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适用: 出线数较多的110kV及以上的高压配电装
置中,断路器检修时间长、停电影响也较大。 一般35 kV以下配电装置多为屋内型,为
节省建筑面积,降低造价都不设旁路母线。
31
W3
单
QS QS
母
3 QF 4
分
段
兼 旁 路
W1
QS QS
W2
1
2
1)旁路母线接至Ⅰ段母线运行时,要闭合隔离开关QS1、
QS4及QF (此时QS2、QS3断开);
在两段工作母线上。
43
双母线分段的特点
优点: 由于分段的增加,可进一步缩小母线停运的范围,供 电可靠性更高。 缺点: A、增加了母联断路器和
分段断路器,投资增大 B、检修出线断路器时,
该支路仍需停电。 44
双母线分段的适用范围
适用: ☞中小电厂的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及变电站6~10kV 配电装置中,进出线回路数较多,输送容量较大时, 为限制短路电流,常采用3分段或4分段; ☞ 220kV进出线为10~14回的装置,采用3分段; ☞在330~500kV大容量的装置中,出线为6回及以 上时,也有采用双母线分4段的接线。
第四章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1
电力网
作用 输电网
要求
作用 配电网
要求
3
输电网 • 作用:将各种大型发电厂的电能安全、可
靠、经济地输送到负荷中心。 • 要求:供电可靠性要高;符合电力系统运
行稳定性的要求;便于系统实现经济调度; 具有灵活的运行方式且适应系统的发展需 要;还需考虑电网投资及管理运行费用, 并比较不同接线方案下的线损等。
甚至于两组母线同时故障
W2 QF3
的极端情况下,功率仍可送出!
QF2
(3)线路故障,只是该回路被切除, 不会造成其他回路停电。
S1
QF 1
W1
S4
51
优点:
(4)操作方便、安全。
隔离开关不做操作电器,减少了误操作。
(5)正常运行时两组母线与
WL1
全部断路器都投入使用,
每串断路器互相连接形成
多环状供电,运行调度较灵活。
(a) 双回路网络的优缺点
简单方便、可靠性高 经济性差
8
(b)
(c)
(d)
环网供电的优缺点
可靠、经济 操作复杂、故障时电压质量差
9
电磁环网
QF
一般情况中,往往在高一级电压线路投入运行初期,由于高一级电压网络尚 未形成或网络尚不坚强,需要保证输电能力或为保重要负荷而又不得不电 磁环网运行。
10
❖ 中压配电网的主要接线方式 放射式 树干式 环网式
5
一、电力网的接线
1.无备用接线方式(单回路)
负荷点 电源点
放射式
干线式
链式
用户只能从单方向的一条线路获得电源,简称开式网
6
1.无备用接线方式(单回路)
❖优缺点 •简单方便,投资少 •可靠性低,任何一段故障或检修 都会影响对用户的供电
❖适用范围 •普通负荷
7
2.有备用接线方式
用户可从两个或以上方向获得电源,简称闭式网
可靠性高 1)可以轮流检修母线,而不中断供电; 2)检修任一回路的母线隔离开关时,只需断开该回路和与 此相连的母线,其它回路均可通过另一组母线继续运行。; 3)若一组母线发生故障,只会引起接至故障母线上的部分 电源和引出线停电,经倒闸操作可迅速地将停电部分转移 到另一组母线上,便可以恢复工作。
39
调度灵活 A、各个电源和出线可任意分配到某一组母线上,
28
单母线带旁路适用范围:出线回路数较多的110kV及以上系统
W2 带
旁 路
QS2
母
QF
旁路母线
线
的
QS1
W1
单
母 线
正常运行时, QF2和QS3断开,
工作母线
接
旁母不用。
线
电源侧
29
l1
检
修
QS3
出
线
l1
QF1
的
断
路
器
QF1
电源侧
W2
QS2 QF
QS1
W1
当与旁母相连的
任一出线断路器检 修时,不中断该回 路供电。
4
配电网 • 作用:将本地区小型发电厂或输电网送来
的电能通过合适的电压等级配送到每个用 户。 • 要求:接线简单明了,结构合理,便于运 行及维护检修,减少占用城市空间;供电 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尽可能做到中心 变电所有来自不同地点的两个电源,至少 满足“N-1”准则;符合配电自动化发展的 要求。
经济性——在满足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满足 经济合理的基本要求。做到投资省、占地少、电能 损耗小。
17
2.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有汇流母线
单母线接线 双母线接线 带有旁路母线的接线
无汇流母线
单元接线 桥形接线 多角形接线
18
母线:保证电源并列工作,又能使任一出线 都可以从母线获得电能。
断路器:具有灭弧功能,可用来开断或闭合 负荷电流、开断短路电流。
2)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 (或检修),仅停该段 母线,非故障段母线仍 可继续工作。
1)当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 接在该段母线上的回路必须全部停电 ;
2)当任一出线断路器检修时,必须停止该
回路的工作。
27
适用:中、小容量发电厂的6~10kV接线和 6~220kV变电所配电装置中。 1)用于6~10kV接线时,每段容量不宜超过 25MW,出线回路过多,影响供电可靠性 ; 2)用于35kV接线时,出线回路数为4~8回 为宜; 3)用于110~220kV接线时,出线回路数为 2~4回为宜。
由于回路数与断路器台数
W2 QF3
QF2
之比为2:3,故称为一台半断
QF1
路器接线或二分之三断路器接
W1
线。
S1
S4
正常运行时,全部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均投入运行。
50
优点:
(1)检修任一断路器时,都不会造成任何回路停电。
(2)任一母线故障,仅跳开与此母线相连的断路器,不引起
任何回路停电。
WL1
WL4
总原则:不允许停电检修断路器时,设置旁路母线。
A、220kV出线在4回及以上; B、110kV出线在6回及以上;
发展趋势:取消旁路母线!
C、35~60kV配电装置中:
☞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且断路器无条件停电检修时,可设置不带专用旁路断
路器的旁路母线接线;
☞采用双母线接线时,不宜设置旁路母线,有条件时,可设置旁路隔离开关。
☞采用35kV单母线手车式成套开关柜时,由于断路器可迅速置换,可不设旁
路设施。
D、6~10kV配电装置一般不设置旁路母线
但6~10kV单母线接线及单母线分段接线的配电装置,当 采用固定式成
套开关柜时,由于容易增设旁路母线,可考虑装设。
48
49
3.一个半断路器接线
WL1
WL4
每2组母线之间串联装设3 台断路器,于2台断路器间引 接1回路。
缺点:
使用设备较多,配电装置复杂,
投资较多。
S1
WL4
W2 QF3
QF2
QF 1
W1 S4
52
一台半断路器接线的两条原则
(1)为防止联络断路器故障同时切
WL1
除该串两回路供电,应将同名元件
➢ 对接线方式有些什么基本要求?
➢ 接线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 有何特点?
➢ 典型的接线方式?
15
16
1.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主 接线的拟定应首先满足这一基本要求。
灵活性——主接线应能适用于各种工作情况和运行方 式,能根据运行情况方便地退出和投入电气设备。
23
出线1
出线2 出线3
单 母
QSo
QSl
线
倒
QF
闸
停
QSw
W
电
操
作 断开顺序:
QF→QSl→QSW
单母线接线的优缺点 • 优点:结构简单、清晰,使用设备少、投资小、
运行操作方便,便于扩建 • 缺点:可靠性、灵活性差
1)当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造成全厂(所) 停电;
2)当出线断路器检修时,必须停止该回路的工作。
45
❖ 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l1 l2
QF1
l3 l4 w3
QF2
旁路母线:W3 旁路断路器:QF1
w2 w1
46
旁路断路器兼 做母联断路器
WP
QFP
W1 W2
母联断路器兼 做旁路断路器
WP QS
QF
W2
W1
1、一组母 线能带旁路
2、两组母 3、设有旁 4、设有旁 线均带旁路 路跨条 路跨条
47
பைடு நூலகம் 旁路母线设置的原则(了解)
36
❖ 非固定联接的两组主母线同时运行
l1
l2
l3
l4
W2 W1
QF
G1
G2
37
❖ 母联断开的两组主母线同时运行
W2 W1
QF
QFC断开,两组母线同时运行.
QFC处于热备用状态。 此时相当于分裂为两部分, 各向系统输送功率。
常用于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时,限制短路电流。
38
优点:
可靠性和灵活性大大提高。
为了缩小停电范围,可采用双母线分段的方式。
③、检修出线断路器时,该回路需停电,
这对于重要用户来说是不允许的。
克服此缺点可采用双母线带旁路母线
的接线。
④、接线复杂,占地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