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五章
第三,人力资本条件完全相同的个人,最终可能会获得不同 的工资水平。 第四,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善将有助于失业者和雇主的匹配。 第五,如果一个人成为失业者的成本下降,他将提高保留工 资。保留工资的提高,意味着预期失业时间的延长和失业过 后的预期工资率的提高。
3、失业的类型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 概念:劳动力在正常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失业。是指由于劳 动市场或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正常摩擦所产生的短期、局 部性失业。 产生的原因:一是因为劳动力市场具有一种内在的动态性, 二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三是因为失业者和需要劳 动力的雇主相互搜寻需要花费时间。
失业
29
信息图:大学生哪些专业最容易失业?
2、工作搜寻模型
出 价 工 资 的 分 布
f(w)
0
WR
E(W)
W*(K*)
工资率
从工作搜寻模型中,我们可以推论出一系列含义。 第一,只要保留工资高于劳动力市场最低工资,找到工作的 概率就会小于1,并且会导致一些搜寻性失业的出现。
第二,由于保留工资总是低于与失业者的技能水平相当的工 资水平,因此,如果失业者重新找到工作,其实际上都将处 于就业不足状态。
失业影响健康
美国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失业可能增加人们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 该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失业与健康间的关系,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减少 失业带来的消极影响。 美国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在5月份的《人口学》 杂志上报告说,在充分考虑了失业者失业原因后,研究人员在对失业者 及其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与有稳定工作的人相比,失业者更容 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其中,因工作单位倒闭而 失业的人出现上述健康问题的几率增加83%;被解雇或裁员的失业者出 现上述健康问题的几率增加43%。 研究人员解释说,失业后人会面临巨大的压力,而高血压、糖尿病 和心脏病等疾病与长期巨大的压力有一定关系。
28
失业率衡量了我们想要衡量的内容吗
• 失业率并不是衡量失业或劳动力市场健康状况的 完美指标:
– 它将丧失信心的工人排除在外 – 它没有区分全职工作和兼职工作,或者人们只是因为找不到全职 工作才去做兼职 – 在劳工统计局调查时,一些人并没有如实报告自己的工作状况
•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失业率仍然是劳动力市场和 经济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晴雨表
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当一个国家经济的现实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4%-6%)时,我们就说这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就是当经济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时的失业率。
思考题
1.一般来说,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 (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当出现严重失业的时候,产量损失很大,收入急剧下降——就
好像大量的汽车、房屋、衣服及其他商品被简单地扔进大海一 样。
在高失业期间的损失是现代经济中有文献记载的最大浪费。
它们比估计的由垄断造成的微观浪费或由关税和额度所导致的 浪费要大许多倍。
失业的社会影响 失业的社会影响虽然难以估计和衡量,但他最易为人 们所感受到.失业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 的稳定.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损失,户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 作用.家庭的需要和要求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将因此而受 到损害。
证券公司的摩擦性失业
股市行情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证券公司的业务量,尤 其是经纪业务量。当股市行情大涨、处于牛市时,证券公司经 纪业务部人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当股市行情清淡、处于熊市 时,证券公司在偌大的业务大厅也许安排二、三个经纪业务员 就足够了。其他的人往往被要求隔天上班,或去实际上无事可 干的‚市场部‛拉客户,当然,工资水平常常大幅下降。这便 是摩擦性失业。由于股市中牛市与熊市是交替的,因而证券公 司的摩擦性失业也呈现出间隔性出现的特点。 讨论: 为什么熊市时仍属于证券公司的员工,却可视作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 概念:在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 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一致所引 起的失业。 产生的原因: • 一种是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技能和劳动力实际供给的技能之间 出现了不匹配现象; • 一种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地区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现象。
新闻:失业的社会代价
美国心理学研究显示,失去工作带来的精神痛苦,与亲友 去世或本人在学校留级相类似。《南风窗》的报道中,记者描 述了与一位曾经下岗的出租车司机交谈的情况,可以看作是失 业产生社会代价的一个注解。
这位记者写到:在沈阳采访的一次‚夜归的出租车中,我 像往常一样试图和司机做一些例行交谈,……但是谈话无法继 续下去。他粗暴地打断我的问话:‘不要跟我谈下岗的事儿’! 当我转过头去时,发现这个 40多岁的中年男子已是泪流满面‛。 这里‚男子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下岗时‛的情形,应是失业 人群受到心理和精神伤害的真实写照。
就业率=就业人口/劳动年龄人口 失业率=失业人口/经济活动人口 劳动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失业率(衡量失业的重要指标): 失业者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失业率
= 100 x
失业者人数 劳动力
劳动力参工率: 劳动力占成年人口的百分比
劳动力参工率
失业
= 100 x
劳动力 成年人口
13
中国的劳动力范畴分类
职工 从业人员 其他从业人员 经济活动人口
失业人员 劳动力资源 非经济活动人口
2017/12/17
就业人口:指正在工作的人口。 失业人口:是指被临时解雇等待原来雇主将他们召回,或 没有工作但正在积极寻找工作,而且一旦找到工作后在一 定时间内能够上岗的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
= 5.5%
15
成年人口 = 劳动力 + 非劳动力 = 154.4 + 79.2
= 233.6 百万
劳动力参工率 = 100 x (劳动力)/(成年人口) = 100 x 154.4/233.6 = 66.1%
16
失业的年龄分布结构:实证分析表明,青年人的失业率一 般高于中年人的失业率。
部分国家按年龄细分的失业率情况(1989年)
2.某人因为纺织行业不景气而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3.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
)
失业
39 39
4、失业的影响
失业对经济的影响 许多国家追求高就业率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高就业 率意味着高产量和高收入;第二,工作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
1、失业的概念
概念:根据我国劳动部门会同国家统计局规定,是指在规 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 种方式寻求工作的人员。
如果满足三种情况就属于失业状态:①调查周内未从事有 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②有工作机会可以在一个特 定的时期内应聘就业或从事自营职业。③某特定期间内采 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
尴尬的‚4050‛现象
这些年,劳动力市场上的‚4050‛现象受到人们的瞩目,也 常被媒体所报道。它指的是40-50周岁这一年龄档的人员大量下 岗、失业的现象。 这一年龄档的人往往体力、身体健康状况等下降较明显, 知识技能也常常不占优势,尤其是前几年。这一年龄档的人大 多是那些文革中的‚老三届‛,学历低,市场竞争能力差。他 们往往是企业解雇的首选,一旦失业,再就业能力更差。 讨论:为什么说现代生产的特点决定了许多部门的 4050 人员不 一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而在过去因生产经验的丰富却很‚吃 香‛呢?
第五章
失业
视频:麦肯锡:机器人"抢饭碗‛2030年八亿人将失业
被AI取代概率最高的十大职业
1.电话推销员:单调、重复、恼人的工种迟早要消亡。
2.打字员:语音识别技术的普及,甚至威胁到速记领域。
3.会计:财务智能机器人方案,令操作更简单便利。
4.保险业务员:保险业逐渐走向人工智能化,主要应用于售后领域。
AI无可代替的十大职业
1.营养师:AI无法通过经验和学识来诊断不同人的营养需求。 2.医生:医学仪器需要人工操作,以确保正常工作。
3.牙医:研究表明牙医和口腔外科医生能给予病人信心。
4.喜剧演员:机器人的面孔无法实现喜剧演员的表演效果。
5.考古学家:需要复杂的现场采样、验证和研究。
6.牧师:机器人无法理解人类的宗教信仰。 7.健身教练:现场指导、热情鼓励和严格要求无法被AI取代。 8.兽医:主人们不需要从冷冰冰的机器那里获得关爱。 9.护士:对病人的情感支持是机械人无法轻易复制的。 10.摄影师:要拍出吸引人的照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创造力。
5.银行职员:‚低效率‛也是造成职业被自动化取代的因素。
6.政府职员:机器人将取代政府底层职能机构的职员。 7.接线员:人类接线员的绝大部分工作基本可以被自动完成。 8.前台:‚机器人前台‛已有医院、银行、电器店等机构使用。 9.客服: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客服,在技术上早已能够实现。 10.人力资源管理者:机器人能完成很多HR所要求的基本技能。
25
A. Sue失去工作并开始寻找新工作
失业率上升 失业率上升使人觉得劳动力市场正在恶化。事实上,正是 如此
26
B. 去年Jon因钢厂倒闭失去工作,之后他丧失 信心并放弃寻找新工作
丧失信心的工人 想工作但已放弃寻找工作的人 属于“非劳动力”而不是“失业者” 失业率下降因为Jon不再是失业者 失业率下降使人觉得劳动力市场正在改善。但事实上,并非 如此。
失业的性别分布结构:一般妇女的失业率高于男性,但近年
来女性与男性的失业率有拉近的倾向,
英国按性别分类的失业率情况(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