判定该实验结果阳性。
3肝糖原测定(蔥酮法)
3.1检测原理 蔥酮可与游离糖或多糖起反应,反应后溶液呈蓝绿色,于 620nm处有最大吸收,测定其光密度,可以确定糖原的含 量。 3.3实验方法 3.3.1实验动物同负重游泳一样 3.3.2剂量设计和分组 大鼠剂量以人体推介食用量扩大5倍作为基本剂量,其余 同负重游泳一样。
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较复杂,总的来 说大致可归纳为:
1,能源物质过度消耗,如ATP、CP、肌糖原和肝糖原过 度消耗,血糖下降; 2,疲劳物质在体内堆积,乳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大量存 留在体内; 3,内环境的紊乱,如体内酸碱平衡、离子分布、渗透压 平衡、水平衡等失调; 4,神经系统,酶,激素对运动时代谢调控失调等
外周疲劳:外周疲劳指除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接点之外 的各器官系统产生的疲劳。主要指运动器官肌肉的疲劳。 表现为肌肉中供能物质输出的功率下降,使机体不能继续 保持原来的劳动强度,其次是肌肉收缩力量降低。
疲劳根据其发生的方式可分急性疲劳和 慢性疲劳。
■ 急性疲劳主要是频繁而强烈的肌肉活动
所引起的 ■ 慢性疲劳主要是长时间而反复的活动所 引起的。当疲劳到了第二天仍未能充分恢复 而蓄积 时,称为蓄积疲劳。
2 血清尿素测定(二乙酰-肟法)
2.1原理:样品中尿素在氧化高铁-磷酸溶液中与二乙酰和硫胺素共煮,形成一种红色的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 尿素的含量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尿素标准管比较,可求 出尿素的含量。 2.2试验方法 2.2.1实验动物 成年小鼠或大鼠,推荐使用雄性小鼠。小 鼠体重18-22g 2.2.2剂量设计和分组:大鼠剂量以人体推介食用量扩大5 倍作为基本剂量,其余同负重游泳实验一样 2.2.3实验步骤 末次给受试样品30min后,在温度为30摄氏度的水中不负 重游泳90min。休息69min后采血。用二乙酰-法测定血清 尿素。
4.疲劳对泌尿系统有损害 尿液容易引起泡沫,且泡沫停留的时间也长。 5.疲劳对肌肉组织有损害 出现肌肉酸痛,肿胀,疲劳无力等症状。 6.疲劳对皮肤有损害 会产生脂褐素和腊样质,可以是皮肤变黑和粗糙, 长出老年斑。 7.疲劳对肝脏有损害。
疲劳的症状
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劳; 没有明确原因的肌肉无力; 失眠症状普遍存在,或有多梦和早醒; 头胀、头昏或头痛;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食欲不振; 肩背不适、胸部有紧缩感,或腰背痛、不定位 的肌肉和关节痛,无明确的风湿或外伤史; 8. 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 9. 兴趣减退或丧失; 10. 性功能减退; 11. 低热 12. 咽干、咽痛或或喉部有紧缩感。 1. 2. 3. 4. 5. 6. 7.
疲劳的人体器官组织的危害:
1.疲劳对脑组织有损害 轻则出现犯困,头昏,头痛,记忆力下降;长期 慢性毒害,可诱发脑神经细胞凋亡。 2.疲劳对心血管系统有损害 从而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脑血管硬化,心,脑血管意外可以致 命。 3.疲劳对免疫系统有损害 导致T细胞功能下降,白细胞介素,α-干扰素等 免疫因子生成减少,自然杀伤细胞的数目和活性 都有所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