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量利分析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本量利分析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本量利分析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本量利分析法作为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成本管理方法,已被全世界各个企业采用。

该方法计算方法简便,预测结果较为准确明了,成本划分明确。

本文简单阐述了本量利分析法及成本管理的概念。

通过列举两个案例,运用本量利分析法详细计算了成本利润,固定成本变化对目标成本影响,变化成本的变化对目标成本的影响。

探讨了本量利分析法应用的局限,提出了一些具体应对措施。

最后针对于本量利分析的优缺点探讨了其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1论文综述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竞争加剧,商家们为了争夺市场,屡屡发动价格大战。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如何制定价格战的策略是商家们眼前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此时,利用“本、量、利”原理,确定商品的价格策略至关重要。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电晶管制造厂。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内芯片市场初步形成时,公司就通过采取低价攻势获取了主动,并逐步占据了市场。

利用“本、量、利”原理,通过提高销售量降低单位成本,最终获取了极大成功。

德州仪器公司管理层认为,市场增长率的提高,芯片产量也会随之增加,进而可以带动产品成本的下降。

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行业内竞争者和行业外的新加入者都会来参与价格大战,分享其成果,使市场格局的变化难以预料。

所以德州仪器公司采取了风险较大的低价攻势,不以实际制造成本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而是以预计销售量为依据制定售价,即售价远远低于现有成本。

表面上看,这种行为会导致企业亏损,但由于价格远远低于竞争对手,使产品可以快速占领市场,销售量大幅增长,而后令产品成本降至预定的“区域”内。

在这场价格战中,大部分竞争者因成本过低的原因而被淘汰出局,但如果有同行业经营者能了解德州仪器公司的战略意图也跟随德州公司一起降价,那么德州仪器公司的预期销售量就很难甚至达不到目的,预计的降低成本目标也就难于实现,不过,如果跟进者只有极少数,由于德州仪器公司率先采取了低价攻势,抢先占据了市场的制高点,降低了风险。

事实上,正是由于市场的变化,公司的战略意图可以实现。

德克萨斯仪器公司赢是基于这样一个分析:假设已经熟悉竞争对手的成本,扩大生产是对现有的生产能力的使用(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在一般情况下,对各种产品的质量、服务,市场等一样时,一方主动采取低价措施,产品销售数量将增加,同时也会拉动生产量的增加。

生产量增加,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下降,则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增加销售,降低单位成本,获得了节约收益,但是另一方面带来降价损失。

假如竞争不是为了增加利润,而是为了挤垮对手,则可以采取下调价格,但此时降价的最低限度必须是单价大于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即贡献边际大于零,而且必须是在本企业占有成本优势的情况下。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维持现有的规模继续生产,而成本劣势方连起码的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要想坚持必动用“老本”。

这种消耗战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成本劣势方大败。

但这种消耗对胜方来说,也会大伤元气。

所以,运用这一策略须谨慎为之。

即使是利润增量,但它是以预计销售量能够实现为前提。

如果预计的销售量不能实现,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即使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出现亏损,使战机由主动转为被动。

1.1.2研究意义本量利分析是通过对成本、数量、利润三者的计算并根据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利润的预测,并进行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成本控制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

【1】可用于生产和销售决策,也可用于财务管理中成本和利润的预测,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1.确定企业管理状况,提高财务管理的预见性和主动性【2】根据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当前情况,是盈利或是亏损,掌握生产经营状况,了解企业安全性高低,使管理层在财务决策中更为科学也占据主动。

2.帮助企业控制成本费用,以增强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现实性企业可以通过分析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以此平衡点作为分析的依据,提高当前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节约开支,从而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制订科学合理的价格政策,提高企业盈利的可能性和稳定性假定固定成本以及单位变动成本是固定的,价格与和利润为正向变动,合理的价格上涨成为直接增加利润的手段,它可以使企业更注重价格波动,提高对市场的关注程度,调整价格策略,以增强稳定性和企业利润的可能性。

4.减少订货中的冲动性和盲目性通过本量利分析表明:固定成本的高低与企业是否生产,生产量并无太大关联,只要业务是连续的,就注定会产生相应的固定成本,因此,从理论上讲,只要价格高于变动成本就可承接订单;如果价格低于成本,除特殊目的是不能接受的,否则做的越多亏得越多,变动成本是产品价格的真正底线。

5.改变传统成本观念,树立成本动态观经过本量利分析,我们看到:成本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固定成本也会有所不同,切忌认为成本是一成不变的,或认为某产品是一旦亏损或盈利就一成不变。

在成本管理、控制和评估时,建立成本动态观。

1.2本量利分析法相关理论1.2.1本量利分析法的含义本量利分析法是成本-数量-利润分析(cost-value-profit analysis)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式来揭示成本、产量、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根据运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提出三者结合的最优方案,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3】1.2.2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假定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习性为基础,探求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销量、利润之间的关系,用以服务管理以及经营决策。

然而,在CVP方法具体运用时,应注意其有效性的基础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

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与假设一致的时候,这些方法才是有效的。

本量利分析是建立在数学模型或图形上的分析,同时也是建立在相关假定上的分析,基本假定如下:1.成本性态分析假定【4】假定将所有成本准确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而且也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成本性态模型。

2.相关范围和线性假定假定在一定时期内,固定成本以及单位变动成本是固定的,成本函数表现为线性方程。

在相关范围内,单价不会随着产销业务量的变化而产生改变,销售收入所呈现的也是直线方程。

假定在相关范围内,成本及收入的函数图像均为直线。

3.产销平衡和结构一定假定假定生产某一种产品时,产品可实现产销平衡。

对于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假定在用价值形式表现产销总量发生变化的时候,各种产品的产量及销量在所有产品的产量及销量中所占比例不变。

4.变动成本法的假定假定产品的单位成本是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

规定了上述假定,就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及图形来揭示三者之间联系的规律性。

1.2.3 应用本量利分析的目的1.用于预测利润2.用于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3.用于选择企业经营决策方案;4.用于产品定价决策。

2本量利分析法案例分析2.1本量利分析法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城建公司是一家建筑公司,城建公司2002年度砖混结构工程的合同单方造价为500元/m 2,工程固定成本为150000元,单位平方变动成本为350元。

【5】2.1.1盈亏平衡分析项目保本规模S 0=固定成本/(售价-变动成本)=350-500150000=1000(m 2) 项目保本合同价Y 0=P C P C /)21 (=500/350-500150000)(=500000(元) 从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城建工程的建筑面积必须大于等于1000m 2,或合同价格大于等于500000元,否则不宜承建施工,如果承建施工,则会亏本。

2.1.2预测目标成本及可达到的利润城建公司现拟承建某综合楼施工项目,建筑面积为2000m 2。

通过本量利分析模型可以估算出该拟建项目的总成本(目标成本)、投标总价以及可达到的利润。

根据前面的保本点计算,该工程的规模大于项目保本规模,故可以承建施工。

可以接受的投标总价Y=500×2000=1000000(元)目标成本C=150000+350×2000=850000 (元)可达到的利润TP=1000000-850000=150000(元)2.1.3目标成本影响的分析根据计算建设该项目的目标成本为850000元,其中固定成本150000元,变动成本700000元。

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变化对目标成本的影响。

1.变动成本变化对目标成本影响预测设单位平方变动成本变化率为α(增加为正,降低为负),则:目标成本C=固定成本+变化成本×(1+变化率)×数量若α=-5%,C=150000+350×(1-5%)×2000=815000(元) 由于单位平方变动成本降低了5%,目标成本也随之降低850000-815000=35000元,目标成本降低率=(850000-815000)/815000=4.29%。

若α=5%,C=150000+350×(1+5%)×2000=885000 (元)由于单位平方变动成本增加了5%,目标成本也随之增加885000-850000=35000元。

2.固定成本变化对目标成本影响预测设固定成本变化率为β(增加为正,降低为负),则:目标成本C=固定成本×(1+变化率)+变化成本×数量若β=-5%,C=150000×(1-5%)+350×2000=842500(元),即由于固定成本降低5%,目标成本降低850000-842500=7500元,目标成本降低率=(850000-82500)/850000=0.88%。

若β=5%,Ck=150000×(1+5%)+350×2000=857500(元) ,即由于固定成本增加5%,目标成本增加857500-850000=7500元。

一般工程变更成本远远高于固定成本。

因此,若要使成本降低,则应该从变动成本的降低入手,所取得效果也会高于固定成本的降低取得的效果。

从上面的计算也可以看出,可变成本减少5%,总成本降低4.29%,固定成本减少了5%仅使得总成本降低0.88%。

另外,由于固定成本是保持不变的,是不随工程规模的大小而变化的,;而变动成本会随着工程规模的大小而变化,成本项目内容也比固定成本的内容多,因此,降低变动成本的难易程度要远远小于降低固定成本的难度。

2.1.4制定投标报价策略根据对目标成本的分析,预测并确定成本的降低额之后,则可以通过本量利分析模型,在利润不变的条件下降低投标价格;假如预测增加项目的成本,但企业并不准备通过降低利润来获得项目,则企业可以利用本量利分析模型制定更有效的定价策略来提高标价,从而保证企业获得固定的收益。

根据以上计算由于变动成本降低5%,目标成本C=815000元,在利润不变的情况下,投标价降低为:Y=目标成本+目标利润=815000+150000=965000(元)若变动成本增加5%,在利润不减少的前提下,投标价提高为:Y=目标成本+目标利润=885000+150000=1035000(元)2.1.5有目标利润的保本点的计算本量利分析法可用于确定有目标利润的保本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