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价值观调查报告例文

价值观调查报告例文

价值观调查报告例文篇一:价值观调查报告例文中学生价值观调查调查目的:“价值的崇高性表现在,它不只是体现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且还表现着人的主动追求”。

价值选择对于一个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人的价值取向受时代气候、社会因素的影响甚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了解现阶段00后中学生的价值观,特作此调查。

调查时间主要是大二上学期后半段(1112月),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为了达到调查目的,此次调查,我们走访了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一中,共发放了120份问卷,挑选有效问卷100份(男女各作答50份), 本次调查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当前,中学生的主流价值观1、现阶段,中学生的价值观处于形成的哪一阶段2、现阶段,中学生的人生价值的取向特点二、分析当前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发展趋向1、现阶段,影响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各自所占的比例三、面对00后新生代的价值观,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调查前,我们准备了12个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如下:在人生意义的判断上,女生认为,做官和做名人最为有意义,占到人数的76%;其次获得安逸的生活占到20%;没有人选拥有大量财富。

在男生的选择中,舒适度的生活、做官和做名人几乎同等重要;对于拥有大量的财富同样无人问津。

在价值观的确立上,42%的女生认为自己受朋友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媒体信息(28%)和家庭教育(26%),受学校教育影响最小;男生则认为媒体信息影响最大,占到42%,其次是朋友圈子(32%)、家庭教育(18%),学校教育最小。

在价值观的实现上,26%的女生认为应自己努力为辅、利用别人为主,24%的女生认为应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22%的女生认为应顺其自然,依靠机遇,.18%的人则认为应该以自己努力为主、利用别人为辅,还有一小部分女生认为自己努力同时利用别人;对于男生,42%的认为自己努力为辅、利用别人为主,20%选择顺其自然、依靠机遇,认为靠自我的努力奋斗和自己努力为主、利用别人为辅各占16%,另外还有6%的人认为自己努力,也争取别人帮助在对学习的看法方面,56%的女生认为这是锻炼沟通与人际交往、学会并适应集体生活的途径,20%的女生认为是学习知识、充实自我、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的途径,认为是仅仅想找一个好的地方静下心来提升自己(6%)和受迫于家长或是社会竞争的压力,没有别的选择(14%);对于男生而言,58%认为是锻炼沟通与人际交往、学会并适应集体生活的途径,20%选择了学习知识,、充实自我、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剩余部分则选择了仅仅想找一个好的地方静下心来提升自己(12%)和受迫于家长或是社会竞争的压力,没有别的选择(10%).在兴趣方面,28%的女生对国家大事感兴趣,24%的女生对学术方面感兴趣,20%的女生对娱乐头条感兴趣,18%对社会新闻感兴趣,12%对经济感兴趣;对男生而言,38%对国家大事感兴趣,20%对娱乐头条感兴趣,16%是学术方面,14%是社会新闻,12%是经济信息。

在对于“何为人才”的理解方面,女生38%认为是学习刻苦的人,24%认为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20%认为是有很对证书的人,12%的认为是会做事会交际的人,6%认为是有专业技能的人;对男生而言,各有26%的人认为是学习刻苦和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各有20%的人认为是有很多证书和会做事会交际的人,还有6%认为是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

在人的尊严和金钱重要性的认识上,女生46%认为两者都重要,人的尊严尤甚;34%认为是人的尊严重要;10%认为是金钱重要;2%认为两者都不重要。

对于男生而言,42认为两者都重要;人的尊严尤甚;32%认为尊严更重要;14%认为金钱重要。

在青年人的责任感方面,女生大部分选择了保持公德心、关心社会和响应国家号召,其次是尽力读书、工作养家,还有少部分选择了主动纳税和参军,极少数表示不知道;对于男生,绝大部分选择了保持公德心、关心社会和响应国家号召,其他的与女生几乎无异。

在对于自己眼中当代人的价值判断趋向方面,女生62%崇美尚真,20%以实用化为主,12%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6%功利化;对于男生而言,44%崇美尚真,40%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12%实用化,4%功利化。

在价值观对自己的导向方面,女生52%认为作用一般,22%认为有较大作用,16%认为作用较小,6%认为作用很小,4%认为作用很大;对于男生而言,34%认为作用一般,24%认为作用较大,20%认为作用很大,14%认为作用很小,8%认为作用较小。

对于自我价值观的定位:女生中36%选择了自我为中心型,30%坚持己见型,20%部落型,8%反应型,4%玩弄权术型,2%存在主义型;男生中各有30%选择了自我中心型和坚持己见型,18%部落型,各有6%是反应型、玩弄权术型和社交中心型,4%存在主义型。

据调查,我们总结如下:根据调查数据,我们简单整理后,得出以下结论:一、自我中心型和坚持己见型形成当前中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1、现阶段,中学生的价值观尚不成熟,选择五花八门,问卷中甚至出现前后选择矛盾的情况。

2、倾向功利性追求,对于权力和成名渴望尤甚。

二、当前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受朋友和媒体信息的影响,并有着投机与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三、面对00后新生代的价值观,我们能够做的有:(一)、进行必要的价值观教育。

1、教育学生要把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统一起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人生价值观2、要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起来3、要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二)对中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引导教育时要注意的工作方法 1、要注意保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互动平等 2、要坚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工作方法篇二: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摘要:作为活在这个世纪的大学生生活中切切实实离不开钱,就如母鸡下蛋那般简单,没钱寸步难行。

是的,创业离不开钱,生活离不开钱,婚姻离不开钱,教育离不开钱,发展离不开钱。

追究根本原因还是在“钱”这字面上,那么钱有多少够用,可能任何一位专家学者都不能站出来说大话,毕竟市场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的。

十年之前,我可以花5毛钱吃一顿在当时我看来很丰富的早餐,那现在请问现在5毛钱还能买多少东西,买一个鸡蛋都得倒贴三毛。

所以,才有前段时间新闻报道的1000万都不够养老。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言归正传,最近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大家闹的是沸沸扬扬,为此,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门的调查研究。

为了便于分析讨论,此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主要分几块进行,如人生理想,社会了解认知,择偶观念,金钱观念等等,此次调查对象主要是本校大一到大四的男女大学生,调查方式以问卷形式进行。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得出如下结论。

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

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人对社会的责人和贡献。

然而,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以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一)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的核心。

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

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一当前事,先为自己打算。

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

(二)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也有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

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行动。

部分大学生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

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唱“六十分万岁”;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

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的核心。

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

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一当前事,先为自己打算。

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重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质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

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

(四)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爆发者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次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

在一些大学生中,讲虚荣,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档消费成风,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排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

弊端的产生总是有原因的。

大学生价值观的困惑在任何社会都存在,但当代大学生中的价值困惑是前所未有的广泛和深刻,这与当今社会的巨大变革是紧密相连的,也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家庭和学校的德育状况有关。

第一,改革和社会转型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是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特定的社会背景。

当代正处在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些必然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由改革开放以前的单一走向多元,我国传统的、西方传入的、过去“左”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新生的价值观念同时并存。

具体说来,比如,在价值标准上,有的“唯书”,有的“唯上”,有的“唯实”,有的“跟着感觉走”,有的跟着“时髦”走;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小团体利益为标准,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

在价值取向上,有的重钱,有的重义;有的重享乐,有的重事业;有的重原则,有的重“关系”;有的重理想,有的重现实。

多元化的价值观既给大学生多种选择,但也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困惑:究竟应该选择哪种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变化效应,开放带来西方价值观的双重影响。

一方面,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开拓了大学生的眼界,使他们以中华民族素有的厚德载物精神去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