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东水流,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渔歌子
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石灰吟
(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观书有感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客中作
(唐)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唐李白《相逢行》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唐李白《金缕衣》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战国·屈原《涉江》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宋·苏轼《石钟山记》
眼见方为是 ,传言未必真。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淮南子·主术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尚》
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宋·苏轼《上枢密韩太尉书》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宋·朱熹《性理精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送张琥》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东汉·班固《汉书》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国·曹操《观沧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宋·辛弃疾《鹧鸪天》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唐·韩愈《谢自然诗》)
凡事预则立,不豫则废。
(《礼记·中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兼爱上)。