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上干
•• 上干非常短(26-50mm) 供应皮质和皮质下区包括顶叶前部和额叶
凸面的大部分 病变:累及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下干
•• 运动无力经常是轻度或短暂的,但不孤立出现, 运动无力的分布以面部、上肢为主
经常出现损害对侧的触觉和痛觉障碍。 视野障碍常见,经常为对侧同向性偏盲或上象
•• C1段再稍向前分为大脑前动脉(A1段)和大 脑中动脉(M1段)。
C1+A1+M1称颈内动脉分叉部,在脑血管造 影的前后位片上呈“T”形;在侧位片上, C2+C3+C4呈“C”形,即虹吸部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ICA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ICA
•• 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
1. 眼动脉:自C3段发出,经视神经管入眶。 2. 后交通动脉:自C1段发出,与大脑后动脉吻合。 3. 脉络丛前动脉:自C1段发出,经脉络裂入侧脑室 下角,形成脉络丛。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脑动脉组织学点•• 脑动脉的主干和分支均位于脑的腹侧面,然后 再绕到背侧面
脑动脉分为皮层支、中央支,二者间吻合甚少, 皮层支间吻合丰富,中央支间较前者差
脑动脉为肌型动脉,血管周围没有支持组织 脑动脉内膜有丰富的内弹力膜,中、外膜薄,
没有外弹力膜脑动脉几乎无搏动 脑实质内外动脉均有神经纤维分布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分段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M1段的分叉方式
•• MCA M1段包含两部分:分叉前段;分叉 后段。分叉方式:
分为二干:下干和上干(78%) 分为三干:下、中和上干(12%) 继续延续为无主干的多个小分支(10%)
大脑中、前动脉缺血)。 4. 主侧半球受累可有失语症,非主侧半球受累可出现
体象障碍。 5. 发作性晕厥或痴呆。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
•• MCA可看作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 是颈内分支中最粗大且最复杂的一支 供血给大脑半球外侧面广泛区域 皮质动脉之间没有相互发出的小分支,而
是各自逐级分支形成小动脉网,与大脑后 动脉(PCA)和大脑前动脉(ACA)的软 膜血管形成端端吻合,构成分水岭区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大脑中动脉的皮质分布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大脑中动脉的功能分布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深穿支
•• 主要分为:内侧豆纹动脉、外侧豆纹动脉 外侧豆纹动脉的直径是内侧豆纹动脉的两
倍,行程较长 内侧豆纹动脉:苍白球外侧、壳核内侧、
内囊膝部、丘脑前核和外侧核。 外侧豆纹动脉:壳核外侧、外囊及内囊后
•颈• 内动脉的行程和分段 1. 颅外段(颈段): 直且无分支。 2. 颅内段:颈动脉造影一般分其为五段: C5, 岩骨段(颈动脉管段,神经节段); C4, 海绵窦段; C3, 前膝段,发出眼动脉; C2, 视交叉池段(床突上段); C1, 后膝段,发出后交通动脉和脉络丛 前动脉。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ICA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ACA
•• 行程和分段: 动脉造影时分其为五段。 A1 段,水平段; A2 段,上行段; A3 段,膝段; A4 段,胼周段; A5 段,终段,为楔前动脉。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ACA分段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ACA
•• 分支及分布
皮质支:
额底内侧动脉; 额前内侧动脉;
额中间内侧动脉; 额后内侧动脉;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
•• 行程和分段
M1 段,眶后段(水平段);
M2 段,岛叶段(回旋段),发出颞前动
脉,呈“U”形;
M3 段,外侧沟段,为M2基部发出向中央
沟上升的升动脉;
M4 段,分叉段,发出顶后动脉、角回动脉和
颞后动脉处;
M5 段,亦称终末支,即角回动脉。
M2+M4+M5称大脑外侧沟动脉组。
限盲
优势半球:Gerstmann综合征
非优势半球:对侧偏侧忽略、结构性失用症和 行为改变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皮质支
•• 分支与分布 额底外侧动脉; 中央前沟动脉; 中央沟动脉; 中央后沟动脉; 顶后动脉; 颞极动脉; 颞前动脉; 颞中间动脉; 颞后动脉; 角回动脉。 供应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脑动脉体系
••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正常颈内动脉DSA表现 (右侧)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正常颈内动脉DSA表现 (左侧)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ICA
叶眶面的外侧部、顶叶和颞叶的外侧部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闭塞综合征
•1•. 主干闭塞:1)三偏征: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或象限盲,上下肢瘫痪基本相等; 2)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3)主侧失语症,非主侧 体象障碍。 2. 皮层支:上分支:对侧偏瘫和感觉缺失,面部和上肢重 于下肢,broca失语(主侧半球)体象障碍(非主侧半 球);下分支:Wernicke失语、命名性失语和行为障碍 等,而无偏瘫。 3. 深穿支:1)对侧中枢性上下肢均等性偏瘫,可伴有面 舌瘫;2)有时可出现对侧同向性偏盲。3)主侧半球可 出现皮质下失语。
肢前3/5和尾状核。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
••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MCA供应区的主要特点
•• 广泛的皮质和皮质下供应区 与ACA和PCA之间有广泛的吻合 髓质动脉有自己的供血区,彼此之间并不吻合 其与豆纹动脉及脉络膜前动脉的分支之间也没
有相互吻合 有自身的边缘带,位于皮层支和深穿支之间即
放射冠深部 皮质支供应区囊括了半球凸面的五分之四、额
胼周动脉;
中央旁动脉;
皮质支:供应海马和钩; 中央支:供应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和苍白球等。 特点是口径细、行程长,易发生栓塞,所以临 床上苍白球和海马发病较多。
脑动脉解剖与临床
ICA闭塞综合征
•• 1. 病灶侧一过性黑蒙,偶为永久视力障碍(眼动脉缺
血)。 2. 病灶侧Horner征(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损)。 3. 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等(大脑中动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