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按照“X”活动的安排部署,我重点围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

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市县(区)政务大厅服务窗口实地察访、随机听取办事群众意见建议、与窗口和部门人员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并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外地先进经验,对标对表找差距。

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将推进标准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度召开标准化建设工作会议,并纳入考核体系。

X年,出台了《落实X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就加快建立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新型标准体系做出了安排部署。

市县(区)政府和各工作部门,成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标准化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推进,标准制定管理和实施监督机制日益完善,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业已形成。

近年来,市政府加强“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X年,投资X万元,建设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一期),并于X年X月上线试运行,同年X月与省级平台实现对接。

积极学习推广先进省份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套餐式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政务服务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高效化水平不断提升。

X年机构改革中,我市构建“一局两中心”政务服务机构
模式。

市、县(区)两级均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履行政务服务管理和改革职责,具体管理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有利于标准化工作的实施。

X年X月,政务大厅新址正式启用,总面积X.X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审批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三位一体”新格局。

市行政审批局、市政务中心共同制定了党建、业务、学习、办公、财务、督查、信息、安保等X大类X项制度,完善了办事指南,为标准化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取得的进展。

X.认真学习推行国家政务服务X项标准。

从X年起,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就开始学习贯彻、推行应用国家陆续出台的X项政务服务相关标准,收到良好效果。

X.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

近两年,先后组织人员赴X等省市学习考察,积极学习、引进和应用先进地区政务服务改革经验,特别是政务服务标准化的优秀成果。

X.积极参与省级政务服务X项标准的制定。

今年,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积极向省行政审批局申请,获准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制定全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体系建设与评价》《政务服务术语和定义》《政务服务中心标准编制要求》《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制定工作规范》等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为实施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X.着力打造市县两级政务服务标准体系。

以标准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线、协同化为支撑、便民化为目标,全面引
深政务服务改革。

着力推进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建设标准化、事项进驻标准化、办理程序标准化、服务保障标准化、监督管理标准化,制定了企业开办“一件事套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企业投资“承诺制”细则等一系列政务服务标准规范。

X.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

X年X月,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

今年X月份,完成了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X.X版升级,并通过国家检测认证,实现了与省级、国家级平台全面对接。

X.梳理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标准清单。

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市级政务服务事项X项,其中:行政审批X项,网上可办率为X.X%。

目前,正在按照政务服务事项“四级四同”的要求,梳理标准化《事项清单》和《实施清单》。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加快推进,对于规范政务服务行为、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强化“放管服效”改革工作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市在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政务服务标准化理论研究薄弱。

我国政务服务标准化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特别是我省的标准化工作和其他先进省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对于如何建立符合我市市级情况和机构改革后适合各部门运行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缺乏
富有前瞻性、可操作、管用有效的可借鉴性成果,难以为政务服务标准化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二)政务服务标准化意识不强。

受长期粗放式管理方式的影响,不少部门和人员缺乏政务服务标准化意识。

有的对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不甚了了,对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

有的认为实行标准化会降低政务服务工作的灵活性,绑住自己的手脚,加大工作责任和压力;有的认为政务服务种类繁多,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对能否推行标准化存在疑虑。

(三)政务服务标准化实施不到位。

一是政务服务窗口人员调换频繁,素质参差不齐。

多数县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除首席代表为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外,窗口人员还有许多为公益性岗位,甚至还有部分临聘人员,且经常轮岗调换、业务素质普遍不强,造成审批工作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

二是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不到位。

根据调研,目前,全市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三集中三到位”都未完全实现,体外循环的现象依然存在。

各部门虽然都按要求签订了授权书,但进驻服务大厅的行政审批事项除部分即办件外,大部分的部门首席代表并没有现场决定权、登记发证权和联合审批权,尤其是审批程序较为复杂的部门,审批材料仍要拿回原单位上会研究、签字盖章,个别部门甚至还另加环节和条件,不按承诺的办事流程和时限审批,导致办事窗口只能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