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方面,最强的国家有德国、法国、加拿大和日本等。
在轨道交通装备供应方面,三大跨国公司占有全球市场50%以上的份额,分别为: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占23%,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占18%,德国西门子公司占14%。
加拿大庞巴迪运输(集团)公司1、企业概况庞巴迪(Bombardier)是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的国际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商。
庞巴迪是全球最大的铁路与轨道设备生产商,轨道车辆制造和服务的领袖,行业排名世界第一。
其广泛的产品范围包括铁路客车和运输系统,以及机车、货车车厢、牵引系统和铁路信号系统和控制解决方案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
庞巴迪还提供广泛的服务,包括车辆和车队维护、器材和物流以及翻修、工程再造和车辆或部件大修。
2、中国布局在中国,庞巴迪已在青岛、长春、江苏分别建有三个合资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均设有办事处。
在中国主要投资生产三种铁路和城市轨道客运产品:地铁、干线车辆,以及牵引和控制设备。
庞巴迪和位于中国青岛的四方机车制造厂合资的子公司BSP为中国大陆提供了城际列车车厢,目前运行中的直达快速列车80%的车厢由BSP提供。
BSP为青藏铁路提供361 辆可适应高原环境的列车。
庞巴迪还和位于常州的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资,合资公司为江苏常牵庞巴迪牵引系统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高速电力机车及机车牵引设备。
庞巴迪的另一家子公司CBRC为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广州地铁二号线、深圳地铁一、四号线提供车辆。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1、企业概况阿尔斯通是全球发电及轨道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公司。
阿尔斯通提供的发电设备现已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25%,在世界轨道交通市场拥有18%的市场份额。
阿尔斯通还在电厂服务领域的装机容量和市场份额均为世界第一。
阿尔斯通开发出的创新、环保的领先技术已成为全球发电和轨道交通行业的基准。
阿尔斯通的工程师建造出世界速度最快的火车和运力最高的自动化地铁。
该公司提供的产品有:每小时时速达515千米的TGV超高速列车、摆式高速列车、有轨电车、地铁(如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机车、货车、信号系统、列车控制系统、列车终身管理服务、铁道维护服务、特许经营运输系统方案等。
2、中国布局阿尔斯通公司与中国的合作可以追溯到50 年代,向中国提供了首批电力机车和电传动内燃机车。
从那时起,公司始终倾心于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中国提供服务,使其成为我们充分展示技术的橱窗。
自从40 年前阿尔斯通公司向中国提供第一批电力机车,至今,非中国制造的运输设备中三分之一来自阿尔斯通。
我们还参与了香港地铁建设,为香港地铁公司和九广铁路公司提供了1,100辆地铁车厢。
随着阿尔斯通在华业绩不断增加,我们在华经营和投资的规模也迅速扩大。
目前,阿尔斯通在中国员工达四千人,活跃于公司的各个部门。
在华的营业额占全球的5%。
我们在北京、上海、武汉、大连、广州、西安、成都及香港设立了八个代表处,并在各个领域都成立了合资企业。
在天津成立了生产各个级别的水轮发电机组的合资厂—天津阿尔斯通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向苏州阿尔斯通开关设备有限公司全面转让技术,使合资厂从阿尔斯通先进的工艺技术和专业管理知识中受益非浅。
阿尔斯通公司与中国铁路通讯和信号设备公司紧密合作,通过在上海合资企业CASCO言号有限公司,生产信号及通讯设备。
特别值得指出,我们在香港拥有两家生产信号设备和车辆的独资企业。
至今,阿尔斯通公司在华已拥有了五家合资厂,两家独资企业,另外若干家合资项目也正在洽谈中。
未来,阿尔斯通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在华业务,通过开办更多的合资企业,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选拔更多的地方人才,来扩大我们经营规模,加强与中国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德国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1、企业概况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铁路工业供货商之一,在铁路自动化技术方面全球领先。
其业务范围包括自动化与供电,机车车辆,交钥匙工程和综合服务四大领域,产品范围涵盖了从信号与控制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到城轨运输和干线运输车辆的各个领域。
2、中国布局西门子公司在中国有两家合资企业,分别在西安和湖南株洲。
它已成功参与了中国各地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的铁路工业提供了配套的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包括北京城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南京地铁,哈-大铁路电气化,大连轻轨,以及先进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2004年12 月,西门子公司从中国铁道部接过了一项提供180辆双节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订单,这些机车的研发和设计将在德国爱尔兰根和慕尼黑的交通技术集团总部完成,并由西门子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在湖南株洲进行生产。
2007年底完成交货任务后,这些184 吨重、时速达到120 公里的双节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被用于重载货运。
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也将因此进一步增强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中国南车1、企业概况中国南车是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南车集团公司联合北京铁工经贸公司共同发起设立,设立时总股本70 亿股。
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12 月28日。
包括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南车投资租赁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南车国际贸易分公司、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等一级子公司。
2、经营领域3、技术状况南车利用轨道交通装备专有技术,积极开发并成功扩展延伸产品市场,包括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设备、汽车配件、船用曲轴和柴油机、大功率半导体元件、工程机械等。
该公司还拥有变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
公司的技术研发和制造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主要产品向着“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目标不断迈进,不仅服务于中国轨道交通运输的需要,而且实现批量出口。
4、公司业绩及国际合作状况2007 年,南车集团也结合国内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迅速扩展、轨道交通需求大大增加的情况,制定了自身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到2010 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进入行业世界三强。
第二步,到2012 年,销售收入超过80 亿,成为国际知名公司。
第三步,到2015 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向世界500强迈进。
以此目标位导向,南车集团也提出,要紧紧抓住国内、国际轨道交通运输发展的良好机遇,全面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发展成为行业一流、世界知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
SCIVerkeh的研究显示,以中国南车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在过去5 年增长迅速,增长幅度达到108%,而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等国际轨道交通巨头增长幅度则只有17%。
根据《2010 年全球铁路市场调查报告》,目前中国南车与阿尔斯通在销售规模上已经相差无几,仅以微弱差距落后。
2009年中国南车海外签约额达到12.4 亿美元,同比增长60%,出口市场覆盖了全球五大洲40 多个国家,重点产品出口欧盟、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2010年1〜7月,中国南车海外签约额已经达到7.6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又有大幅增长。
其CSF品牌在世界轨道交通界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2010 年,中国南车一方面稳守亚洲、非洲、南美洲等传统市场,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大洋洲、美洲、欧洲等新兴市场。
2010年12月,中国南车与美国GE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美国建立合资公司生产高速动车组等铁路客运装备。
中国北车1 、企业概况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联合大同前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于2008年6月26日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注册资本83亿元。
目前包括中国北车集团长春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北车集团长春客车厂,中国北车集团沈阳铁道制动机厂,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中国北车集团天津机车车辆机械厂,中国北车集团北京二七机车厂,中国北车集团四方车辆研究所中国北车集团北车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一级子公司。
中国北车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目前公司与中国南车是行业内的双寡头,两公司总体实力相当,国内市场占有率总和超过95%。
2、经营领域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等产品的制造、修理等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货车、地铁等。
目前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有:3、技术状况中国北车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
在首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立项中,承担了轨道交通运输装备所有自主研发项目。
“机车战略超越,客车再创辉煌,货车持续领跑”战略取得显著成果。
公司现拥有两个国际领先的动车组技术平台,CRH5动车组批量投入运营,CRH3动车组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中华第一速”,成为奥运配套交通的重要运输工具,也将成为京沪高速铁路的主力车型;拥有国际领先的三个产品系列的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平台,和谐2型、和谐3型电力机车大批量投入运营,占和谐型电力机车总量的70%以上,担当了大秦、京沪、京广等重要线路的牵引任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内首台国产化和谐3型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成功下线;两个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养路机械项目也落户北车。
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相关多元化业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4、公司业绩及国际合作状况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展,产品现已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海外建立合资企业,实现了技术输出。
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
目前,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370 台、内燃机车460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2300辆、城市轨道车辆1100 辆、各型货车26000辆,年修理电力机车260 台、内燃机车600台、客车2500 辆、各型货车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
从2007 年到2009 年,中国北车出口签约额从5.12 亿美元持续增长至11.09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7.17%,占国内行业出口成交额的近三分之二。
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到各国实体经济,但是中国北车2009年出口签约额依然超过11 亿美元,产品出口至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新西兰等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 年,北车集团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三年再造一个北车,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比2008 年翻一番,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的领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