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设计、反思

10、嫦娥奔月》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主人公的美丽善良的形象以及意
境美,培养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

教学准备:
1、班班通设备、教学课件。

2、预习《嫦娥奔月》,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故事情节感人,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请同学说说有哪几个人物?(板书:后羿、逢蒙、嫦娥)
2 .上一堂课,通过学习课文的1、2 自然段,我们感受到后羿是个怎样的
人?板书:力大神勇、为民除害。

齐读,读出后羿的神勇无比。

3.今天这堂课,让我们走近其他的两个人物,感受他们的性格特点。

二、品读感悟
认识逢蒙:
1、我们先来看逢蒙是个怎样的人?自由读第3-5 节,你认为逢蒙是个怎样的
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2、我们在第五自然段里找一找能反映逄蒙奸诈贪婪的关键词,并且想体会。

3、师小结。

现在逢蒙的真面目看清楚没有,做了多少坏事,人家真心拜师,
认识嫦娥:
1、面对逄蒙的奸诈贪婪,嫦娥是怎样做的,课文中有一个词告诉我们了?(周旋)
2.什么叫周旋?而且是机智地周旋?你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吗?
3.想要表演的好,首先要读好这一段.谁愿意来读?(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
学习第 6 节:
1、嫦娥吃了仙药后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看插图,再读第 6 节。

(这段话只读一遍是不够的,请大家再读一遍)哪些词一下跳入你的眼中?
2、“飘飘悠悠”(很形象地写出了升天时的姿态,使人联想到飞天仙女。

)“碧蓝碧蓝”(强调了夜空的美丽色彩,衬托了嫦娥美丽的心灵。

)这是重叠词的两种形式:AABBABAB运用重叠词可以加强语气,更好地表情达意。

谁能说几个?
3、这段话写得怎么样?练读。

4.现在你的心里是高兴还是难过呢?为什么?5.学生观察插图,教师有感情地范读第六自然段。

学习第7、8 节:
1、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后羿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谁能把后羿内心的焦急读出来。

指名读。

2、出示小黑板,练读。

指导读“嫦娥!嫦娥!”。

3、你们从后羿的声声呼唤中,还听出了他怎样的心声?(对妻子情深意重)
4、因为这样美的情感,也就产生了一个美的节日,那就是——齐读最后一节。

他-- 假心学艺,人家跟师傅出去,他-- 装病,别人的东西他一心想-- 变成
自己的,别人不给-- 他就逼,不但逼,还-- 翻箱倒柜。

教师小结:是的,美的事物,当然包括故事,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那就让我们记住神勇无比的后羿,机智勇敢的嫦娥。

三、课后拓展:《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
样的“嫦娥方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课后可查
一查,看一看。

四、板书设计:
10、嫦娥奔月
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除害
逢蒙:奸诈贪婪、凶狠残暴
嫦娥:美丽机智、舍己为民
教学反思
《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

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让人感动,久久不能忘怀。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力求通过语言的品味,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预设的教学是:引导学生用心去阅读,在阅读文本中去生成。

一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
体验。

让学生研读揣摩,深化体验。

二是在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人物特点,重点研读文本,剖析人物性格特点,走进人物内心,从而学习嫦娥善良美好的心灵。

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吐露心声,水到渠成。

如此一来,文本活了,活跃在学生的心中,活跃在阅读的课堂中。

课文以《嫦娥奔月》为题,我就以中秋佳节人们赏月、吃月饼的民间习俗导入,联系课文最后一小节,请学生思考“乡亲们为什么怀念嫦娥”并从文中找出原因。

课文的第一主人公是嫦娥,课文第六小节就具体描绘了嫦娥奔月的情景,于是我把它看作课文的重心,以“因为嫦娥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乡亲们,所以乡亲们怀念嫦娥”为主线,串起了整堂课。

主要从总体上把握两点: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

二是不让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接济” 的意思。

通过想象说话训练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周旋”,怎么周旋。

在再现了那个惊心动魄千钧一发的时刻以后,学生就更深地体会到了嫦娥的机智勇敢、善良美丽。

逢蒙和后羿的出现只是为了烘托嫦娥,所以不作深入。

对于配角逢蒙的“奸诈贪婪”,我只是让学生在文中画出表现他这一性格特点的词语,交流一下,然后大家齐读一下描写他的部分。

而后羿与嫦娥的夫妻情深,都是为了最后做铺垫
――“既然嫦娥一开始不吞下仙药是因为她舍不得与后羿分离,那么为什么她后来又’一口吞了下去’呢?难道这时候她就舍得离开后羿了吗?她这么做都是为了谁?”最后自然而然地又回到了课堂开头的话题一一“所以人间便有了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乡亲们非常怀念嫦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