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法2008-10-03 18:28:30| 分类:财务资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揭示了营业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
利润=销售收入—营业成本—费用—税金即:利润=销售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税金—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假定企业不盈不亏,即利润为零时,上式变为:盈亏两平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税金—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因为: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税金—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所以:目标利润=(预计销售量—盈亏两平销售量)*单位产品边际贡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为达此目的,企业经营必须明确保本经营业务量及目标利润。
首先,把现有成本、费用项目转化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所谓“固定成本”,即不因为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变动成本”即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我们可以把现有成本项目中的原材料、燃料、修理费、水电费、间接人工费、间接材料费划为变动成本;管理人员工资、修理费、折旧、保险费、财产税等划为固定成本。
将销售收入换算出以某某品种产品为对象的单位售价,并以同期的变动成本除以这一品种的数量,求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应用上述公式计算出保本销售量,以及目标利润。
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关键确定盈亏临界点,是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关键。
所谓盈亏临界点,就是指使得贡献毛益与固定成本恰好相等时的销售量。
此时,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计算:A.按实物单位计算,其公式为: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其中: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B.按金额综合计算,其公式为: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金额单位)=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一、盈亏临界点分析盈亏临界点(breakeven point)又称为保本点、盈亏平衡点、损益两平点等,是指刚好使企业经营达到不盈不亏状态的销售量(额)。
此时,企业的销售收入恰好弥补全部成本,企业的利润等于零。
盈亏临界点分析就是根据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企业如何达到不盈不亏状态。
也就是说,销售价格、销售量以及成本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不盈不亏状态。
通过盈亏临界点分析,企业可以预测售价、成本、销售量以及利润情况并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加强经营管理。
企业可以根据所销售产品的实际情况,计算盈亏临界点。
(一)盈亏临界点计算1.单一产品的盈亏临界点企业只销售单一产品,则该产品的盈亏临界点计算比较简单。
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P=px-bx-a=(p-b)x-a企业不盈不亏时,利润为零,利润为零时的销售量就是企业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即:0=销售单价×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可以写成:相应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销售单价=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即:【例-1】假设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的市场售价预计为100元,该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为32000元,则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件)相应的,可以算出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px0=100×400=40000(元)2.多品种的盈亏临界点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不只一种。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就不能用实物单位表示,因为不同产品的实物计量单位是不同的,把这些计量单位不同的产品销量加在一起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企业在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只能用金额来表示企业的盈亏临界点。
即只能计算企业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通常计算多品种企业盈亏临界点的方法有综合贡献毛益率法;联合单位法;主要品种法和分算法等几种方法,下面将逐一介绍:(1)综合贡献毛益率法。
所谓综合贡献毛益率法是指将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按照其各自的销售比重这一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综合贡献毛益率,然后再据此计算企业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和每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的方法。
具体来说,企业盈亏临界点=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企业盈亏临界点的具体计算步骤是:①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
首先,计算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某种产品的销售比重=该种产品的销售额/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100%销售比重是销售额的比重而不是销售量的比重。
其次,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综合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率×该种产品的销售比重)该公式也可以写作:综合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贡献毛益额之和/销售收入总额②计算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③计算各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某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该种产品的销售比重【例-2】某企业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全年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210 00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8000件、5000台和10000件,预计销售单价分别为25元、80元、40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5元、50元、28元,则该企业的盈亏临界点是多少?①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为此,第一步,计算全部产品销售总额=8000×25+5000×80+10000×40=1000000(元)第二步,计算每种产品的销售比重甲产品的销售比重=8000×25÷1000000=20%乙产品的销售比重=5000×80÷1000000=40%丙产品的销售比重=10000×40÷1000000=40%第三步,综合贡献毛益率甲产品的贡献毛益率=(25-15)÷25=40%乙产品的贡献毛益率=(80-50)÷80=37.5%丙产品的贡献毛益率=(40-28)÷40=30%综合贡献毛益率=40%×20%+37.5%×40%+30%×40%=35%②计算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210 000÷35%=600000(元)③将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分解为各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和销售量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600000×20%=120000(元)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600000×40%=240000(元)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600000×40%=240000(元)相应的,可以计算出每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20000÷25=4800(件)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40000÷80=3000(台)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40000÷40=6000(件)综合贡献毛益率的大小反映了企业全部产品的整体盈利能力高低,企业若要提高全部产品的整体盈利水平,可以调整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或者提高各种产品自身的贡献毛益率。
(2)联合单位法。
所谓联合单位法是指企业各种产品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产销量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关系的产品组合可以视同为一个联合单位,然后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售价和单位变动成本,以进行多品种的盈亏临界点分析。
如企业A、B、C三种产品,其销量比为1︰2︰3,则这三种产品的组合就构成一个联合单位。
然后按照这种销量比来计算各种产品共同构成的联合单价和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即:联合销售单价=A产品单价×1+B产品单价×2+C产品单价×3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A产品单位变动成本×1+B产品单位变动成本×2+C产品单位变动成本×3然后就可以计算出联合保本量,即: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该产品销量比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有严格产出规律的联产品生产企业。
【例-3】仍按例2资料。
确定产品销量比为:甲︰乙︰丙=1︰0.625︰1.25联合单价=1×25+0.625×80+1.25×40=125(元/联合单位)联合单位变动成本=1×15+0.625×50+1.25×28=81.25(元/联合单位)联合保本量=210 000÷(125-81.25)=4800(联合单位)计算各种产品保本量:甲产品保本量=4800×1=4800(件)甲产品保本额=4800×25=120000(元)乙产品保本量=4800×0.625=3000(台)乙产品保本额=3000×80=240000(元)丙产品保本量=4800×1.25=6000(件)丙产品保本额=6000×40=240000(元)(3)主要品种法。
如果企业生产经营的多种产品中,有一种产品能够给企业提供的贡献毛益占企业全部贡献毛益总额的比重很大,而其他产品给企业提供的贡献毛益比重较小。
则可以将这种产品认定为主要品种。
此时,企业的固定成本几乎由主要产品来负担,所以,可以根据这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计算企业的盈亏临界点。
当然,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可能不十分准确。
如果企业产品品种主次分明,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4)分算法。
分算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可以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会再对每一个品种分别进行盈亏临界点分析的方法。
全部固定成本中的专属固定成本直接划归某种产品负担,而共同固定成本则要按照一定标准(如产品重量、体积、长度、工时、销售额等)分配给各种产品。
这种方法要求企业能够客观分配固定成本,如果不能做到客观,则可能使计算结果出现误差。
这种方法可以给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各产品计划和控制所需要的资料。
(二)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和安全边际1.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也称为保本作业率、危险率,是指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占现有或预计销售量(额)的百分比。
该指标越小,表明用于保本的销售量(额)越低;反之,越高。
其计算公式为: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量(额)如在例1中,假定企业预计销售量是1000件,则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为40%(400/1000×100%)。
这说明,企业的作业率只有超过40%时,才能获得盈利,否则就会发生亏损。
某些西方企业用该指标来评价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