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2007年--2009年供水成本情况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为积极稳妥推进水价改革,使水价能真实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达到洱海保护治理和供排水企业的良性发展。
为增进水价调整的科学性和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水价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水价改革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2613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云发改物价【2011】6号)和《大理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方案》等国家、省、州、市有关文件要求和政策规定,现将大理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有关供水情况和供水成本数据公开如下,恳请社会各界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大理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根据大理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局与云南省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签定的有关协议,原大理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整体股权转让予云南省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2010年4月7日公司正式更名为大理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原大理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职能、职责、权利、义务及有关业务由大理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接。
大理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是省属国有企业云南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属社会公共服务型企业,承担着大理市城市供排水的保障工作。
前身为下关自来水厂,1965年第一座自来水厂建成供水至今已有四十六年发展历程。
公司现有人员291人,其中,在职248人(含供水、污水),离退休43
人。
公司党政、工青妇老、民兵武装等组织健全。
内设一、二、三、五水厂(四水厂纳入一水厂管理)和污水处理厂及党办、行办、工会办、生产安全科、财务科、人事劳资科、中心化验室、工程技术部、供水经营部、保卫科等五个生产单位及十个部门。
公司承担着下关、大理古城(含七里桥)、经济开发区和上登工业区等城区及部分城郊农村的供排水任务。
负责城市生产、生活、消防、绿化用水的供应及生活污水处理、水费抄收、城市供水管网及大理古城至下关截污干管和洱河南路综合管网的管理维护等工作。
公司下属8个自来水厂(含整合经营的原七里桥镇感通水厂、大理镇南门水厂和下关镇龙泉水厂),DN75以上供水干管180Km(该长度不包括由市建设局、交通局等单位投资建设的DN75以上管道约120km),设计日供水能力在丰水期为10.9万m3、在枯水期约为8.5万m3,实际日均供水量约7万m3;公司下属污水处理厂一座,设计处理规模5.4万m3/日,除正常检修维护外现已达到满负荷运行,年处理城市生活污水1800余万m3。
在省水务公司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局、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指导、关心、帮助下,公司以保质保压供水、达标处理排放生活污水、优质服务为己任,秉承“以水传真情,清泉进万家,宁愿我辛苦,幸福千万家”的服务理念,为大理市的城市建设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司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2007—2009年公司被中国水协授予“企业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一项,评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云南省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等省级荣誉六项,大理州“文明单位”等州级荣誉三项,“基层党建示范点”等市级荣誉十项。
二、大理市城市供排水现行价格
根据《云南省计委关于调整大理市城市供排水价格的批复》(云计价格[2003]809号)、大理市人民政府《对市发展计划局〈关于调整大理市供排水价格的请示〉的批复》(大市政批[2003]225号)和大理州发改委《关于大理市供
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现行供排水价格结构调整的批复》(大发改价管[2005]496号),大理市现行城市供排水价格2003年12月1日起执行并于2006年1月1日作了价内结构调整,现行供排水价格见下表:
3
(说明:在水价执行中,对无一户一表的物业管理住宅小区执行价格1.80元/m3。
)
三、2007—2009年生产经营情况及成本数据
2007年--2009年三年间,公司年均主营业务收入3360万元(不含水资源费),按完全成本核算,公司供排水年均完全成本5078.11万元,供排水年均亏损1718.11万元,其中,自来水生产经营情况及成本数据详附表一、表二、表三、表四。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多年来,公司和政府职能部门不断对大理市城市供排水系统进行新建、改造,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提高了供排水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大理的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以及洱海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企业的经营发展也存在诸多现实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企业资产大、负债多,亏损经营,缺乏发展后劲。
2005年末至2006年初,根据市政府有关批复,公司接受污水处理厂、大理古城至下关截
污干管和洱河南路综合管网等城市新建排污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资产和债务后,即时固定资产原值42321万元,负债28387万元(其中新建污水处理设施负债17274万元,为城市建设发展配套供水设施实施水厂扩容技改、供水管网建设等负债11113万元),负债率67.08%。
经公司的努力经营和政府给予贷款利息及工程尾款补助资金部分到位等支持,截止公司转让清算期(2009年8月31日),公司固定资产原值41438万元,负债18185.73万元,负债率43.88%。
2007年--2009年三年间,公司年均主营业务收入3360万元(不含水资源费),按完全成本核算,公司年均供排水完全成本5078.11万元,年均供排水亏损1718.11万元。
公司无力进行水厂改造扩建以及城市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无力支付各种贷(借)款利息和工程尾款,企业难以维继,制约了大理市城市供排水事业的健康持续科学发展。
(二)供水量逐年下降,销售收入减少。
从2003年12月1日执行现行水价以来,群众节约用水意识加强,同时,在城市供水覆盖范围内出现大量私自开采地下水现象;另外,大理市除大理水务公司供水外,还有亿标水厂、凤仪镇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白鹤溪水厂及其它乡(镇)、村社办小水厂及部份企业自供水,在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等应缴费用上未达到全面覆盖和足额征收,在供水价格中存在一定差异,部份用户打井自取或改用其它水厂供水,对公司供水形成一定冲击。
与2003年相比,近六年公司销售水量平均每年减少82万m3,水费收入年均减少180余万元(企业销售水量2003年至2009年分别为1811、1683 、1644万、1680、1736、1794、1836万m3)。
(三)成本不断增加。
从2003年底执行新水价后,销售水量出现萎缩。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生产成本却不断增加。
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电价不断上调,即从2003年每度0.35元提高到目前0.636元(公司年均耗电约1100万度);消毒药剂从原来的2200元/吨提高到5200元/吨;购买山泉
水的原水费增加,第五水厂买下关镇鸡舌箐山泉水0.448元/m3、买下关龙泉水厂原水费0.70元/m3;土地使用税等税费增加;职工人数不断增多,刚性支出随之增加;接收的排污设施和实施的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项目等绝大部份属贷款建设项目,公司利息支出倍增,每年平均达700余万元。
另外,因资产较大,仅折旧每年就2058万元。
按完全成本测算,2007--2009年供排水平均单位成本达2.671元/m3(不含抄表到户费和水资源费)。
其中,自来水成本1.830元/m3、污水处理成本0.841元/m3
以上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长期的政策性亏损经营,限制和阻碍了企业的良性运营和发展壮大。
适当调高供水价格是加快城市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弥补亏损,解决企业长期负债问题,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需要。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做好公司的供排水服务工作、保障城市供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但我们坚信,在省公司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服从和服务于滇西中心城市建设需要,紧扣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依托上级公司的强劲经济实力及其在全省水务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围绕“安全、稳定、有序、高效”开展工作,自加压力,奋力拼搏。
抓实组织和企业文化建设,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开拓创新,站在新的起点上理思路、兴调研、促改革,顺应时代要求转方式、调结构、谋发展,立足自身实际拓领域、增效益、创和谐,做大做强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而努力奋斗。
附:
表一:城市供水企业基本情况表
表二:城市供水企业成本费用调查表
表三:城市供水企业劳动工资调查表
表四: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表
大理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一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