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技术与服务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0-11-02T16:31:02.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7期供稿作者:郑晓瑛段晓伟郑美玲[导读] 紧急避孕已成为国内外计划生育有关组织关注的问题,并号召全面开展紧急避孕服务项目。
郑晓瑛段晓伟郑美玲(山东诸城市妇幼保健院山东诸城 262200)【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06-02【摘要】紧急避孕已成为国内外计划生育有关组织关注的问题,并号召全面开展紧急避孕服务项目。
其目的是希望在全球重视预防非意愿妊娠,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这是一项保护妇女健康并且建立相应的服务网络以降低因流产的孕妇死亡率的重要预防措施。
【关键词】避孕知识应用方法服务网络 1 引言紧急避孕是指无保护性交后为避免妊娠而临时采取的紧急补救方法。
妇女在发现避孕失败或没有避孕措施的性交后可以使用。
此补救方法一般在性交后72小时内或更长时间可以使用,不一定限于性交后立即使用,而且紧急避孕只能偶尔使用一次,不能作为常规。
其目的是防止大多数的非意愿妊娠,而不同于流产[1]。
资料显示,世界每年仍有20万以上的妇女死于企图终止非意愿妊娠的非法堕胎[2],而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紧急避孕知识的匮乏造成的,也由于紧急避孕未引起妇产科、计划生育科医生的足够重视,一些医生对其还存有偏见,广大育龄妇女对紧急避孕的方法缺乏了解,紧急避孕网络在很多地区还未普及,许多妇女还要遭受人工流产之苦。
人们正试图通过宣传普及紧急避孕知识,建立健全紧急避孕服务网络,可以避免数百万非意愿妊娠,也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流产的高危性[3]。
因此,加大紧急避免知识的宣传力度,推广紧急避孕技术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各国紧急避孕知识和意识调查的基本情况、紧急避孕的安全性以及如何建立紧急避孕的服务网络等问题予以讨论。
2 紧急避孕的知识及意识现况紧急避孕虽然已应用多年,但人们对紧急避孕仍缺乏了解。
一些妇产科、计划生育科医生、健康工作者对紧急避孕不够重视,在常规工作中不做紧急避孕宣传,甚至对其存有偏见,影响了紧急避孕知识的普及和紧急避孕的作用。
在对紧急避孕的认识方面,根据国外调查资料显示: 77%的妇产科医生对紧急避孕片熟悉, 22%的医生只是“有些熟悉”,在77%“非常熟悉”的医生中,仅88%的人认为“非常安全”,85%的人认为“非常有效”。
对167名青少年保健医生的调查结果更不乐观,有些医生存在偏见,12%的青少年的保健医生认为向青少年提供紧急避孕会鼓励他们不避孕,25%的人认为这会妨碍正确使用其他避孕方法,29%的人认为多次使用紧急避孕会对健康有影响。
在紧急避孕药物的使用方面,70%妇产科医生在过去的一年内开过一些紧急避孕片,但不是经常开,其中少于5次的占77%。
有84%的青少年保健医生给青少年开过避孕药,但只有80%的人开过紧急避孕药,通常一年最多仅有几次。
有41%提供紧急避孕的医生在青少年咨询计划生育时给他们讲过这种方法,只有28%的医生在常规健康检查中提供紧急避孕咨询,仅有16%的医生向尚没有性生活的妇女介绍过这种方法[4]。
研究表明,年轻未婚妇女更多地了解和使用紧急避孕,性生活活跃的女性了解的紧急避孕知识较多,在使用紧急避孕方面有过流产史的妇女并不比没有流产史的多[5]。
紧急避孕知识获得的途径:大众传媒是紧急避孕知识的最多来源,很少从全科医生和计划生育诊所获得紧急避孕知识,可见健康专家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
71%的人(多数为年龄大的妇女)认为需要增加广告宣传[6]。
众多的研究表明,人们对紧急避孕的认识还很有限,医生很少向妇女提供紧急避孕咨询,不经常开紧急避孕处方,因此这些年紧急避孕方法没有得到普遍应用。
3 紧急避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997年2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些口服避孕药作为紧急避孕药。
根据fDA批准的方案,在美国市场上有6种紧急避孕药物可以使用。
3.1目前常用的紧急避孕药物和方法 3.1.1带铜宫内节育器(IUD)在无保护性性交后5d内放置带铜 IUD作为紧急避孕方法以来,人们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作为常规避孕,IUD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预防受精,但在紧急避孕中是阻止受精植入,该法的失败率为1.0% [7]。
3.1.2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世界卫生组织(WHO)生育调节事后方法专家组的多中心研究表明,无保护性性交后72h内使用 rU486,10mg(100例),25 mg(100例)作为紧急避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各发生1例妊娠,避孕有效率分别为89.65%和90.40%,此法证明低剂量米非司酮25mg,10mg作为紧急避孕同样有效[8]。
3.1.3雌孕激素法(yuzpe法)无保护性性交后72h内口服乙炔雌二醇0.1mg和18甲基炔诺酮1mg,12h后重复1次,有效率在55.3%~94.2%之间,平均74%。
Creinin查询了1970年以来使用 yuzpe法的妇女2871人,54人妊娠(1.9%,95%CI1.4%~2.4%)。
使用两种方法计算预期妊娠率, yuzpe法减少了70%(95%CI63.3%~76.7%)和77.2%(95%CI71.5~82.8%)的妊娠[9]。
紧急避孕使用带铜iUD的副作用与常规放置iUD的副作用相同,包括月经改变、不规则出血、腰酸、腹痛、白带增多等,多数程度较轻,不需特殊处理。
3.2各种紧急避孕药物的副作用 3.2.1恶心使用雌孕激素片的人中50.08%出现恶心,但不超过24h,使用 rU486的为6.7%。
3.2.2呕吐使用雌孕激素片作为紧急避孕方法的呕吐发生率约为22.4%,而使甲rU486的约为1%。
3.2.3不规则子宫出血使用雌孕激素片作为紧急避孕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的发生率为4.2%。
3.2.4其他副反应服用雌孕激素片后头晕发生率为23.1%,乏力为36.8%,乳房胀痛为20.8%。
虽然紧急避孕药物有这些副反应,但程度均较轻。
至于紧急避孕药物是否有致畸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即使是怀孕后使用紧急避孕药物,无论是使用不当还是错误地认为可能造成流产,也不会对妊娠造成伤害。
雌孕激素合剂紧急避孕片在着床后不起作用,也没有证据说明有致畸作用。
4 紧急避孕服务网络的建立 4.1提供紧急避孕的人员紧急避孕服务应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承担。
这些人员应包括:妇产科、计划生育科医生、护士、社区咨询服务站的专职人员等。
需要让妇产科、计划生育科医生大力宣传紧急避孕方法的有关知识,使广大的妇女能从这些专业人员那里及时获得紧急避孕服务。
另外,护士作为紧急避孕的教育者、拥护者和支持者,在提供紧急避孕方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亦不应忽视。
社区咨询服务站的专职人员直接面向广大育龄妇女,如他们能掌握紧急避孕方法的有关知识,并提供紧急避孕服务,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2提供紧急避孕的服务机构4.2.1城区乡镇设有专用的服务室,将社区管辖的育龄妇女计算机系统管理,可与计划生育管理系统相似,由专职人员每半个月对育龄妇女进行一次避孕知识讲座,并设专职人员对紧急避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随访,了解其效果及不良反应,给予正确指导,反馈的信息登记在系统内,如果妇女遇到紧急避孕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来社区服务室咨询,社区咨询服务室直接面向社区服务,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紧急避孕药物放到社区,育龄妇女能够得到及时的服务。
但是提供紧急避孕服务的社区专职人员需要接受专门培训,因此社区服务室能够提供所有的紧急避孕药物和方法,以及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
4.2.2非医疗机构由于放置带铜iUD,需要特殊的医疗设备及专业人员,rU486可以用于药物流产,故这两种方法不适合放在非医疗机构使用。
雌孕激素片及左旋18-甲基炔诺酮(lNG)是安全有效的紧急避孕片,使用时不需要特殊的医疗设备,只要有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指导,可以放在非医疗机构使用。
调查中有36%的妇女(主要为年轻妇女)认为需要在柜台上能买到紧急避孕药。
虽然一些国家的卫生部长考虑过将紧急避孕药物放在药店里,不需处方就可出售,但是一些医生担心妇女会错误使用,会影响其他稳定避孕方法的使用,或者可能鼓励不安全的性关系等等,因此还未在药店里广泛供应。
Glasier等在英国爱丁堡地区研究了将紧急避孕药物放在妇女家中会有什么影响,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或对照组,给研究组妇女1份激素紧急避免药,让她们保存在家中(4片药,每片含50μg乙炔雌二醇和0.25mg左旋18甲基炔诺酮,即pC4)。
对于对照组的妇女,仅告诉她们怎样使用紧急避孕药,在哪里可以得到紧急避孕药物,多次使用紧急避孕药是安全的。
1年后的结果表明,将紧急避孕药物放在妇女家中是安全的,并且可能降低意外妊娠率。
因此可以考虑将紧急避孕药放在药店和超市里,为育龄妇女,特别是年轻妇女提供更多的、更方便的供应渠道。
5 结论紧急避孕是除了常规避孕方法外,降低意外妊娠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还未受到人们包括医生的足够重视。
目前已有一些安全有效的紧急避孕药物和方法,加强大众传媒对紧急避孕的宣传,建立健全紧急避孕服务网络,包括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使更多的地方提供紧急避孕服务等,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1]裴开颜,肖碧莲,经小平,等.两种单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常规避孕的随机比较性研究.中国妇产科杂志,2008,43(4):294.[2]罗琳,张蕴红,等.非意愿妊娠妇女紧急避孕知识的可接受性研究,河北医药,2007,41(6):129.[3]刘薇,王育华.紧急避孕技术新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17(9):516.[4]翁彩霞.临床常用紧急避孕方法.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9(8):62.[5]钟烨,周利锋,等.未婚青年避孕知识状况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5,17(11):972.[6]杨欣,吴尚纯,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妇科疾病中的作用.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2):152.[7]范光升,卞美璐,程利南,等.新型口服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