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实用课件)
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 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 “臣”,就是名词作动词,使……臣服的意思, 动作发出者应是“天下之主”。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使……为将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为臣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词类活用
何谓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一类词临时改变了原来的语法功能, 活用作另一类词的语法现象。
了解类型 一、名词活用 二、动词活用
三、形容词活用 四、数词活用
1、名词作一般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名词使动用法
4、名词意动用法
1、动词作名词 2、动词使动用法
3、动词意动用法 4、动词为动用法
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 动词。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器:名词活用动词,器重。徐庶见到刘备后,刘备十分器重 徐庶。
驴不胜怒,蹄之。
蹄:用脚踢它。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 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且这个 名词与代词构成的是动宾关系!
⑻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帝王:称帝称王) (《过秦论》) ⑾吾师道也 (师:学习)(《师说》)
芽:发芽
5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用网捕
6 ﹑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修墓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这五人 的死,离现在修墓来埋葬他们,为时也只有十一个月罢了。
名词活用为动词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水) (《劝学》) ⑹左右欲刃相如。 (刃:用刀杀)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
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 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1在、草不地[得课上已堂,,训在练变露]姓天名翻里,译诡下踪列迹句子,草行露
宿 指,南日录»与北后骑序相天)出天没于长淮间。(«
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奔走草野,宿于露天,日日为躲避元军的 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
2 、太祖东还,以彰名行越作骑状将,从军,东留长安
(天津卷)
曹操东还后,便让曹彰做行越骑将军,留守长安。
【牛刀小试】1. 下列三句话中的“而”各是何种用法?
①穴故嵌空而缭曲 ②而虎必欲搏樵者 ③遂蛇行而入
1、答:①表并列,而且;②表转折,可是;③表修饰,不译
2.下列划道线理字:的用凡法事不应同于当其环他顾三项全的局一,项是当(行则)行,
AC3...找山遂出行蛇与当 其遇行其止结而虎他入则果三句止也句许。式D.正如不B乃.同好果力虎的与为运亦一数随其了项石入愿某3、望种C属相利2他被、三反益动B项.句一。为没。意名有其词孤活他作用行为状,省,语其略。句。
翻译“把(宾)当作……”
强调: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活)
规律探寻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为臣) (《韩信拜将》) 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老师) (《师说》)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为宾客)(《伤仲永》)
规律: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 常常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
逐字翻译下列句子?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适鬻(yù)金者之所,因攫( jué)其金 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 子攫人之金何?” 对曰:“取金之时, 不见人,徒见金。”
从前,齐国有一个想要金子的人, (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 子就到市场去。他到出售金子的人住 的地方,乘机拿了金子就离开了。差 役把他逮住,当官的审问他:“人都 在那里,你为什么还要拿金子?”齐 人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没看 见人,只看到了金子。”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 词类活用
边读边寻找文中重点实词 当 止 不 止(清•纪昀) 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
空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 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 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 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 顷,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翻译 “使(宾) ……”
沛公欲王关中
(称王/名作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称王)
意动用法
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活用 作有 “认为” “以为” 意义的动词 , 表示 “(主语)认为(宾语)怎样” 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翻译:以(宾) 为…… 认为(宾)……
名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 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3、侣鱼虾而友麋鹿
A.虎亦随入 B.不意蜿蜒数步 A、虎亦随(之)入 B、(樵
C.虎被熏灼 D.仅足容身
者)不意 D、(小窦)仅足容身
【古文今译】 有个打柴的人,在山里走着走着遇到了一只
老虎,他就躲到一个石洞里,老虎也跟着他进了 洞。石洞本来幽深而曲折,打柴人辗转向里走, 洞渐渐地容不下老虎了,可是老虎一心想吃了打 柴的人,就拼力强行向里走。打柴人十分为难, 他看到旁边一个小洞,仅能容下一人,就象蛇一 样爬了进去,没想到曲曲折折地爬了几步,忽然 看到光亮,最终,他反而走出山洞。打柴人就用 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老虎的退路,在两个洞口 架柴堆来烧老虎,老虎被烟火熏烧,怒吼声震动 山谷,不到一顿饭工夫,就死了。这件事也可做 为当止不止者的警戒啊。
往往活 用为动 词
找一找:名词用作动词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 用匣子装
⑤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 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穿孝服
所以士人要发怒,两具尸首就 要倒下,五步之内鲜血四溅, 天下人穿白戴孝,今天就要这 样了。《战国策·魏策四》
⑥大楚兴,陈胜 王
2 名+补语
·· 3 ﹑ 非能水也
3 能愿动词+名词
· 4 ﹑ 二月草已芽
4 副词+名词
· 5 ﹑ 置人所罾鱼腹中 5 所+名词
· 6 ﹑ 去今之墓而葬焉 6 “而”前后的名 ·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翻译
1 ﹑左右欲刃相如 刃:用刀杀
2 ﹑ 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3 ﹑ 非能水也
水:游水
4 ﹑二月草已芽
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
名词活用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不做主语就做状语! 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词活用动词: • 能愿动词后的名词
• 代词前的名词 • 名词后的名词 • 副词后的名词 • 所字结构后的名词 • 而前后的名词
名词的使动意动用法: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 常常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动作由宾语发出 的常为使动用法)
像……一样
③ 重叠式 岁:年年 日:天天
当…… 用…… 从……
在……
向…… 往……
②介宾式
你能把下列文段翻译准确吗?
张丞相好草圣而不工,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
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
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侄曰:“胡不早问,
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一般动词 3、形容词使动用法 4、形容词意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掌握方法 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一﹑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
二﹑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 否和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活用
如:
范增 数目 项王
出、入:产品、收入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拿出来, 捕:搜捕活动
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名词活用作动词
主谓宾
名词作状语
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
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
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
为慢慢、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 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 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张溥
《五人墓碑记》)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名词活用为状语
比喻式:
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翻译时有什像么规…律…?一样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介宾式:
5 、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在词前加合适介词
6、骊山北构而西折
7、良庖岁更刀。
8、而乡邻之生日蹙。
重叠式
① 比喻式:
3、贫甚,质女婢于人 (年重庆卷 )
名作动,典当、抵押或 把……抵押给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左右欲刃相如 2、一狼洞其中 3、非能水也 4、二月草已芽 5、置人所罾鱼腹中 6、去今之墓而葬焉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规如律何识别
1 ﹑左右欲刃相如
1 名+宾语
·· 2 ﹑ 一狼洞其中
规律一: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 常活用为状语。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石钟山记》) (亲眼,亲耳)事情不亲眼看亲耳听,却凭主观想象去判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⑼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 ⒂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⒄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船:乘船)
规律二: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 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 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