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共阅
财务管理公式汇总
第二章财务理念与财务估值
1、复利终值系数(F/P,i,n)=(FVIF)
2、复利现值系数(P/F,i,n)(PVIF)
3、年金终值系数(F/A,i,n)(FVIFA)
4、年金现值系数(P/A,i,n)(PVIFA)
其中F是终值,P是现值,A是年金,i是年利率,n是期间
5、单利:I=P*i*n
6
7
8
9
10
11
12
13
10、
11、
期间
12、
13、
14、
15、
16、发行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筹资总额×(1-筹资费用率)
发行普通股成本=〔第一年的预计股利额/筹资总额×(1-筹资费用率)〕+普通股股利预计年增长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式
股票成本=无风险证券投资收益率(国库券利率)+公司股票投资风险系数(贝他系数)×(市场平均投资收益率-无风险证券投资收益率)
17、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该种资本成本×该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
杠杆
18、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销售额变动
=基期贡献毛益/基期息税前利润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税后收益)变动/息税前利润变动
=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利息)无差别点分析公式(使得每种方案得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净收益相等的点)
(EBIT-A方案的年利息)×(1-所得税率)=(EBIT-B方案的年利息)×(1-所得税率)A方案下的股权资本总额(净资产)B方案下的股权资本总额(净资产)
当息税前利润=计算出的EBIT时,选择两种方案都可以
当息税前利润>计算出的EBIT时,选择追加负债筹资方案更为有利
当息税前利润<计算出的EBIT时,选择增加股权资本筹资更为有利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管理
19、年营业净现金流量(NCF)=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20、
21、
22、
23、
(,F
日增长费用=日利息+日保管费+日仓储损耗
24、应收账款管理决策:
决策成本=应收账款投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管理费用
(其中:应收账款投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投资机会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
应收账款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赊销净额=应收账款赊销收入总额-现金折扣额
应收账款平均周转次数=
360
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各现金折扣期×客户享受现金折扣期的估计平均比重)
决策收益=赊销收入净额×贡献毛益率
方案净收益=决策收益-决策成本(哪个方案净收益大,选择哪个方案) 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预计现金需要额-当期预计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来源额
当期应收账款总计余额
20、经营周期(营业周期)=存货周期+应收账款周期
现金周转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期
证券投资管理
21、零增长股票的估价模型P=每年分配股利最低收益率
21
22、 23、 24、 25262728利润管理293031、回归直线法的公式为22()n xy x y
b n x x -⨯=-∑∑∑∑∑,y b x a n
-=∑∑ 32利润=(p-b )x-a 当利润为零时,x 为保本销售量,当利润大于零时,x 为保利销售量
33、 多品种下的综合贡献毛益率=∑(各产品贡献毛益率×该产品占销售比重)
34、 剩余股利政策:第一,看资本结构;第二,在此资本结构下,需投资股权资本多少,与现
有股权资本的差额;第三,最大限度的用税后利润来满足;第四,如有剩余税后利润,再派发
股利。
财务分析
一、营运能力分析
1、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365天)/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4、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净值
6、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
1
2
3
4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