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微生物检测》PPT课件
《环境微生物检测》PPT课件
h
7
空气中微生物总数目前用CFU/m3, 计量。即每立方米空气落下的细菌数,一 般以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500-1000 CFU /m3以作为空气污染指标。
h
8
11.1.2 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控制空气微生物污染,必须减少空气 中微生物的来源,特别是微生物污染严重 的医院,肉类加工等行业废水废物的处理 消毒工作;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减少微 生物滋生;绿化造林也是净化市气、除尘、 杀菌和吸收有害气体的重要途径;另外空 气消毒和空气净化器对净化空气也起一定 的作用。
发光细菌法已被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规定为测定水环境急性毒性的国家标准。
h
28
11.3.1 发光细菌检测的原理
细菌的发光过积是菌体内一种新陈代谢的生理 过程。菌体含有荧光素、荧光酶、ATP等发光要 素,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内生化反应而产生微 弱荧光。
毒物浓度与菌体发光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发光细菌法就是利用灵敏的光电测量系统测定毒 物对细菌发光强度的抑制程度进而反映环境中毒 物毒性大小,用发光度表征毒物所在环境的急性 毒件。
传播方式:除了饮水不卫生外,更多的是通过食物以及 昆虫血液传播
如疟疾是蚊子传播,食用生肉感染肉类寄生虫等
h
15
11.2.2 水质指示微生物——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人肠道中正常的寄生菌, 是一群需氧和兼性厌氧的,能在37℃,24h 内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孢 杆菌,又称总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作为水体被粪便污染的指标, 也是饮水、食品等的细菌学常规检验指标 之一,通常用“大肠菌群指数”和“大肠 菌群值”表示。
h
29
h
30
11.3.2 发光细菌法检测的操作
目前国内外发光细菌的测定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①新鲜发光细菌培养测定法
即将发光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当条 件下(20±0.5)℃振荡培养到对数生长期,配制含3 %NaCl盐度的适当浓度的菌悬液加入测试管中, 再加入待测液,使之与菌液接触,作用5~15min 后,读出并记录对照管和样品管发光强度。此法 操作较为简便。
h
19
11.2.2.2 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常用的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有多管发酵法 与膜滤法。 1.多管发酵法(即最大可能数法, MPN ) 发酵法是大肠菌群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分为 三步。 A.初发酵 目的:水中大肠菌群存在与否的初步判断。
h
20
A.初发酵
方法为将水样置于糖类液 体培养基中,在一定温度 下,经一定时间培养后, 观察有无酸和气体产生, 即有无发酵,而初步确定 有无大肠菌群存在。如采 用含有葡萄糖或甘露醇的 培养基,则包括副大肠杆 菌;如不考虑副大肠杆菌, 则用乳糖培养基。由于水 中除大肠菌群外,还可能 存在其它发酵糖类物质的 细菌,所以培养后如发现 气体和酸并不一定能肯定 水中含有大肠菌群,还需 根据这类细菌的其它特性 进行下两阶段的检验。
到淋巴组织,脾脏肿大, 躯干上出现红斑,胃肠
壁溃疡产生腹泻。
伤寒沙门氏菌
h
12
二、痢疾杆菌
痢疾杆菌可引起 细菌性痢疾(与阿 米巴痢疾不同), 症状为急性腹泻, 通常大便中有血 及粘液,某些病 例中有发烧。
h
13
三、霍乱弧菌
病症:霍乱
症状:轻型病例中, 只造成腹泻。
在较严重或较典
型的病例中,除腹泻
h
23
在此阶段,先将上 一试验产酸的菌种 移植于品红亚硫酸 钠培养基(远藤氏培 养基)或伊红美蓝培 养基表面(划线接 种是为了分离出单 菌落,防治菌落不 纯干扰结果),这 一步氧气可以阻止 厌氧芽抱杆菌的生 长,而上述培养基 所含染料物质也有 抑制许多其它细菌 生长的作用。
远藤氏培养基 划线分离单菌落
第11章 环境微生物检测
h
1
11.1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与控制
11.1.1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1)撞击法
撞击法是采用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 样器,通过抽气动力作用,使空气通过狭 缝或小孔而产生高速气流,使悬浮在空气 中的带菌轮子撞击到转动的营养琼脂培养 基平皿上。经37℃、48h培养,计算出每 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细菌菌落数。
根据肯定有大肠菌群存在的初步发酵 试验的发酵管或瓶的数目及试验所用 的水样量,即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 查表得出结果。
h
25
(2)膜滤法 使用的滤
膜是孔径为 0.45~ 0.65μm的微 孔滤膜;
转移至伊红美兰 平板上。
h
26
11.2.3 水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控制水体微生物的污染首先必须从源头 做起,即控制排放废水,尤其是医院废水 等微生物的含量,避免大量有害微生物进入 水体;
h
21
试验中的培养基中加入了酸碱指示剂紫色的溴甲酚紫, 产酸时指示剂变黄,同时培养基中口朝下放置了装满同 样培养基的小试管,产气时小试管中会封闭一段气体, 被作为培养中是否产气的依据。
h
22
B.平板分离
目的:鉴定产酸产气菌的染色特征、好氧与否、 芽孢特征。
根据:大肠菌群在固体培养基上可以在空气生 长,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和不生芽孢的特性
列为评价化学物质安全性的首选力法。
h
34
11.4.1 Ames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鼠伤寒沙门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 不含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当受到致突 变物作用后,大量细胞在遗传物质的特定座位发 生基因回复突变而成为野生型,能自行合成组氨 酸,此时培养物中虽不含组氨酸。组氨酸缺陷型 菌株亦能生长并形成菌落。
h
41
⑦检测农药在微生物降解前后的致突变性, 了解农药在施用后代谢过程中对人类有无 隐患。
⑧筛选抗突变物,研究开发新的抗痛药。抗 诱变因素在抗癌作用上至关重要、随着遗 传毒理学的发展,通过筛选已发现天然食 物如蔬菜类、茶叶、中草药等都员有抗诱 变作用。
h
42
11.5 生物传感器
11.5.1 生物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 传感器是能感受特定的被测量的物质
h
31
②冷冻干燥发光细菌制剂测定法
即把培养到对数生长期的发光细菌, 以冷冻干燥法制成干粉剂,使用时加入冷 的2%NaCl溶液复苏,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生 理状态和发光水平,然后用于测定。这是 国家标准方法,其优点是可实行测定的质 量控制。冻干粉可长期保藏方便使用,操 作简便,节约时间。
h
32
11.3.3 发光细菌法的应用
抗药性质粒。 ③紫外线损伤修复缺陷
h
38
④自发回变
⑤回变特性——诊断性试验 ⑥组氨酸营养缺陷型
(4)操作方法 Ames试验的典型操作方法有平板掺入
试验和斑点试验两种。
h
39
11.4.2 Ames试验的应用
①检测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的致突变性, 由此推测其致癌性。
②检测水源水和饮用水的致突变性,探索较 现行方法更加卫生安全的消毒措施。
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检测点 数越多越准确,以20~30个测点数为宜, 最少在负压下抽滤空气,使空气 通过经灭菌的微孔滤膜,空气中细菌被截 留在膜上,然后将膜转移到培养基上,使 滤膜与培养基完全贴紧,倒置于37℃恒温 箱培养24h。通过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测定 空气中细菌的数量。
h
44
③以被测目标与分子识别元件的相互作用方 式进行分类有:生物亲和型生物传感器和 代谢型或催化型生物传感器。
三种分类方法之间互相交义,相互渗 透。
其次,消除微生物兹生的环境。净化水 体,对地表水、游泳池水要进行定期检测, 必要时加入消毒剂以杀灭微生物。
h
27
11.3 发光细菌的微毒检测
发光细菌法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 一种微生物检测环境水质毒性的新方法。 发光细菌法简便、快速、灵敏、精度高, 凡有毒化合物、废水、废物的生物毒性均 可测定。
外,症状还包括呕吐、
“米汤样”大便、腹疼
和昏迷等。病程短,
严重的常常在症状出
现后12h内死亡。
电镜照片使用的是结晶紫
单染色,若革兰氏染色则
为阴性红色
h
14
四、寄生虫
真菌一般通过接触传染,不通过水传播,
引起疾病的原生动物和小型后生动物也由水传播,通常 称为寄生虫。在目前发现的几千种原生动物中只有20种 能引起人类疾病
36
(2)试剂 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
牛肉膏5.0g,蛋白胨10.0g.Nacl 5.0g,水
1000mL.pH7.2~7.4
S9mix 大鼠肝匀浆S9与NADP、G-6-P、KCl、
Na2 HPO4、KH2PO4和水配成混合液。
h
37
(3)菌种鉴定 在试验之前都要进行全面的生物学特
性和敏感性鉴定,符合要求才能使用。 ①脂多糖屏障丢失 判定是否是缺陷型 ②R因子 判断菌体是否存在或失去了某种
Ames试验就是通道在培养物中加入待测物, 根据不含组氨酸的培养基上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茵 株长出回复突变菌落数目的多少判断待测物的致 突变性。
h
35
(1)试验菌株
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变异株TA97,TA 98, TAl00,TAl02四种菌种,又增加了TA1535, TA1537,TA1538共七株。
h
h
9
日本建议的评价空气清洁程度的标淮见表
h
10
11.2 水的微生物检测及控制 11.2.1 水质的细菌学检测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关于 饮用水中的细菌标准与大肠菌群数量标准为
1.细菌总数≤100个/ml 2.大肠菌群≤ 3 个/L
h
11
一、伤寒杆菌
病症:伤寒或副伤寒。 表现:持续发烧,牵涉
③检测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致突变性,结 合化学分析,追踪污染源,为研究防治对 策提供依据。
h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