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教案

煤矿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教案

应急救援培训教案培训时间:培训教师:培训内容:1、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2、自救器的使用3、避灾路线4、现场创伤急救、窒息急救、出血急救、骨折急救、伤员搬运等基本技能5、压风自救装置的使用方法一、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1、煤矿伤亡事故分类。

(1)煤矿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

(2)煤矿伤亡事故按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3)煤矿伤亡事故按伤亡事故性质分为:顶板事故、瓦斯事故、机电事故、运输事故、火药放炮事故、水害事故、火灾事故、其它事故。

2、什么叫自救、互救。

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区影响区域的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

而互救则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妥善地救护他人。

3、发生灾害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互救基本原则。

(1)迅速撤离灾区: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灾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者在抢救事故时可能危及营救人员自身安全时,应迅速撤离现场,躲避到安全地点或撤到井上。

(2)及时报告灾情:在灾害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

(3)积极消除灾害:利用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抢救人员时要做到“三先三后”。

(4)妥善安全避灾:当灾害事故发生后,避灾路线因冒顶、积水、火灾或有害气体等原因造成阻塞,现场作业人员无法撤退时,或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达到安全地点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和灾区较安全地点,或者就进快速构造临时避难硐室,进行自救互救,妥善安全避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营救。

4、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伤工的现场急救。

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事故后,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有时煤与瓦斯突出造成高浓度瓦斯充满巷道;或者在冒顶、透水后,采空区的有害气体涌入巷道,也会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1)迅速把中毒或窒息伤工抬运到有新鲜风流和周围支架完好的地方。

在搬运途中,如仍受到有害气体威胁,急救者一定要佩戴好自救器,伤工也应佩戴自救器;(2)尽量将伤工口鼻内的粘液、血块、碎煤矸石等杂物除去,并将其上衣、腰带解开,脱掉胶鞋,同时对其进行适当保暖,防止受寒;(3)对中毒或窒息的伤工,如果呼吸微弱或已经停止,应采取人工呼吸,如果心脏停止跳动应采取胸外心脏按压或者两种方法同时进行,以恢复其呼吸和心跳。

(4)急救者在现场急救中,一定要沉着,动作要迅速,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可请求矿上派医生来救治。

5、处理冒顶的一般原则。

(1)先外后里:先检查冒顶区边缘以外5米范围内支架的完整性,若有问题必须提前处理好,然后才能处理冒落范围里面的支架;(2)先支后拆:更换或扶正支架时,必须先打临时支护或假设新支架,然后再拆除原有损坏、歪倒支架;(3)先上后下:处理斜巷冒顶时,应该由冒顶区上端开始,然后逐渐往下进行,防止冒落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砸伤下面的营救人员;(4)先近后远:若同一条巷道发生多处冒顶,必须坚持先处理安全出口较近的一处,然后再处理离安全出口较远的其他处,。

严禁两处或两处以上冒顶同时处理,确保万一发生二次冒顶时有畅通的后撤路线撤退到安全地点。

6、在高温烟雾巷道撤退要点。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后,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雾,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人吸入后会中毒窒息甚至死亡;烟雾会阻挡人的视线,在撤退时易迷失方向。

同时高温烟雾能使人中暑、灼伤。

撤退时应做到:(1)在一般情况下不要逆烟雾方向撤退。

在特殊情况下,如在附近有脱离灾区的通道口又有把握脱险时,或者只有逆烟撤退才有求生希望时,才采取逆烟方向撤退。

(2)在高温烟雾巷道里撤退时,不要直立奔跑。

在烟雾不严重时,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迅速前进;而在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地板及一侧,摸着铁道、管道或棚腿等急速爬出。

(3)在高温烟雾巷道撤退时,还应利用水沟水、顶板和巷道淋水或底板积水浸湿毛巾、工作服,或者向身上洒水等方法降温,减小体力消耗;同时,还应注意利用随身物件或巷道中的风帘布等遮挡头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和伤害。

7、掘进工作面发生爆炸时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互救要点。

掘进巷道发生爆炸后,除造成人员伤亡外,还会造成灾区影响范围内巷道塌冒、通风设施和通风设备损坏、供电中止、引燃局部风机导风筒等情况。

这时,应急自救互救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抢救人员,排除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要在查明无火源的情况下,尽量恢复局部通风机通风;如不能确认灾区有无火源,应慎重考虑是否启用通风机,以免再次爆炸;(2)当独头巷道较长,有害气体较多、支架损坏较严重时,如果确认灾区内无火源和幸存者,严禁冒险进入,强行救人。

要在恢复通风、维护好支架后,方可进入灾区内营救人员。

(3)若灾区因爆炸引起冒顶堵塞巷道时,要立即退出,寻找其他巷道进入灾区。

若遇独头巷道,应及时维护好巷道,清理堵塞物。

若巷道堵塞严重,短时间内不能清除时,应恢复通风再进入。

(4)当爆炸发生后,灾区内存有明火或阴火时,应同时救人灭火,并派专人严密监测瓦斯浓度,防止瓦斯积聚,造成再次爆炸。

(5)发生爆炸事故时,会大量消耗井下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氧气浓度降低。

现场作业人员在撤离时一定要佩戴自救器。

若没有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设备,则不能随便进入灾区,否则将导致救援人员的自身伤亡,扩大事故。

二、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1、佩戴时将自救器移至身体正前方。

2、拉开挂钩,取下上盖,展开气囊,气囊不要扭转。

3、拔出口具塞,把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应放在嘴唇和牙齿之间,牙齿紧咬住牙垫并闭紧嘴唇,以保证口腔与外界气体的隔绝。

4、逆时针转动开关手轮,然后用手指按动补气压板,气囊迅速鼓起后停止补气,用鼻夹夹住鼻孔,用嘴呼吸。

5、使用过程中如果气囊在呼气后仍不太鼓或吸气时有点憋,应及时向气囊补气,可按动补气压板,气囊鼓起后停止手动补气;也可用力吸气,气囊吸瘪后补气压板压迫补气杆自动补气。

6、确认安全撤离方向,并保持匀速前进撤离灾害现场。

三、避灾路线1、《煤矿安全规程》关于避灾路线的有关规定第六百八十三条煤矿发生险情或者事故时,井下人员应当按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指令撤离险区,在撤离受阻的情况下紧急避险待救。

第六百八十四条井下所有工作地点必须设置灾害事故避灾路线。

避灾路线指示应当设置在不易受到碰撞的显著位置,在矿灯照明下清晰可见,并标注所在位置。

巷道交叉口必须设置避灾路线标识。

巷道内设置标识的间隔距离:采区巷道不大于200m,矿井主要巷道不大于300m。

2、3403综放工作面避灾路线(1)瓦斯、火灾事故避灾路线:3403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胶带大巷(轨道大巷)——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地面3403回风顺槽作业人员立即佩戴自救器沿最近路线迅速进入新鲜风流。

(2)顶板事故避灾路线:3403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胶带大巷(轨道大巷)——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地面(3)水灾事故避灾路线:3403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胶带大巷(轨道大巷)——四盘区材料场——四盘区回风巷——总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地面(4)进入避难硐室的避灾路线:3403综放工作面——3403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胶带大巷(轨道大巷)——四盘区1#临时避难硐室3403综放工作面——3403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胶带大巷(轨道大巷)——永久避难硐室3、3408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避灾路线:(1)瓦斯事故避灾路线:3408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四盘区运输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井底车场——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地面(2)顶板事故避灾路线:3408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四盘区运输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井底车场——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地面(3)火灾事故避灾路线:3408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四盘区运输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井底车场——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地面(4)水灾事故避灾路线:3408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四盘区运输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四盘区材料场——四盘区回风巷——总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地面(5)进入避难硐室的避灾路线:3408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四盘区运输巷——四盘区2#临时避难硐室3408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四盘区运输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永久避难硐室5、3408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避灾路线(1)瓦斯事故避灾路线:3408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胶带大巷(轨道大巷)——井底车场——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地面(2)顶板事故避灾路线:3408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胶带大巷(轨道大巷)——井底车场——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地面(3)火灾事故避灾路线:3408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胶带大巷(轨道大巷)——井底车场——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地面(4)水灾事故避灾路线:3408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胶带大巷(轨道大巷)——四盘区材料场——四盘区回风巷——总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地面(5)进入避难硐室的避灾路线:3408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胶带大巷(轨道大巷)——四盘区1#临时避难硐室3408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胶带大巷(轨道大巷)——永久避难硐室6、3405综放工作面(备用)避灾路线:(1)瓦斯、火灾事故避灾路线:3405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四盘区运输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地面3405回风顺槽作业人员立即佩戴自救器沿最近路线迅速进入新鲜风流。

(2)顶板事故避灾路线:3405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四盘区运输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地面(3)水灾事故避灾路线:3405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四盘区运输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四盘区材料场——四盘区回风巷——总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地面(4)进入避难硐室的避灾路线:3405综放工作面——3405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四盘区运输巷——四盘区2#临时避难硐室3405综放工作面——3405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四盘区运输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永久避难硐室7、四盘区运输巷建设点避灾路线(1)瓦斯、顶板、火灾事故避灾路线:四盘区运输巷建设点——四盘区运输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井底车场——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地面(2)水灾事故避灾路线:四盘区运输巷作业点——四盘区运输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四盘区材料场——四盘区回风巷——总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地面(3)进入避难硐室的避灾路线:四盘区运输巷建设点——四盘区运输巷——四盘区2#临时避难硐室四盘区运输巷建设点——四盘区运输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永久避难硐室四、创伤急救操作方法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工搬运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